分享

孔子派子贡去吊唁,见丧礼轻漫而大怒

 昵称62026326 2019-09-17
在周代,吊唁是一件大事,有一整套严肃庄重的程序,从“”字的造字寓意看得出来 ,从“”从“”,示,神示,即奉祀之神,豊,即奉祀行礼之器具,上半部是一个竹制的摆放食品的用具,类似现在的箅子、托盘;下边的“豆”是酒盅之类的盛器,整个字的意思是:用食品和酒来祭祀天地神灵。周代时,这种祭祀仪式从祭祀神灵扩展到先祖和亡灵,只是等级不同礼乐的规格有所不同。

几千年来,吊唁亡灵一直有着很严格、很庄重的程序步骤和心情要求,这也是儒家一直尊奉和严守的礼法。所以直到现在,与吊唁相关的礼节依然是所有礼法中最为严格和庄重的仪式。

但是,道家重“道”而轻“礼”,贵生而轻死,认为生即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开始,生死只是一个灵魂的循环,无所谓悲喜哀乐。所以,当孔子排除学生子贡前往道家的一个朋友家吊唁时,就发生了一场不愉快。

三道友萍聚话生死

子桑户、孟子反和子琴张三人原本并不相识,因为各自潜心修道而萍聚于某驿馆,说起各自修道的事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三人都觉得相互间心志契合,甚是投机,于是宣称:“天下众生,不可谓不多。然而能像我等三人这样,相互友爱却又看不到具体的爱在哪里,友情深厚、互助却又说不出具体帮了些什么的,确实少之又少;更不知能有几人能像我们这样,活得云游雾隐,委顺玄道,心向永恒,开心自在。”
三人谈玄论道,不知疲惫,相互珍惜友爱,依依不舍,相视而笑,自此,三人结成知心道友。分别后,三人各自回家,依然继续深修躬行。

子贡吊唁

后来,子桑户先行病亡,孟子反和子琴张闻讯相继前来治丧。消息也送到了朋友孔子那里。孔子一向视礼法为命根子,当然很重视。但苦于私立大学刚刚创建,无暇分身,便吩咐外事秘书、学生子贡带人登门吊唁,兼送些钱来。
子贡进得子桑户的入门,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子桑户的遗体并没放置在正厅,而是横放在院落之中,整个院子里见不到一个悲切的人。而孟子反和子琴张一身常服,正坐在遗体前,孟子反正忙着编织苇席,打算裹尸软埋。子琴张则旁若无人地弹琴唱歌,歌词就四句:
啧,啧,嗨哟桑户哟,啧,啧,嗨哟桑户哟。你回老家得安宁,独留我们在世间忙做人!”
子贡站在门口,紧皱眉头,早就憋得一肚子气。等他们唱完一轮,便快步走上前去,非常严肃地指责道:“太不像话!敢问二位,你们怎么能对着遗体放声歌唱呢?普天之下,有你们这样的礼仪吗?
二人似乎没听到一样,只是抬头瞥了一眼子贡,并不作答。织席的继续织席,弹琴的继续弹琴,一位说:“感谢子贡前来吊唁!先生您好像熟悉礼仪啊!”另一位接着说:“可惜不懂礼的本意。”

孔子释“道”

子贡无奈,只好自己遵照传统的礼仪,在遗体前悲情大发,跪下哭了一场,念叨了几句,又烧了纸,行了礼,就回去禀告了孔子,说子桑户没有老婆孩子,治丧的也不给准备棺椁衣裳,尸陈庭院之中,还准备苇席软埋。尤其是那两个治丧的家伙,脸上没有一点悲情,反倒弹琴歌唱。
于是问孔子:“老师,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啊?竟然能对着遗体,面无哀痛之色,毫无顾忌地纵情歌唱,说什么修道啦安宁啦,又是精神自由之类的,心里根本就没有眼前那位朋友的遗体,天底下真没见过这种人!”
孔子说:“他们出世,我们入世。一出一入,立场不同。我让你去吊唁,都怪我考虑不周。他们认同大道,把人类与大自然连同一体,把人体视为大自然一部分,与阴阳同气。他们贵生轻死,生死观迥异于世俗。在他们眼里,生,是悬附在腹腔内的瘤子,是累赘在皮肤上的疣子,总之是身上的多余的疙瘩。死,是剧痛的痈疽排脓了,是奇痒的疮包消肿了,总之是身上不痛了,不痒了。既然如此,又怎么会贪生、恋生,因死去而悲痛?
以前我问礼于老子时,他老人家就说过,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他们认为,人类崇尚'',其结果只能是人们的忠信观念日益淡薄,而成为社会动乱的罪魁祸首。所以,对于人类的生命,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借了天地自然的多种物质,组成人的肉体,然后灵魂依附于其上,来人间演一场戏。等到这场戏演完了,就该卸妆了,灵魂脱离人体,身体本就是借的,现在就得还给大自然,于是各种组合件就都分散而去,有什么可留恋的。
于是灵魂又去借贷,大自然又会用各种物质拼凑成一个新的躯体,供灵魂依附,依附后又是一个新的生命,便再一次粉墨登场,继续上演人生大戏,人生就是这样,循环反复,周而复始。如此看待生命的人,对于死还会恐惧吗,还会伤痛吗?身体本就是从大自然借来的,借的总归要还,他们看淡生死,顺其自然;灵魂逍遥,作风自在。
子贡说:老师您好像并没有批评他们的意思啊
孔子说:“鱼因水养,人靠道活。靠水的,求自然不高,掘塘即可。靠道的,要求也不高,彼此相安也就万事大吉了古人云,鱼类相忘于江湖,人类相忘于大道。至于孟子反啦子琴张啦,就当是残缺的畸形人,予以宽容吧!
子贡说:“老师是吧他们归之于畸形人吗?
孔子说;“若果用礼的尺度去衡量,他们算是畸形的。但从自然大道的尺子衡量,他们才是正常的人
子贡道:“明白了,他们是顺道而行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