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63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1章》何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陆英图书屋 2020-10-29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1章何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齐国国君,姓姜,名杵臼(音jiù),景为谥号。信如”,即诚如,果真是这样。

这段话的意思是,齐景公向孔子问治国之道,孔子答道:“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景公说:“说得好呀!如果君不行君道,臣不行臣道,父不行父道,子不行子道,尽管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呢?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一事,发生在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这一年,孔子因鲁国内乱而来到齐国。孔子对齐景公之问答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告诉他,治国之道在于修明人伦,正其名分,君臣父子各行其道。孔子的这一主张,是针对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遭到破坏的混乱局面而提出的,是孔子关于正名(《论语·子路》)的具体内容。在孔子看来,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君王不像君王的样子,大臣不像大臣的样子,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子,儿子不像儿子的样子。“君君”,就是君王要遵守为君之道;“臣臣”,就是大臣要遵守为臣之道;“父父”,就是父亲要遵守为父之道;“子子”,就是儿子要遵守为子之道。

齐景公虽然对孔子的话深表满意,却未能切实施行,这是导致后来齐国发生大夫弑君篡国之祸害的根源。

当时,周礼已经名存实亡,孔子想以这个理想的“名”为准绳,来匡正已经变化了的“实”,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中,包含有社会治理的一些普遍准则,是不应当被忽视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这些关系中处于一定的位置,充当一定的角色,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这是保证一个社会有序运转,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治理的普遍准则。

我们还要看到,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下,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不同的。孔子当时所要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具体内容,今天已被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所取代。然而,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定位,都必须履行相应角色的义务和责任,遵守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以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和稳定发展,则是确定无疑的。

附:

【原文】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齐景公:齐国国君,姓姜,名杵臼(音jiù就),景为谥号。信如: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治国之道,孔子答道: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景公说:说得好呀!如果君不行君道,臣不行臣道,父不行父道,子不行子道,尽管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