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学说的“纲”与“领”

 渐华 2022-12-14 发布于山东

孔子的学说,可以归纳为一个“礼”字。所谓“纲举目张”之“纲”,所谓“提纲挈领”之“领”,体现在孔子的学说中,就是这个“礼”字。因此,孔子的学说往往又被人们称为“孔教”“儒教”以至于“礼教”。要弄清孔子的学说,首先就要弄清这个“礼”字。

在孔子的学说中,“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一个是具体的礼。其涉及面相当之广泛,包括男女之礼,婚姻之礼,兄弟之礼,父子之礼,邻里之礼,朋友之礼,同僚之礼,君臣之礼,等等等等。总之,只要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发生关系的,必然有礼。这种种具体的礼,不仅广泛,而且细微,几乎达到无微不至的程度。比如说“乡人饮酒,杖者出,其出矣”,此为乡邻之礼;比如说“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此为朋友之礼。不仅处世有礼,处事也有礼,以至于居家之时的睡相、坐相都有一定之规,所谓“寝不尸,居不客”,即睡觉不像死尸那样僵卧,家居不像做客那样端坐,这种规矩也是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孔子之“礼”的另一个概念,就是“礼治”或“礼制”之“礼”,这是抽象的礼。它具有一种明确的功能,就是分上下,别尊卑,厘定社会之秩序,因而也就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所谓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等级分明。这种等级,体现在种种具体的“礼”之中。

当然,这种等级之森严,更多地体现在官场之上,包括哪个等级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坐什么样的马车,用什么样的器皿,都有严格之规定。孔子对阳货“瞰亡而拜”,按照孟子的解释,也是“礼”在起着作用。他实在讨厌阳货,很不甘愿去拜见阳货,然而那个时候,阳货是大夫,孔子是士,大夫在士之上,按照“礼”制,大夫赠送东西给士,如果士不能在家亲自接受,就应去大夫门下拜谢,所以才有这档子的糗事(参见《孟子·滕文公下》)。

士对于大夫尚有那么多的讲究,臣对于君,就更不必说了。孔子有言:“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论语·乡党》)连车马都来不及等,就屁颠屁颠地跑去了。可见,在君臣关系中,这个“礼”字,更是不可僭越。僭越便是僭礼,这是大逆不道的事。

有人说,孔子强调君臣之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无非是说,人君要有人君的样子,人臣要有人臣的样子,并且以此证明,在“礼”面前,人人平等,包括君与臣的平等,也包括父与子的平等。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针对当时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状况提出来的,对君与臣确实都有“礼”的规范,用孔子的话说,叫作“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但在现有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孔子强调的基本上是“臣事君以忠”。《论语·颜渊》有一段话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即以齐景公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这种反应,亦可看出孔子此说强调的是哪个侧面。

孔子不但这样说,而且这样做,可谓言教身传,以身作则。诸如“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这样的实例,在《论语》之中几乎随处可见。

不妨看看《论语·乡党》中的这段文字: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此一节,记孔子在朝之容”。你瞧他,入“公门”之时,恭敬到连身子都不敢直起来,不敢站在门的中间,也不敢踩着门槛,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朱熹特别注意到“过位”的“位”,说:“位,君之虚位。谓门屏之间,人君宁立之处,所谓宁也。君虽不在,过之必敬,不敢以虚位而慢之也。”以至于“屏气似不息”,连大气都不敢出。在“君之虚位”面前尚且如此,在“君之实位”之前该当如何?

再看《论语·乡党》中的另一段文字: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侃侃,刚直也。”就是说话理直气壮;“訚訚,和悦而诤也”,就是说话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在君主面前呢?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踧踖,恭敬不宁之貌。与与,威仪中适之貌”,则颇有些诚惶诚恐的样子。朱熹说,“此一节,记孔子在朝廷事上接下之不同也”。对不同层级的人,从“下大夫”到“上大夫”再到“君主”,区别就如此分明。

在《论语·乡党》中,这类叙说还有不少,这是孔子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对“臣事君”之礼所作的注解,由他的弟子们记载下来的,至于“君使臣”之礼,就拿不出如此详尽的范本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