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几万美军挤在桥上撤退,无人搭理李奇微,不远处韩先楚望桥跺脚

 左右_逢源 2020-10-30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推进得最远、最靠南的是第三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变成了惊弓之鸟,拼命向南逃窜。志愿军一路追到三八线,战争又回到了起点。

摆在志愿军面前的问题是,要不要追过三八线,解放汉城?从政治和朝鲜的民心士气上说,自然是应该解放汉城,苏联驻朝鲜的大使也要求打过三八线,最好能把联合国军赶下海去,但是彭德怀不这样认为。

第二次战役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联合国军尤其是美军的主力尚存,空中优势反而因为战线南推,更得到了强化。白天完全是美军飞机的天下,志愿军根本无法集结和行军,连志愿军司令部都经常受到美机的威胁。

刚入朝时,全军有1300多辆运输车,现在只剩下300辆,其余的全部被炸毁。20多万大军的粮食和弹药只能靠人力运送,随着战线的南推,后勤补给线越来越长,很多一线部队已经开始缺吃少穿,弹药更是以缴获为主。

一线的将领对敌我两军之间的差距更是深有体会,美国人行军有卡车、吃饭有罐头、睡袋毯子管够,即使这样,仍然有很多美国军人在回忆录里叫苦连天,可中国军人有什么?

草鞋单衣、硬邦邦的干粮,能不能顶住朝鲜北方的严寒都是个问题,更别说还要打仗了。缴获的毛皮鞋、厚毯子都被志愿军当成宝贝一样珍藏起来,轻易不肯拿出来用。

为了追击敌军,志愿军连续行军数百公里,边攻击边前进,追到三八线时,部队已经十分疲劳,急需休整。但是,美国人打输了仗,口头上却不肯服软,一个劲地叫嚣三八线固若金汤。

为了戳穿美国人的牛皮,争取更有利的政治和军事态势,志愿军发起了第三次战役,目标就是突破三八线,夺取汉城。参战兵力为志愿军六个军加朝鲜人民军的三个军团,共30万人。

这时候,联骄狂的麦克阿瑟已经被撤职,换上了李奇微,这是一名优秀的职业军人,冷静而又富有观察力。他一上任便大力整顿美军的纪律,重新鼓舞士气,他一口气撤掉五名师长,换上更有活力的军官。

志愿军首先需要面对的是突破临津江,这条江很宽,敌人在江南岸布防,同时用火力控制着江北岸的空地。志愿军要越过好大的空地,才能渡江,这就带来了很大的危险性。

奉命作为全军先锋、突破临津江防线的是第39军116师。为了保证攻击的突然性,该师7500人和70门大炮利用黑夜提前潜伏在江北岸,等到攻击时,仅用五分钟便渡过临津江,突破敌军防线。

其他各路部队也先后强渡成功,向敌军纵深发展进攻。116师一路领先,推进到距离三八线一百多公里、差不多达到三七线的地方,成为全军之首。

志愿军的猛攻再次把联合国军的士气给打到了谷底,尤其是南韩军队只顾夺路而逃,即使是督战队也无法阻止他们。李奇微亲自冲上公路,想拦截住他们,可没有一个人搭理他,他们只想逃得离中国人越远越好。

李奇微眼见败局无法挽回,只好下令放弃汉城。为了保证美军第8集团军撤退,他命令宪兵封锁汉江大桥,只允许美军通过。宪兵问他,如果韩国老百姓要过江怎么办?

李奇微狰狞着说,先朝他们头上开枪示警,如果不停就直接向他们开枪。既然美国人是来“解放”他们的,那么必要时这样做也是正确的,没有比美国人的安全更重要的了。

此时,志愿军前线指挥韩先楚就在李奇微不远处看着汉江大桥,狠狠的剁了几下脚!眼看十几万美军挤在桥上慌忙撤退,唉,要是有一门大炮也好啊,可惜一门也没有。一炮一个准,大部分美军就不得不留在江北岸了。

志愿军的步兵太快了,他们能够突破敌人的阵地,能够翻越山脉和丛林,但是炮兵不行,尤其是75毫米口径以上的大炮,靠着牲畜和人力一点一点地往前拉,白天又不敢行动,等他们赶上来,真是黄花菜都凉了。

突破临津江后,志愿军各部队迂回穿插,包围了二十多股营级的美军部队。可美军凭借飞机、坦克、大炮固守阵地,志愿军没有火炮,干看着就是吃不掉。天亮后,美军增援部队赶过来,把这些被围的部队接应走,志愿军却毫无办法。

1951年1月4日,第39军进入汉城,完成了第三次战役的预定目标。不过,志愿军已经到了极限中的极限,再神勇的步兵也是会有极限的,我们缺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参考资料:《决战朝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