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豆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测定对储藏的影响:生霉、发芽率、赤变

 冠亚技术天高 2020-10-29

大豆指黄豆,黑豆和青豆。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豆渣中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作用。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并含有较多的磷脂(2%),是一种含油量较低的油料。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在东北、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南方各省和长江流域产量较少。

一、大豆质量标准

1.完整粒率:1级≥95%2级≥90%3级≥85%4级≥80%5级≥75%

2.损伤粒率:1级≤1%2级≤2%3级≤3%4级≤5%5级≤8%

3.杂质含量≤1%

二、大豆水分含量标准

1.大豆水分≤13%

2.高油大豆水分≤13%

3.高蛋白质大豆水分≤13%

三、大豆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储藏的影响

1.易吸湿生霉,大豆储藏在高湿度环境下应需注意加强防潮工作,水分超出14%~15%时,豆粒常常变软。大豆过夏的安全水分,因温度高低而异,在30℃时通常为12.5%,15℃时可增加到14%,8℃的时候可增加到17%

2.易丧失发芽率,保持发芽率的时间的长短与水分、温度、种皮颜色等因素有关。水分低、温度低,保持发芽率的时间较长;水分越高,温度越高,发芽率就丧失越快。

3.易浸油赤变,大豆水分高、温度高是导致浸油赤变的重要原因。

4.大豆含水量都由于水分活度的增长而增长,在水分活度较低时,平衡含水量增长较快;在中等水平水分活度区,增长势头放缓;在高水分活度时,平衡含水量又较快增长。

大豆水分都随储藏的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温度越高下降的越明显。温度越高,发芽率和氮可溶性指数下降越快;温度越高,脂肪酸值和霉菌量上升越快;相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含量越高,脂肪酸值和霉菌量上升越快。国产大豆样品夏季安全储藏水分为12%13%之间,进口大豆样品安全储藏水分为10%11%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