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音版《孟子》赏析(4)人性本善

 陆英图书屋 2020-10-29

《孟子》赏析(4人性本善

——第二单元 论人性本善 第一节

各位网友,从今天开始,我们讲《孟子》系列的第二单元:论人性本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中心内容,因此,第二单元也是本讲座的重中之重,共安排了八节。今天讲的第一节,节选自《告子上》,是孟子对学生公都子所问的回答。

公都子列举当时有关人性的几种说法,想知道孰是孰非。他问老师“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善。’又有人说: ‘人性可以善,也可以不善。因此周文王、周武王兴盛之时,老百姓就喜好为善;周幽王、周厉王当政之时,老百姓就喜好’也有人说:‘有的人本性良的,有的人本性因此以尧这样的圣人为君,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瞽瞍这样昏昧人做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殷纣王这样残暴人做侄儿,并且做为君上,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忠良。’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公都子的提问中,我们看到了当时人们在人性问题上的四种主要观点:

一是所谓性无善无不善”,这是告子的观点,他人的自然生命,也就是生物本能、生理欲望、心理情绪方面看人性,因而主张性无所谓善与恶的分别。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没有指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以及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

二是所谓“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认为人性兼有善恶的成分,为善为恶,完全是受环境的影响。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否认人性的自主性特征,忽视了人的主观努力对于人性的重要性。

三是所谓“有性善,有性不善”,这种观点倾向于以人的后天表现论人性,只看现象,不问本质,所举的例子也不恰当。据史书记载,舜的异母弟,品行不善,曾与其父谋害舜但是,象做了坏事以后,见到舜就会忸怩不安。瞽瞍舜的父亲,生性顽劣,爱后妻所生的儿子象,多次想要谋害舜。字都是眼瞎的意思,人因其有目而不能分辨恶,故而称其瞽瞍瞽瞍后来终于被舜的孝心所感动。由此可见,象也好,瞽瞍也罢,并非天生的性恶。

第四种观点,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在回答公都子之问时,系统阐述了他的观点,这可以看作是他关于性善论的总纲。孟子“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乃若其情”的“乃若”二字转折连词,用以表达“至于”什么什么之意乃若其情”的“”字指天生的性情。非才之罪”的“”字,天生的资质。“人”这一概念中,包含着“”与“”,“”是现象”是本体恻隐”,指怜悯伤痛。羞恶”的“”字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感到可耻。”字对他人的不良行为感到憎恨。是非”二字,在指道德心的是非。非由外铄我”的“”字,指以火熔铸金属非由外铄我”就是说,并不是由于外来的熔铸,才使我具有仁义礼智之性。”字,读三声,指五倍。无算”,指无数倍。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人性本质而言可以,这就是我说的性善。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是人性本质的过啊!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四德,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没有去思索和追求罢了。所以说:思索和追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这都是由于没有充分扩充他们人性本质的缘故。

接下来,孟子《诗经·大雅·蒸民》中的诗句: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所谓“就是民。法则秉执,把持、掌握”字《诗经》中为理、法则”字懿德”,就是美好的品德。诗的大意是:上天生育了众民凡有事物必有法则。此乃民所秉执之常性,人人都美好的品德。孟子又借用孔子对此诗的评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也,故好是懿德。意思是说:写这首诗的人大概懂得人性的道理吧!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这是人们秉执常性因此人性是爱好这美德

这是孟子从正面阐述人性本善的重要章节,他首先肯定人心为善,继而又由心善而论及性善。正因为如此,后世把孟子的思想称为“心性”之学。孟子着重指出,人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这“四心”乃是仁、义、礼、智四种品德端,也是人的良知良能。“四心”并非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求则得之”,只要真心诚意地去思索,去追求,就能扩而充之;否则,“舍则失之”。

到了战国晚期,儒学事业的另一位主要继承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其次是荀子的性恶论。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提出“求则得之,舍失之”的重要观点,强调主体修养在人性完善过程中的作用。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强调道德教育、道德约束的重要性。他们虽然各执一端,但都从一个侧面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中华文化特别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教化的传统。

附: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兴,则民好善;幽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⑾乃所谓善也⑿。若夫为不善,非才⒀之罪也。恻隐⒁之心,人皆有之;羞恶⒂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⒃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⒄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⒅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⒆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⒇!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也,故好是懿德。’”

                                                    ——《告子上》

|注释|

①公都子:孟子的学生。

②告子:姓告,名不害。兼治儒、墨之学。他在人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人性本无善恶,所谓善恶都是后天的习染。

③性无善无不善也:性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告子是从自然生命(生物本能、生理欲望、心理情绪)方面看人性的,他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因而主张性无所谓善与恶的分别。

④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人性之中兼有善与恶的成分,可以使之善良,也可以使之不善良。

⑤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⑥幽、厉:指周幽王、周厉王。周幽王昏昧不明,故而谥号为幽。周厉王暴虐其民,故而谥号为厉。

⑦有性善,有性不善: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

⑧象:舜的异母弟,品行不善,曾与其父谋害舜

⑨瞽gǔ)sǒu):舜的父亲,生性顽劣,爱其后妻之子象,多次想要谋害舜。两字都是眼瞎的意思,时人因其有目而不能分辨好恶,故而称其瞽瞍

⑩微子启、王子比干:暴君商纣王时期的两位仁人。微子,纣王的庶兄。比干,纣王的叔父。

⑾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就人性的本然而言,是能够为善的。乃若,转折连词,大致相当于 “至于”等。情,指天生的性情。

⑿乃所谓善也:这就是我所说的性善。乃,即,就是。

:材质,指人的天生的资质。性、情、才皆指人本来具有的资质,统称之为性,分开来说,才为其本体,情为其现象。

恻隐:怜悯伤痛。

羞恶,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感到可耻。(),对他人的不良行为感到憎恨。

是非:此指道德心的是非。是,知其善而以为是。非,知其恶而以为非。

⒄非由外铄我:并不是由于外来的熔铸,才使我具有仁义礼智之性。(shuò),以火熔铸金属

⒅相倍蓰而无算:相差一倍、五倍、乃至无数倍。(xǐ)倍。无算,无数倍。

》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引自《诗经·大雅 蒸民》。意思是说,天生众民,凡有事物必有法则。此乃民所秉执之常性,故人无不好此美德。,众民。;则,法则秉,执、持。夷,《诗经》作常。懿,美。

⒇其知道乎:大概懂得人性的道理吧!其,大概、可能。

||

公都子问道“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善。’又有人说: ‘人性可以善,也可以不善。因此周文王、周武王兴盛之时,老百姓就喜好为善;周幽王、周厉王当政之时,老百姓就喜好’也有人说:‘有的人本性良的,有的人本性因此以尧这样的圣人为君,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瞽瞍这样昏昧人做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殷纣王这样残暴人做侄儿,并且做为君上,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忠良。’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孟子说:人性本质可以善,这就是我说的性善。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是人性本质的过啊!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没有去思索和追求罢了。所以说:思索和追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这都是由于没有充分扩充他们人性本质的缘故。

《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众民凡有事物必有法则。此乃民所秉执之常性,人人都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大概懂得人性的道理吧!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这是人们秉执常性因此人性是爱好这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