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专家的观点不同 开车上马路牙子就得斜着上

 风雨寒秋 2020-10-29

文/易显寒

前几天,某电视台播了一则关于汽车方面的新闻。说的是汽车在上马路牙子时对汽车轮毂轴承产生的损害。讲解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专家。他分析的是,汽车斜着上马路牙子,对轮毂轴承损害大。不仅会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还会使轴承变形,发出噪音。最好的方法就是汽车的两个前轮一齐开上马路牙子。这样可以使汽车两个前轮的轮毂轴承平均受力,不至于因轴承受力不均而减少车辆的使用寿命或发出噪音。

笔者觉得,老专家说的很有道理。汽车斜着上马路牙子,一边的车轮肯定会加大与马路牙子的接触,而使前轮轴承因严重挤压而改变间隙。但话又说回来,汽车零部件不是豆腐渣惨屁做的,经不得挤压。要是汽车因上一两回马路牙子就把前轮轴承挤得变了间隙,减少使用寿命或在行驶中发出噪音,那这车的质量也太差劲了。这样的汽车也不用拿出来卖了,只能作为展品留在车库里。

来自百度图片

凡是老驾驶员都知道,汽车上马路牙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斜着上。这样可以减少汽车爬高的阻力。当汽车上马路牙子时,首先由某一侧的车轮先靠近马路牙子。虽然汽车前轮受到一些挤压,但可以很轻松地使这个先靠近马路牙子的车轮爬上马路牙子。然后斜着前行,再使另一个前轮也爬上马路牙子。汽车前后四个轮子最好都要斜着上,可以减少汽车爬高的阻力,这才是汽车爬马路牙子的最佳选择。

如果将汽车两个前轮同时对着马路牙子爬上去,会出现以下情况。一,较高的马路牙子会使汽车阻力加大,根本就爬不上去。二。低一点的马路牙子,虽然经过加油,可以爬上去。但同样会因汽车阻力的加大而挤压两个前轮的轴承,这种挤压可能会超过单轮挤压的程度。除非是新手,老司机不会这么上马路牙子的。不仅阻力大不说,还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当然,老专家的话还是要听的。为了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尽量不要或少爬马路牙子。万不得已要上马路牙子,也不要操之过急,慢踩油门轻轻上。其实上马路牙子也是有学问的。两个前轮一齐上马路牙子,高一点的马路牙子,会因阻力加大而增加上马路牙子的困难。斜角过小,因前轮与马路牙子接触少而打滑,爬不上去。最好的角度应在四十五度左右,这是经验,不是凭空想象。

老驾驶员们都知道,当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突然遇到路上有一道横向的窄窄的路坎,你要快速的开过去,汽车就会蹦起来,来几个上下颠簸,很危险,很无奈。要么你就来个急刹车,减速开过去。汽车虽然颠簸的小一点,但汽车急刹车也同样会对车辆带来损害。正常的做法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突遇到这样的陡坎,你应当一边减速,一边斜着通过陡坎,再很快将前轮回位。

在驾驶室里,你只看到驾驶员过陡坎时,双手把着方向盘这么左右的一晃悠,汽车车身只是左右的一扭歪,就轻易地卸掉了陡坎对汽车的反作用力。汽车不会蹦高,也不会颠簸。当然,这是经验,也是老司机长久开车积累的,新手们没有这样的体会,可以在实践中逐渐的掌握。按照老专家的说法,过陡坎也应当两个前轮一起过,也是一样的不现实。

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就是急刹车,两个前轮一起过陡坎,也同样会引起剧烈的颠簸。除非将速度彻底地减下来慢慢地通过,才会达到车辆不颠簸的目的。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快速行驶的车辆,和你发现陡坎的时间来判断,是不能光靠急刹车减速来解决问题的,老司机的做法就是一边减速,一边按老经验斜扭着通过陡坎。

来自百度图片

特别提醒,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频繁地上下马路牙子,它确实影响着车辆的使用寿命。必要时,非得上下马路牙子时,对于较高的马路牙子,最好找两块砖垫在马路牙子下面,以减轻马路牙子对轮胎的挤压。汽车下马路牙子时,也要斜着下。以防止两个轮同时落地,汽车底盘在惯性的作用下碰撞坚硬的地面而损坏底盘的某些部件。

汽车下马路牙子时也应当斜着下,一来可以减少车辆下马路牙子时因颠簸而擦伤底盘,而来可以减少两个轮子同时下陡坎而引发剧烈地震动。至于车速过快时通过陡坎,应该怎么过?专家有专家的说法,老司机有老司机的经验。一切都不是死板的,可以灵活运用。虽说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也同样充实了理论。

来自百度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