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17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2章》孔子怎样论人才的使用?

 陆英图书屋 2020-10-29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2章孔子怎样论人才的使用?

14·12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孟公绰:鲁国大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是孔子所尊敬的人。“老”,指大夫的家臣。“优”,指优裕,有余。滕和薛,都是当时鲁国附近的小国。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才能是绰绰有余的,但不可以要他做滕国、薛国这些小国的大夫。”

孔子关于如何量才使用孟公绰的论述,对我们有何启示呢?

人的才用,有所能亦有所不能。据孔颖达所注:鲁国大夫孟公绰是一位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贤者,若担任晋国赵氏、魏氏那样大国上卿的家臣,职位尊贵而任事不杂,故而能胜任有余;而担任滕国、薛国那样小国的家臣,政事烦杂,他会力不从心。故而孔子有此番议论。它对我们的启示是,用人,贵在因其才而善用之。只有用得其所,杨其所长,避其所短,才有利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附:

14·12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注释】

孟公绰:鲁国大夫。《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是孔子所尊敬的人。:大夫的家臣。:优裕,有余。滕、薛:当时的小国,都在鲁国附近。

【译文】

孔子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才能是绰绰有余的,但不可以要他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