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刀法:细说切刀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提起篆刻刀法,自然要提两种刀法,但正如我前几天写文章提倡的一样,对于初学者来说,适合从切刀开始练起。

(两种刀法呈现在石面上的不同效果)

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我们已经说清楚了:

1、很多名家是从浙派的切刀开始学习的,比如赵之谦,比如吴昌硕,比如黄牧甫,比如齐白石,可以说,近现代的大师,最开始都是以切刀学习入门篆刻的;

2、切刀的刀程短,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易掌握;

3、切刀同样有丰富的刀法语言,足以表达丰富的印面效果。

既然要学切刀,总要把切刀这件事说清楚吧,于是今天就打总把有关切刀的事情一起说一说。

一、什么是切刀


切刀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在运刀的时候,轻轻用力将刀锋一角切入石内之后,再以入石的刀角为用力的支撑点,将部分刀刃强行压入印石,压得过程以推动刀杆做切割动作为刀法特征,它的运刀以一个切的动作完成为周期,它镌刻笔画的方法是,顺着笔画方向切进(刀杆前后小幅摆动),使刀锋一起一伏地切刻入石,迟涩前进,这种刻法刻成一个线条是由多次刀锋的起伏来完成的(即多次运刀动作)

(切刀的刀法示意图)

也就是说,要刻出来一个线条,如果用冲刀法,就可能一切下去,就完成了,例如齐白石的单刀冲法,而如果用切刀,则必然会有多刀完成,因为,切刀的特征是每次切出一个不大于刀刃宽度的刻痕,那么,大部分笔画线条都长于刀刃的宽度就导致,要完成一个笔画,需要两刀以上的切刀镌刻,在刀与刀之间的刀刃起落间,后一切往往会偏离前一切刀刃的方向,造成两刀因为方向不一而形成的不同的刀刃与线条的夹角,这种夹角在多次运用切刀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线条的滞涩感和苍茫感,因为切刀运刀的刀程短,其运刀风格是细腻含蓄的,但因为上述刀刃与线条之间不断形成的夹角的存在,用切刀切出来的线条又是苍浑、古拙和迟涩的,这与冲刀大刀阔斧的运刀,而表现出来的线条却是温和、光洁和爽利正好形成对比。

对于线条的刻画中,因为切刀的刀程短(就是一切的长度),因此,相对较易控制,一个长笔画线条,如果用切来来镌刻,一个较认真的人,不必通过更多的练习就可以完成。

赵之谦的好友,著名的印学理论家魏锡曾在他的论印诗里提到浙派宗师丁敬的刀法时说:“朱文启钝丁,行刀细如掐。”这个“掐”字很形象,像用指甲在石头上一点一点的刺入和切断出来的线条,可以说,丁敬的线条,就是他用刀一点一点地“掐”出来的,连续而密集。

(丁敬刻“西湖禅和”)

我们在论坛和群里,经常听一些篆刻人说“又挖了一方”这里的“挖”字也很形象,与“掐”字有类同处,不管是用冲刀挖还是用切刀挖,都是一点点将需要去掉的石材去掉完成线条的刻画的。只是切刀更加细碎,而冲刀连续性更强。

二、切刀的起源以及相关的流派影响


切刀的创始人是明末的朱简,他的风格来源于他对所处的时代总体刀法的创新,在他之前,文彭、何震们的刀法是猛利的长冲刀,长程冲刀是长驱直入的,是雄健爽利的,到了朱简这里,他主动将刀法改为细腻的碎切刀,碎切徐进的刀法是用数刀连续成一个笔画,这自然是一波三折的,是滞涩稚拙的。何震们的流畅之美,到了朱简这里换成了凝涩之美。虽然没有了爽利感,但却使线条在苍茫之中有了更多的回味,使线条意向的语言由直白转向了含蓄。

(朱简刻“又重之以修能”)

显然,苍茫、稚拙是古意森森的,这正是篆刻要追求的“金石味”的主要审美追求,于是,到了清代,朱简这种切刀刻印的方法为丁敬继承发展下来,并发扬光大。丁敬不但是继承朱简,更重要是发展,他在朱简的细切徐进基础上,增强了刀势起伏的幅度,增加了刀刃顿切的力度,使切刀成为刀法完备的刀法体系,从而开创了风靡中国印坛两百多年的浙派。

(丁敬刻“梁启心印”)

丁敬的刀法特征就是切刀,但是他的朱文印和白文印的切刀方法并不完全一样,我们看这两方印:

(丁敬刻“诗正”)

(丁敬刻“岭上白云”及边款)

似乎都是元朱文风格的,但丁敬却不求线条的温润光洁,他以刀尖入石之后,轻切徐进,不断顿切,形成线条边缘的毛涩感觉,这样刻出来的线条,虽有些许剥蚀,但却不损坏线条整体形态,有的地方笔断而意连,顺畅之中微带凝滞,线条的力感反到增加了,笔韵刀趣相得益彰。

丁敬的白文印也有白文印的独特刀法特征,如:

(丁敬刻“下调无人采高心又被瞋不知时俗意教我若为人”)

这是一方汉印章法的白文印,但他却决不追求汉印的铸印光洁,而是以切刀法完成印面,笔画间刀锋交错,故意形成波磔起伏,由此构成强烈的金石气息。

丁敬创立的浙派是有一大部分著名印人组成的,大家可以找来西泠四家,或者西泠八家的印,一家一家地看去,充分体会切刀的刀趣。

三、切刀丰富的刀法语言


1、切刀照样可表现出来笔墨意味

有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切刀的特长在于表达金石味,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强调过切刀的刀法特征更有利于表达金石味,其实,切刀同样也可以用于表达笔墨意味,毕竟,切刀创始人朱简大师最初创造切刀的目的就是为了“刀法者,所以传笔法也”。

我们来看看朱简大师的作品:

(朱简刻“冯梦祯印”)

这是朱简的一方朱文印,我们看印中的冯字的“马部,右边一竖尾部的圆点,祯子”示“部二横的尾部,”印“字头部小爪的弧笔以及尾部留出的刀痕,都是基于书法意味下的篆法的刀法组合特征,朱简大师这样做刀法处理,都是为了在印中保留笔墨意味。再看白文印:

(朱简刻”汤显祖印“)

注意看汤字水旁的下部处理,留下明显的书法中藏锋护尾的痕迹,再看”印“字的三个爪子的处理,祖字且字部下横的处理,都是基于书法笔墨味出发的。

2、切刀并不代表刻印慢

另一个误解是,学冲刀的刻印就快,而学切刀的刻印就慢,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查丁敬的边款,会发现这样的印款:

(丁敬刻”汪彭寿静甫印“及边款)

(丁敬刻“徐观海印”)

”汪彭寿静甫印“边款里写道:“倾刻而就,犹劲风之扫薄霭也。”徐观海印“的边款里也有类似的句子:“倾刻而成,如劲风之扫轻云也。”这些说明,丁敬在刻这些印章的时候,刻得很快,虽是切刀,一刀接一刀,节奏紧密之后,也同样可以“顷刻而就”。

虽然治印快慢并不代表一个人治印水平的高低,但很多学篆刻的朋友还是希望自己刻印能快出作品,因此不愿从切刀入手,相信丁敬还是有点说服力的。

3、切刀照样可以刻元朱文

当今的印坛,学元朱文的印人极多,似乎刻不了元朱文的刀法就不是好的刀法,而切刀因为他更多用于表达金石味,而元朱文的圆润笔意并不适合切刀来表现,这其实也是一个误解。

除了我们上述的丁敬的元朱文作品外,近代元朱文大师中王福庵一路的印人,因为其发源浙派,其刀法也是基于切刀的,我们看他们的作品特征就是线条不光洁、刀痕满满,但整体上却又圆润可观,这跟丁敬的作法是一致的。比如:

(王福庵刻“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王福庵刻“壮志逐年衰”)

显然,在这些作品里,元朱文的温润流畅体现的非常充分。细看,那每个线条边缘,又都是由细切刀切出的刀痕。所以,要刻元朱文,最要紧的还是把小篆书法好好练一下,至于你是用冲刀还是用切刀,并不是关键。

(【老李刻堂】之13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