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主粮革命:小麦驯化;大约在1万多年前,首先驯化了一粒小麦,又驯化了二粒小麦,大约8千年前,伊朗高原的人们偶然发现二粒小麦与当地的山羊草杂交,繁衍出耐寒性更好、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六倍体品种

 昵称散步收藏 2020-10-29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吃饭便是人类的头等大事。

  人类最初的食物获取方式是“靠地吃饭”,地上长什么便采集什么,地上跑什么便猎取什么,所以我们的祖先——智人起初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种靠采集、狩猎获取食物的方式有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来源不稳定,如果遇上天灾,还可能面临无物可食的困境。为此,智人们不得不四处迁徙,整日为了下一顿饭吃什么而奔波。

  在大约7万年前,全球气温骤降,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开始不断向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区延伸,地球进入了末次冰期。很多水草肥美草原和森林遭到了灭顶之灾,“靠地吃饭”的食物获取方式导致智人数量大幅减少,人类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食物获取办法。

  现实是残酷的,但解决过程却是漫长的。在大约14000年前的时候,末次冰期进入尾声,地表的冰原大面积减少,幸存下来的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气候的回暖导致人类数量增加,靠着大自然赐予的野兽、水果显然不能满足人口的膨胀。尤其是在亚欧大陆寒冷的冬天,植物枯萎,动物冬眠,如何填饱肚子是一件关系人类繁衍的大事。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主粮革命:小麦驯化

  幸好大自然是慷慨的,在友善的气候条件下,野生的禾本科植物在亚洲大陆上不断繁衍,并进入了人类视线。这些禾本科植物虽然口感不如肉食、水果,但胜在产量稳定,能够为人类提供碳水化合物作为身体所需的营养,这便是野生小麦。当时的品种包括单粒小麦、乌拉尔图小麦、阿拉拉特小麦和二粒小麦等四种,主要分布在今天里海和中东两河流域等区域内

  从此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对野生小麦的饮食进化中,发明了收割用的石镰和碾磨面粉用的杵臼,食谱也随之丰富。不过,野生小麦虽然能够满足人类果腹的需要,但其籽粒细小,成熟后如果不及时采集,就会落入泥土,自然分解作为第二年生长所需的养分。尤其是在大约12800年前气温突然骤降的“新仙女木事件”中,野生小麦大量死亡,进一步迫使人们开始了对小麦漫长的驯化。

  经过上千年的摸索和试验,大约在10600年前左右,今天土耳其境内的原始人类首先驯化了一粒小麦,接着驯化了二粒小麦。到了大约8000年前左右,今年伊朗高原的人们偶然发现二粒小麦与当地的山羊草杂交,繁衍出耐寒性更好、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六倍体品种,其后慢慢演变为我们今天所吃到的小麦,被称为“普通小麦”或“面包小麦”。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主粮革命:小麦驯化

  小麦反复种植、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优良特性使得被更多的人类所接受,其栽种范围经美索不达米亚低地,陆续扩大到了埃及、地中海盆地、欧洲和中亚。到了大约5000年前,又传入印度、中国。

  现代考古发现,小麦几乎同时出现在了我国龙山文化时期的河西走廊、关中平原和黄海海滨等地区。大约4700年前,黄河流域已大范围种植小麦,作为古人的重要主粮之一。在甲骨文中,我们的先人便用“来”字指代小麦。

  主粮的变革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由于小麦能够稳定地提供食物来源,人类不再四处迁徙,而是定居下来,产生了村庄,进行逐渐衍生出了社会。同时,小麦的种植更耗费体力,需要男性来完成,男性在人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人类因此从母系社会过渡到了父系社会。所以,第一次主粮革命不仅是人类饮食结构的革命,也深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进程。(文 袁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