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0-10-29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按:最近,根雕大师张德和的《雕根问道——德和谈艺录》由西泠印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国内第一部从创作实践到艺术理论全面融合的根雕专著,“填补了根雕艺术理论上的学术空白”。

该著作分为叙事篇、论理篇、体道篇三大篇章,作者以四十余年的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为基础,从历史学、哲学、民俗学、美学破题,多角度、全系统地对根雕艺术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创作心理、创作精神进行阐释,深度探索艺术创作的规律与方法。

该著作的出版面世,将为国内根雕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实践借鉴和理论参考。

张德和简介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张德和,1955年生,浙江象山人,亚太地区竹工艺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宁波市文化名家、浙江非遗一一象山竹根雕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起从事竹根雕开发创作,1983年其作品率先打进国际市场,由此带动了象山乃至全国竹根雕艺术和产业的发展;有多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其作品因势赋形、顺势而为,注重天趣与人艺的有机结合,突出思想意境和人文内涵,自创局部巧雕、乱刀雕、连体雕、组合雕等多种根雕技法。同时,注重相关理论研究,爱好古典诗词和楹联创作,多有论文诗联刊出或获奖。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个人出资建成“德和根艺美术馆”,现已免费对外开放。

张德和的根雕艺术之道

@杭间

张德和老师是位优秀的根雕艺术家。我和他相识于很多年前,记得那是德和美术馆开馆的时候,我与北京一位工艺美术界的老前辈前去出席庆典,在宁波象山一个中式风格的建筑里,我第一次见到他的作品,看到根雕艺术被如此发挥到极致:精心选择的根形、恰到好处的处理、专业水准的雕塑造型,真是惊讶不已。在此以前,我见过的根雕大都是那种牵强附会的造型,并辅以既牵强又可笑的标题,让我不忍再看。很长时间,我对根雕产生了深深的误解,认为它不是“艺术”,因为,我深知一个好的根雕“艺术”把握的重要性,取决于艺术家的美学修养,而这些修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艺术家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方能细细体会“品格”和“品鉴”;并且,这些体会的高低最终还要取决于艺术家的才情和天赋——这些,往往学院艺术家具备但他们大都不屑于从事根雕,民间艺术家则因为早年的经历,又往往使艺术知识支离破碎,难以形成整体的把握。因此,真正好的根雕艺术家是少而又少。

张德和老师是个很难得的个案,这在根雕艺术界很少见,那次见面匆匆,对他为何从草根出身却能成长为具有如此深厚艺术格调的艺术家不甚了了。但是,自那次以后,我内心已经把他列入一流的雕刻艺术家行列。

五年前我回到杭州,加入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队伍,不出所料,我又见到了他,而且成为同事。张老师是浙江民艺界的骨干,我们的来往慢慢多了起来,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又听别人谈论他的艺术历程,谈他早年从事根雕时的艰难,谈他创业时对木雕等浙东民间传统工艺技巧的吸收,使我对他的认识渐渐丰富。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艺术家的才华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天赋,而且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这话确实是真理。

就说我过去对他的艺术归类,就有很大的误解。根雕实际上很难以习惯上的雕刻概念来概括,正如欧美雕塑与中国传统雕塑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样。根雕的要义,首先不在“雕”也不在“刻”,而是在动手之前对形的深入观察和揣摩。一件好的根雕艺术作品,必须是随类赋形,要根据树根在自然成长中所产生的千变万化的形态,与自己的艺术观念相互参照,形成表现的契合,才能出现初步的构思。为何说“初步”?因为这离一件好的根雕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还很远,艺术家在进一步的着手工作中,还会发现隐藏在树根深处的更多的问题,任何自然之物,都不以人的意志展开,而具有自己的生长秘密,因此,根雕艺术在艺术创作上,跨越了从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至于现代主义的数个阶段。用张德和自己的话说:“她以其质朴、自然的艺术形式和清新隽永的审美特征,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自然无为、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的精髓。她通过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似与不似间发现大自然中最原始、最本质的美,继而凭借作者雕而不雕和不雕而雕的巧妙点化加工,将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确实,在根雕艺术的创作中,几乎蕴藏着艺术创作的所有因素。

收到张老师的这部书稿后,我因为常常出差,因而将它带在身边阅读,原来只是为了完成要写“序言”前的了解,但是读着读着就读进去了。他的语言很朴素,没有丝毫的矫饰和多余的修辞,文如其人,结合自己的经历,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体悟、经验、教训,娓娓道来。很多时候,他的“悟道”会跃入更高的层面,结合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入阐述一个问题。我读他的文字常常会吃惊,他让我明白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古谚,这个状元,就是“入道”,就是境界。

《雕根问道》这本书的结构,也是张老师精心考虑过的。叙事、论理、体道三部分,历史、创作论、思想有机结合,互为关系。“叙事”之可贵,在于明史,根雕历来在正统的艺术史不着笔墨,不甚了了,因此勾勒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历程,尤为不易和重要,“叙事”的根雕历史虽简,但条理清楚,客观公允,足够为后来的“论理”奠定了基础;“论理”是重点篇章,他积累数十年的创作体悟,既有宏观更有微观,从立意、经营、巧借、取舍到取材、工具、绘画、禅意等等,皆有所涉;“体道”是规律,作者将根雕艺术创作中的体会,更上升到艺道、审美、价值与文化之中,许多迁想妙得,已经是艺术理论的大道理了。

最近几年来,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原来习惯于述而不作的工艺美术家们正拿起笔来,写下他们的所做、所思和所想,这些著作的出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史的学术语言,同时也为这个时代的艺术发展留下了极其可贵的理论和创作财富。2017年11月4日写于南京至北京的高铁上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张德和创作自述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茅屋-秋风(竹根雕)

笔者有两块形状奇特的竹根,在家中放了十多年,虽然早就发现其基本形体和根须走向很像倾斜的茅屋,但总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为了参加2003年的“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奖赛”,笔者又对着两个竹根苦思冥想,先由茅屋联想到农村,再由农村联想到贫穷,然后由贫穷联想到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终于情有所动,灵感迸发。经过精心的构思,用竹子做茅屋的柱子,加上材料本身就是竹根,而竹子刚正不阿、虚怀劲节的品性正好与杜甫的人格相吻合。并决定用“写意”的手法来表现粗犷的茅屋和被秋风卷起的破草苫,来体现当时荒凉、破败的景况和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之情景交融、物我合一,于是竹根雕《茅屋-秋风》的意象便了然于心,这就是所谓的“迁想妙得”“顺天应人”。在动手制作之前,一切与创作相关的步骤都是靠“神思”来完成。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不朽(竹根雕)

如有一次,笔者在一家根艺厂的废根堆里捡回一块在生长时就被野兽啃噬掉半边的烂竹根,由于多年的腐蚀,伤口处已坑坑洼洼,结痂生疤,形状十分丑陋。因有感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根据材料的自然特征,大胆构思、精心布排,形里求意、丑中掘美,运用将错就错的创作方法,设计成一个因保卫和平而献身的阵亡将士的头像。将腐烂部位清除干净,用作表现人物伤痕累累的脸,利用周围坚硬完好的竹筠部位来作头盔。并把左脸处一块被石片压成块状的根须,处理成包扎伤口的纱布。整个作品除了左眼处适当作了仿自然的雕刻加工外,其余都巧借自然而成。另外,还将局部进行火烤,以渲染残酷的战争气氛,再以《不朽》为题名进一步深化主题。完成后的作品已不再让人觉得丑陋,相反,流露出一种悲壮和崇高的艺术美,尤其是坚毅、不屈的神态,肃穆、庄严的气氛,不但给人以肃然起敬的感觉,还会引起观众对战争的怨恨与对和平的向往。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背影(树根雕)

事实上,更多时候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材料而是看你如何利用,更何况根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和大自然中的竹根、树根一样,虽然各自的大小、形状、质地与纹理不同,但每一个都是有用之材,只是没有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角度而已。

曾经有块根材,在做成摇篮旁的妇人望着婴儿的模样后,始终不是特别满意。偶然的机会将这块材料转个面,发现作品的背影更加动人也更有深意,让人联想到朱自清充满爱意的散文——《背影》。与之不同的是,后者是如山般厚重的父爱,前者是如纱般轻柔的关怀。同时,这件作品若是以正面示人,很多观众的目光或许会落在母亲的容颜上,对于意境的营造反而形成了干扰,如相貌漂不漂亮等等,也许各人喜好不一,相反,一个充满慈爱的“背影”,却总是能在记忆深处拨动人们的心弦。

因此可以说每块材料都藏有故事,或惊心动魄或委婉动人,就看作者能不能听懂。即便是被圣人视为“不可雕”且残缺不全的朽木,也能找到它的闪光点,关键是如何点化与加工,将这个“故事”生动地表述出来。

实践中的物语之“道”

@张 锠

一件件形态各异的根材,本是自然界平凡、低廉的物料,它们默默地静候着知音的伯乐。当它们为知音的智者以独特的天人合创的审美视角,从无价值中发现内蕴其间的无尽价值,从平凡中发现其非凡的形式之美,这一瞬间的创作灵感,让自然根材铸就“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灵性,赋予根材以神韵和生命活力,匠心独具地将审美追求与表现,艺术地原创于根艺实践中,使异形根材在高于自然形貌中闪现其艺术光辉。这些蕴含创作者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的根艺杰作,便是中国根艺雕刻大师张德和先生的原创之作。

根雕艺术家徜徉在五光十色、无奇不有的根艺实践中,他既要以广博、深厚的艺术修养,灌注全部才智和技艺,发现创造新颖并富有美的造型形式,传达给观者审美的愉悦和神往;又要付出更多辛苦与心力,才能在无尽探求的根雕艺海中发现和表现那些美妙而富有新意的绿洲。张德和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根雕艺术的创作者、探索者,更是一位立足于艺术创造并进行理性思考,探索根雕之“道”的实践者。

“道”,理也。“道”的哲学含义应阐释为途径、方法、规则、原理、境界、真理和原则等等;而张德和先生所著《雕根问道——德和谈艺录》一书则是在根雕艺术实践基础上,以历史学、哲学、民俗学、美学的多角度,系统、全面地进行理性总结,探求根雕艺术实践中的艺术创作理念、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心理、艺术创作精神、艺术创作规律和方法;另外,《雕根问道》一书始终坚持非图作形式,而是采取图文并茂的版式和“叙事篇”“论理篇”及“体道篇”的文字结构,既从“叙事”中记述根雕的历史流变、风格特点、发展状貌和技艺要点,又从“论理”上论及根雕的艺术理念和审美取向、心理定式和艺术追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方法。总之,该书基于当代视角,循序渐进地对根雕艺术传承、艺术实践、艺术特征、艺术追求、艺术转换、艺术传播等多方面进行详尽的解读,力求使读者在了解、认知根雕艺术的同时,又为时代留住手艺,为渐渐流变的历史留下对本土文化的一份记忆。

由于《雕根问道》的作者是一位根艺创作大家,其理性文字表述是构建于根艺创作的实践基础上,又将创作中对象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思考、研究与总结,升华为条理清晰并具理性论述的文字表述,所以其内容翔实、条理清楚、逻辑层次分明,具有知识性和针对性,可以给予根雕艺术创作者进行理论指导,使创作者心目中的意象形态,转化为可以欣赏的具有艺术构图、艺术语言与艺术技巧表现的艺术造型形式,从而彰显根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张力。

《雕根问道》一书是根雕艺术界初次从根雕艺术的多视角、多层面,立体、全面、系统地梳理根雕艺术的专著,填补了根雕艺术理论上的学术空白。该书既生动鲜明地传递了可读性,又适时导引根雕艺术实践者在注意自身文化逻辑和艺术逻辑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的创造与艺术语言的表现,使其在建构当代根雕艺术语境中融入时代,表现时代,反映生活,创作出无愧时代并蕴含民族魂魄与精神的当代根雕艺术。

2017年8月2日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张德和创作自述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悲欣(竹根雕)

回到根雕艺术,它的审美特征本就是似像非像,美在“似与不似之间”。亦根亦艺、可驴可马,注重神韵、意境,不强求表面形象的逼真;再者,某些根材形体、线条已经很美,只须稍加修整即可,大动干戈反倒破坏了固有的自然美;相反,有些材料已经破裂、伤残或腐烂,就不得不动刀来解决。一次,高价购得一个较大的怪竹根,一面有很深的凹陷,但除去根须后才看到已经纵向裂开,于是干脆将其劈为两爿。随即发现内壁的竹节变化挺大,很有美感,便从内壁处做文章,设计制作成一位西藏喇嘛的头像,高凸的位置加工成人物的头面,层叠的竹节处理成“喇嘛帽”,这种别出心裁的构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华装初试(竹根雕)

命名是作品的思想灵魂,取得贴切与否直接关系着作品的档次,也反映出作者的文化功底和审美素养的高低。一个好的命名,不但能掩盖作品的某些不足与缺憾,而且能大幅提升作品的品格和内涵。

本人的一件竹根雕作品《华装初试》就是通过在名称中点出“初试”二字,将材料过度弯曲的缺陷以及人物低头、弯腰等不美的形态自然而然又恰到好处地挽救过来,使之巧妙地转变成少妇低头试看衣服合不合身的优雅姿态。

根有灵 雕有道

——读张德和《雕根问道》有感

@吴伟峰

认识德和老师很多年了,对于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也是比较了解的。二十多年前,德和老师就已经在国内根雕界崭露头角了,那时我就知道象山有一个张德和,出身于西周贫苦山区,初中毕业后就学油漆匠独立谋生,后来开始雕“竹箁头”(竹根雕),一雕就雕出名了。1993年,他作品《眷恋》就获得中国根艺美术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金奖。之后他的佳作不断,成了获奖专业户,成了根雕大师。

“竹箁头”就是竹子采伐后留下的竹根,这玩艺儿象山农村到处都是,原来是用来烧火都不要的废物。在没有看到德和老师的作品之前,我心里想,这种废物能雕出什么东西来?后来看到作品后,真是大吃一惊:“竹箁头”真能雕出这么震撼人心的作品!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我算见识了。

认识德和老师这么多年,深深感到他是根雕艺术界的“常青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树立一个又一个艺术创作的里程碑。从竹根雕,到树根雕,他一次次地“变法”,一次次地突破自己,一次次地登临更高的艺术之峰。德和老师是个会搞大事的人,他的浑身上下都透露着创造力,仿佛永不枯竭似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开始开发竹根雕,通过上百次试验后发明了“沸煮浸渍法”,攻克了竹根雕仿古处理的难关,并于1983年秋率先打进国际市场。形成大批量出口,由此带动了整个象山竹根雕产业的崛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他悉心探索竹根雕艺术创作,先后发明了“局部施雕法”、“乱刀法”、“联体雕法”、“组合雕法”和“大写意法”等新技法,被视为中国竹根雕艺术创作的一次革命;2006年,他的“德和根艺美术馆”落成,成为国内第一家个人根雕美术馆;近年来,他开始将创作重心转向树根雕,一件件树根雕力作在他的手中诞生,惊艳整个根雕界。

早几年,碰到德和老师,问起近况,他说放下了好多工作,在专心写书。当时我就意识到,他又在搞大事了。果然,这个更大的事在最近搞成了——他的《雕根问道——德和谈艺录》由西泠印社正式出版。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根雕界的一件大事。可以说,该书是国内第一部从创作实践到艺术理论全面融合的根雕专著,“填补了根雕艺术理论上的学术空白”。

最近几年,我对根雕艺术也产生了兴趣,工作之余也收集了一些树根,虽然现在还是没有时间去学习根雕,但看着这些形态各异的根材感觉也是一种享受。总觉得那些粗服乱头的根材蕴藏着一种大自然的灵气,等待着根雕艺术家去发掘它们的自然之美和艺术价值。我在想,这些竹根、树根们能碰到德和大师,是它们最大的幸运和最好的归宿。根有灵,而雕有道,德和老师无疑是一个已经悟透根雕之道的“大法师”。

获赠德和老师《雕根问道》一书,我如获至宝,迫不急待地通读了一遍,惊叹于这部著作的广博与厚重。从雕刀的磨砺方法,一直讲到根雕的美学思想,理论联系实践,集形而下与形而上于一体,而且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用现在的话来说,这部书里“满满的都是干货”。

《雕根问道》分“叙事篇”、“论理篇”、“体道篇”三大篇章,相互之间既独立又通融。在艺术实践的基础,运用美学,历史学、民俗学、哲学的学术方法,全面系统地阐释根雕艺术的创作技法和创作思想,总结出根雕艺术创作的理论规律。

在“叙事篇”中,最让我受益的是德和老师通过数十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根艺创作二百字诀》——

读 根

根是天书,上苍著就。

文理读通,造化参透。

雕似翻译,本意恪守。

自喻喻人,众能接受。

相 材

质忌疏松,形看丑陋。

思若天马,眼同灵鹫。

用心观照,凝神解剖。

本质弄清,天机始露。

构 思

美女鲜花,白云苍狗。

绝处求生,无中觅有。

推敲反复,呼应左右。

令汝痴迷,为伊消瘦。

制 作

相自情生,刀随意走。

整体着眼,局部入手。

不雕而雕,雕而不镂。

物我两忘,心手同构。

命 题

题为灵魂,名如领袖。

外着布衣,内藏锦绣。

旁敲侧击,主题紧扣。

言简意赅,味同陈酒。

修 为

禅靠心参,道难口授。

抱朴守真,发微养厚。

生活为师,自然为友。

知行兼顾,德艺双修。

境 界

情系苍生,胸怀宇宙。

功在行外,名存身后。

技道两进,无法无囿。

天人合一,万古不朽。

从读根、相材、构思、制作、命题、修为、境界这七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全面概括了根雕艺术的“创作大法”,这就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升华过程。读根、相材是基础活,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读懂了,相通了,才能出好作品;构思、制作是技艺活,技艺好不好,下刀就知道;命题、修为是“功夫在诗外”,是检验创作者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水平;而境界则是前面六个方面的总和,这六个方面都做好了,作品的境界自然显现,正如“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也。

可以说,这《根艺创作二百字诀》是德和老师集四十余年创作实践与理论积淀总结出来的“根雕之道”,是根雕艺术创作的“心经”,言简意赅,高瞻远瞩,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论理篇”进一步将根雕艺术创作中的各种方法提炼为系统性理论,涉及到立意、经营、巧借、取舍以及工具、绘画、禅意等方面,而且图文结合,通过具体的作品进行深入阐释,极具启发性。比如第一章讲述到的“雕根与根雕”对我启发很大,因为曾经我对某些作品究竟属于“根雕”还是“木雕”的分类搞不清楚,就是指那些取材于树根而“通体施雕”的作品,这些作品已经完全失去根材本身的特色与质感了,还算不算“根雕”?在这里德和老师给出了答案:原则上已无法称之为“根雕”,只能算是“雕根”了。

德和老师给根雕总结了这样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义:根雕是一个专有名词。它依据竹根、树根或枯木的自然形状与肌理来象形、立意、构思、布局,在顺其自然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地对根材作适当的雕刻、加工、改造,将自然美与艺术家的创意、思想有机而巧妙地结合于一体,使之成为源于自然又美化自然,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的独特艺术门类。

“体道篇”则主要讲艺术规律,就是说根雕之道理。思理、顺理、治理这三大步骤总结出了根雕创作的艺术规律。在这里显示了德和老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力,他融儒、释、道文化于一炉,来阐释根雕创作中“顺从与驾驭”、“应变与通达”、“师法与贯道”、“残缺与圆满”、“格局与境界”等艺术规律,正本清源,使根雕艺术回到母本文化,上升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根有灵,雕有道。实践总结理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德和老师一直沉醉和得益于这种良性循环。新书付梓后,他又集中精力操刀创作了,而且已有好几件精品问世,观后真让人惊叹不巳!这昭示着张徳和老师的根雕艺术之道又向新的、更远的方向延伸……

2019/9/5丹城

张德和创作自述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老有所乐(竹根雕)

还有一次,在山农家买竹根材料,发现厨房的柴火堆里丢着一块表面坑坑洼洼的破竹根,觉得应该能做成一件好作品便将其买下。尽管朦胧间有点意象,但总找不到理想的构思,这一放就是12年之久。

一日,终于发现竹根下方的腐蚀处有块凹凸不平的肌理,形状极像老人掉牙后的嘴巴。于是借残就缺,将其创作成一位笑呵呵的老人头像。把凸出部分的肌理留作瘦削的颧骨;将根蒂的突起处设计成下巴;将本就不多的自然根须当作老人稀疏的须发。除了鼻子以上部位的鼻梁、眼睛以及眼镜作仿自然的雕刻外,其余部位都顺其自然,连农民砍伐后的刀痕都原样保留。虽然看上去有些粗野、朴拙,但给人的感觉却巧妙、生动,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被专家视为一件难得之作。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出没风涛(竹根雕)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诗概》(清-刘熙载)云,“代匹夫匹妇语最难,盖饥寒、劳困之苦,虽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无间者也。”艺术要反映民间疾苦,必须在精神与思维上与劳苦大众保持高度一致,想之所想、急之所急,方能得“真”。所以大凡艺术家,都是生活的强者和有心人。他们从生活中观察社会现象、体察民情民意、感悟人生真谛,从中破译艺术密码,进而产生灵感的火花和强烈的创作欲望。如北宋思想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诗作《江上渔者》就是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的。他通过观察渔翁风里来、浪里去的辛勤与艰险,感同身受,才写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诗句。其大意是:岸上那些来去悠闲、饮酒纵乐甚至还讨价还价的市井小民,只关心鲈鱼的鲜嫩可口,又有谁去在乎打鱼人出生入死、在惊涛骇浪里“讨生活”的艰险与无奈?作者通过岸上鲈鱼鲜美和浪里风波险恶的强烈对比,表现出渔民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心中的怜悯,以唤起人们对于民生疾苦的同情与关心以及寄托唯有自知的仕途生涯的艰难与凶险。

通过这首诗的启发,也令自己联想到民间艺人生存之不易,别看他们的作品很美很精致,就认为过着衣食无忧、逍遥自在的浪漫生活。其实,他们在作品背后所付出的辛劳是常人的几倍甚至更多。目前来看,一个普通民间工匠的收入还不如普通公务员的一半,甚至难以养活一家三口,但是他们仍然在这条路上始终坚持,没有放弃。由此感触专门创作了一件名为《出没风涛》的竹根雕作品,以寄托内心的感慨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楚魂(树根雕)

十几年前曾捡得一块别人遗弃的边角料,横看一无是处,竖起来看,上小下大,状如山峰,又有点类似人形,特别是其瘦骨嶙峋的形状和风雨刻就的粗犷肌理,隐约透出屈子的神韵。于是因势利导,只在头部处略加雕琢,其余顺其自然,一件名为《楚魂》的作品便应运而生了。作品虽小但气势不减,深得行家好评,也因此成为自己的代表作之一。

名家感言

张德和先生是我国当代优秀的竹根雕艺术家,其作品形式别具意韵。今著作《雕根问道——德和谈艺录》是他几十年艺术实践体悟的理论硕果,匠心独运,如缕文心,所论与绘画、雕塑美学,有异曲同工之道。

——唐克美

真正的大师寥若晨星。然而,真金总会闪光!比如德和先生的根雕艺术,乃至他的学识、修养,正是我和我不少朋友们心目中一致看好的、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高照

他的作品源于生活,天然成趣,妙造自然,人见人爱。他倾心于手,融情于艺,留住了乡愁,留住了文化的“根”与“魂”,虽历经磨难,却永葆初心不变,与世无争,与艺有情,坚韧挺拔,顺其自然。

——高而颐

大作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从心理学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中国根艺的真谛,足见德和先生不仅是中国根艺大师,也是这一领域的学术理论开拓者。这对于弥补中国根艺理论缺失的情况,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都一兵

出自根而遂有生命,由其根而茁壮繁茂,其过程虽艰辛,但奋发图强者,终能与光和、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德和。

——何亚妮

大匠之门,再现濮朱,雕竹体道,精彩纷呈。

——杜文和

根雕大师张德和四十年创作秘笈问世,为你解密神奇作品的诞生

《雕根问道》已在新华书店上架销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