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中国儒家精神的看法及其他

 姩躎艌簐涊蘖陧 2016-03-23

可能是由于现代中国人的信仰坍塌或者现实社会的丑陋,驱使不少人回到“国学”、“国粹”里寻找灵丹妙药,把一些善良的愿望穿凿附会于古人。比如,我一谈到基督教尤其是新教孕育和培植了现代契约精神,马上有人说“中国儒家思想主张的仁恕义礼信智只会比基督教更全面更深刻”。其实,这里除了善良愿望的简单附会,还有一个里层的逻辑问题就是把古人即便是圣贤的某一句话、某个术语错位于古代文化。

现在人在研究古代文化的时候有两点应该注意:1、不能只挖掘古人和现代需要相一致的东西。关键是要判断它是不是构成古代文化的主流部分。比如,“民贵君轻”,“民本”是不是古代圣贤的思想?是!但这些不构成中国文化主流。主流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等级文化。所以,古书里有,但不构成文化主流的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

2、今人研究古代文化还要区别古今概念的内涵,比如一谈法治有人就想法家,其实风马牛不相及。法家的法是整老百姓的法,现代宪政意义的法是限制公权力的法。

循着这两条路径,我简要地谈谈对儒家思想(或者叫精神或者叫文化,此处通用)的看法:

根据多数研究者的看法,儒学的发展大约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原始儒学,主要就是孔子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内容就是人们熟悉的“仁、恕、义、礼、信、智”六字。原始儒学主要还是一门修身自律的学问,它少一些贵族气,也有一些“民贵君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人本和平等的观念;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宗教化和政治化,强调“三纲五常”和“天人感应”等,儒学慢慢变成了“儒教”、“儒政”,成为统治阶级用来管理社会、禁锢民众的重要工具。
有人曾经这样指出,儒教不是宗教,它只是一门政治伦理学。儒学的被统治阶层使用,也是事出有因。以儒释道三教来说,道家讲修身,追求长生不死,过分迷恋个人,难以用;佛教讲开悟,求生西方极乐,有时也显得过于消极;说来说去,还是这儒学最好用,这也就是后来一些人爱提的“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这样的说法也算是“三神归位”了。从刘秀到李世民到忽必烈,许多封建帝王都喜欢标榜自己是以儒治国,这样的理念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仍然是大行其道。
以儒治国当然有它的好处。无论是对树立皇权的威严还是集权的专制,还是对民众的蒙蔽和镇压,甚至小到对家庭单元的管理,都很合适。但是以儒治国并不能达到黄仁宇所讲的数目字管理,也不能防止官场腐败,更无法避免昏庸皇帝的乱来(儒治的根本思想还是在于人治),因此这样的治国方式并没有让历代封建王朝逃脱其兴亡周期律。更关键的一点是,儒家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保守的,儒政总会造成大批官商合一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不愿意改革,遇到问题,能推则推,能拖则拖,直到民怨四起,局面无法收拾为止

儒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孔子,其发展至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属于在野阶段,从孔子,孟子到董仲舒以前。

这个阶段可谓原始儒学,主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内容就是人们熟悉的“仁、恕、义、礼、信、智”六字。原始儒学主要还是一门修身自律的学问,它少一些贵族气,也有一些“民贵君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人本和平等的观念基本上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意就是个人尽好本人的职责;以及孟子的“民为贵,社稷为重,君为轻”,表明政府应该以民众和国家的利益为核心,政府和国君的利益应该排在民众的利益之后,这是一种平等思想。这个时期的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不错的,但是这个时期的各国都在忙于改革变法,富国强兵,以求争霸或者是图生存,儒家学说讲求安定复古,和现实要求对不上,因此被称为“迂阔不可用”。许多积极成分没有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第二个阶段是进入执政行列。从西汉董仲舒天人三策到宋代的程朱理学。

董仲舒在强化君权方面的理论简括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天有着绝对权威,人为天所造,人副天数,天人合一于是天命在论证君主权威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把君权建筑在天恩眷顾基础上,君权乃天所授。人君受命于天,奉天承运,进行统治,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一切臣民都应绝对服从君主,'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繁露·玉杯》)从而使君主的权威绝对神圣化。在君权神授的影响下,君权彻底压倒了相权,君主成为大权独揽的绝对独裁者,内朝开始压倒外朝,非专业人士开始压倒专业人士,外行开始领导内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君主如果是个明君,一切还好说,否则就麻烦了,因为没有平衡机制来约束他了。这个办法对君主个人素质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一旦君主不能够胜任,麻烦就会随之而来。君权神授和外朝衰微,也决定了儒士只能够成为皇家奴仆,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成为皇帝意志的传声筒和代言人。公孙弘就是这方面的第一人。董仲舒不明白这种现象是他造成的,还指责公孙弘“从谀”。

明初,朱元璋看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为重,君为轻”,大为不满,命令修改,以表明皇权的至高无上。于是全国人民都成了皇家的奴仆。清代的文字狱加剧了这个问题,全国人民都不敢说话,不得不说话的时候只好是“皇上圣明”,以至于大学士的处世哲学是“多磕头,少说话”。这样的国家只能够是走向衰落,不管是谁在领导它。

董仲舒对孔子的修改主要是:孔孟认为人间有五伦,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而董仲舒则择其要者改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再将原先儒家主张的五种德性(仁、义、礼、智、信)合为'五常'。并认为三纲五常可求于天,不能改变。三纲五常'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伦理秩序的根基。

董仲舒以儒学为主体和外壳,杂揉各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为哲学原理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天授'、'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等观点,将君主统治影射到天道上,天不变道亦不变,为帝王的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

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法宪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秩序结构'提供了初步模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几乎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为了巩固统治,历朝历代都贯彻这一思想,直到辛亥革命结束帝制。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深远,被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思想,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文化,直到新文化运动。

儒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程朱理学到民国。

“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彻底否定了人的价值,儒家否认了人的价值,它的存在也就走向了终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妇女由天足而缠足到南宋臻于普及。缠足与中国封建传说的礼教观念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封建统治一直是以家族统治为基础,由封建的宗法关系而制定的礼法条归和道德标准,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突出了男性权益。如过去所提倡的“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等封建礼教就给缠足风的兴起创造了社会前提。这种封建礼教到宋代,出现了程朱理学之后,对妇女的束缚更加残酷,至明清理学更是达登峰造极,这与缠足风俗的产生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礼教重男女之别。无论衣冠服饰,还是言行举止必有明显的区别,所谓“男女七岁不同席”、“叔嫂不通问”等等,就是这些封建礼教观念的表现。缠足风俗孕育了“三寸金莲”,使男女之别极端化。但凡有女子扮男装以行事而被人窥破行藏的,多由于一双小脚。女子不能走上社会、不可抛头露面,惟缠足才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

另外,宋、明时期的心学、汉学、朴学越来越脱离实际,也表明了它逐渐走向了终结。

总之,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维护“礼治”, 提倡“德治”, 重视“人治”。儒家所提倡的“修、齐、治、平”思想,“仁爱(亲亲之爱、忠恕之 道、恻隐之心)、正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思想,所具有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对“君子”理 想人格的提倡与追求等,都有利于个人不断发展、进步,和修养的不断提高等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不可否认,儒家思想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是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因为儒家思想的社会基础是宗法制社会结构,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对社会等级的严格维护等,则不利 于社会的民主进步。

以上所述,可以大致看出儒家文化的主流所在了,下面再通过对“礼”的分析,说说如何把握古人所用概念的内涵:

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什么?不是今天的礼仪、礼貌而是尊卑的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请看:
《周礼》:“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卒食.以乐彻于造。”(《周礼译注》,46页,吕友仁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
《礼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为贵也。”(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上),1987.10.天津古籍出版社)

这些是对“礼”的直接说明,作为一种思想,“礼”渗透于各种规定之中,它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必须要从语言的直观通过思维才能把握住“礼”的精神。很多人不承认“礼”的精神的浸透,他们擅长于直观思维,形象化的思维,凡是表象的东西,他们都能够观察到,表象内部的实质、规律性的东西,却是这些人体悟不到的。

一般的崇儒者只有感觉的能力,却缺少思维的能力,这一点不奇怪,孔子的学生尚且如此,后世单凭语言认识孔子的人,能够残存一点思考力也值得庆幸了。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我教给了你们思想,按照我的思想去说话做事呀!孔子给学生的是他的思想,是思维成品,他没有也不可能像苏格拉底那样引导学生思维,所以,有天分的人还可以发挥他的思想,愚笨者只能按照“礼”的原则做事和说话,在“礼”达不到的地方,这些人便茫然四顾,不知东西南北,呆若木鸡。

孔子之“礼”,其目的要深入到每个人生活的各各细节。一般以为,季氏舞八佾,只是在人的数量上超过了本分,孰不知,在日常生活用品上,“礼”也有严格的规定,不然,孔子忍受了季氏之舞,对觚的形状改变,他怎么会大加感叹呢?


最能够懂得孔子心思的是最高统治者。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等到孔子回答以后,他马上说,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美国的州长可以乘地铁,乘公交,倘使孔子看到,必然遭到一阵痛骂,总统才能乘专机,州长乘专机是僭越,平民才是乘地铁,乘公交的,州长乘地铁乘公交降低了身份,孔子同样会骂人的。

总之,从人性看,生活方式应该丰富多彩的,但是,孔子之“礼”要统一人们的行为,超出了“礼”的规范,孔子是不能忍受的。

最后,谈谈基督教与契约精神。 与儒教强调血缘、亲情不同,基督教强调契约。 “约”是基督教《圣经》的一个主题。“约”即神与人所立之约的意思。在 圣经中这样的约定有七个。从这几个“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神为人所立之约 有对人之行为的约束,即人所当遵守的约定,更有对人的祝福与应许,当然应许 与祝福的前提是人的守约。 “约”的思想与基督教所主张的“人的有限性”观念 紧密相联。从西方文化的传承看,基督教“人的有限性与约的观念”在冲突与碰 撞中整合了法制思想,使契约和法制意识成为信仰观照下世俗生活的重要部分, 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契约观念和法制精神的传统。 相较而言,中国社会重人脉、血缘、关系而缺乏契约意识和法制精神。

补充说明:1、“缺乏”不是说没有。

2、“缺乏”是指普遍,不否定“特殊”。同样,“特殊”的存在也不否定“普遍”而恰恰佐证了“普遍”的存在。

3、基督教培植了西方契约精神,丝丝毫毫不意味着不信基督教的人、西方之外的人就没有契约精神,只是就起主流文化的起源而论。西医不可能产生于中国的土壤,但中国人可以掌握西医,还可以产生超过西方本土的顶尖级西医药巨擘!但这些巨擘的产生也丝毫不能改变西医源自西方的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