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精密进近的研讨总结

 FSA12620 2020-10-30

    最近东北盲降校飞,非精密进近比较多。众所周知,非精密进近出差错的概率要远大于我们常常飞的精密进近。

    为了提高大家对于非精密进近的熟悉度。降低非精密进近带来的偏差事件。

    昨天卢成满教员在中队做了一个非精密进近的研讨讲座。总结了一些非精密进近时候需要注意的要点和经验。我觉得受益匪浅,在这里把卢队的经验和要点总结如下,里面穿插了一些手册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如果有疏漏,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或者更好的经验或方法,也欢迎大家共同讨论分享,共同提高。

~~~~~~~~这是分割线~~~~~~~~

经验总结如下:

1,做一张简图。

 简图是这篇文章的灵魂。  

       ~O(∩_∩)O~

这张简图,把你要做的程序尽量列出来。按照规划好的程序从容下降,防止因为不熟练,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打断思路后造成的错忘漏。胸有成竹,按图索骥。图上,把放轮放襟翼,下降时机标注出来的同时,也是PFPM的有效沟通,防止因为后续沟通不畅,造成误解引发错误,扰乱正常CRM。同时,双方对于各个节点的时机有了共同规划,真的碰到了偏差疏漏也能做到相互提醒。

2,早放轮,完成检查单,解放PM。

   手册上写的放轮时机是:接近FAF(约2-3NM)选择放下起落架和襟翼15

   我们给自己留点裕度,也就是说,根据剖面,合适的话,在第一个下降点前,大约3海里,建立着陆形态,完成着陆检查单,这样,就能PM解放出来,两个人精力放在下降剖面的保持上,共同完成一个相对完美的进近。

3,FAF之前的下降率,尽量用1000,平飞截获。

    平飞截获,能得一个高度保持的机会,调下一高度。这样,给自己留了一个时间裕度,从而能够保证程序的从容不迫。

4,心算方法要简单实用。

    米制高度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与图上的DME距离做比对,有规律可循。简单实用。

5,简令时候,CDU里面,高度,速度要检查核对好。

6,各种备用程序要有预想。

   盲降,要设想万一盲降不工作后续的处理办法,同样,非精密进近,如果导航台不工作,心里有没有一个备选方案,高距比的换算,大概高距比的判心中要有数。

7,目视之后,不要急于重置指引。

   指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方向,一个是垂直下降率。

    如果是正常进近,方向应该一般对着跑道。非精密进近,可能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偏置,方向如果有偏的话,可以看进行一个修正。

    如果前面你是在一个正常的下降剖面,你的下降率应该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样,指引可以在垂直剖面上,还能给你一个引导,让你作为基准下降率参考,帮助你在目测点看的还不算太清楚的情况下,保持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下降剖面。

8,有了偏差不要急于马上脱开,合理利用自动设备。

    高了,低了,可以用自动驾驶结合VS来作一定的修正,防止突然粗猛的修正动作引起不合适的警告。

9,常见的问题,修正不还原。

    比如今天的基准下降率,算的是800,但是你保持800的下降率,飞机走了高线,有可能是因为风向风速或者温度等外界原因造成的,你修正到了正常剖面时候,要对后期基准下降率有一个预期,有修正有还原,做到下降剖面的合理规划。

10,复飞高度的调定非精密,VSVNAV,对于复飞高度的调定,要求是不同的。

    用VS五边进近,复飞高度的调定时机是MDA以上大约300英尺。

    用LNAV/VNAV进行的类精密进近,复飞高度的调定是飞机五边稳定在VNAV PATH上,飞机实际高度在复飞高度以下至少300英尺,即可调定复飞高度。

11,最低下降高的调定。手册原话编写如下:

    接近切入航向,选择襟翼 5 并确保 LNAV 或其它合适的横滚方式预位或接通。

接近 FAF(约 2NM)时选择起落架放下和襟翼 15,并调节速度。

MCP 高度窗设置第一个中间高度限制,或如不存在高度限制,则设置 MDAH)。注: 如果高度限制不是在整 100 英尺增量,将 MCP 高度调到高度限制或者 MDAH)以上最接近的 100 英尺增量。

**调第一个中间高度限制或 MDA(H)。满足当前的限制后,可在接通高度保持之前调下一个限制以获得连续的下降航径。如果高度不是以 00结尾,比如 1820,则把 MCP 高度窗调到限制之上最近的 100 英尺增量。如 1820 设置为 1900

12,VDP的快速算法。

    插值法比较好算。

下面的举例子说明。哈尔滨,DME 3海里,对应的高度是1010英尺。

我们mcp面板要调的高度,是820,向上取整也就是900。从1010下到900

1010-900=110ft。我们三度下滑,下110ft,大约是0.33海里,按0.3来算。

3-0.3=2.7.

得出VDP大约是2.7

这个是比较快捷的方法,传统的按照跑到头距离,再修正跑到头与测距台距离差的那种传统方法固然也是可用的,只是比较繁琐。计算起来相对比较麻烦。

13,设备的合理使用,现在飞机比较先进,合理使用VSD下降剖面。可以很大程度减轻工作量,下降率的调整,也比较直观。推荐使用。(使用时候确保气压基准面调制正确,场压机场不要使用)

最后举例说明

拿哈尔滨的来举例子。

哈尔滨05 VOR 进近如图。(LOC或NDB同理)

D-ATIS 127.4  机场标高 457ft

870420052       052   870420

刹车选3

FIX112.5 HRB

定位点距离圈的打点:052/9.0  232/5.9  VDP 2.7

需要注意点有:

下降剖面的定制

放轮的时机

调下一高度的时机

MCP最低下降高的调定

开始下降的时机

基准下降率的估算

复飞高度的调定时机

复飞后程序的梳理。

哈尔滨05号VOR。

     看到了进近图,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进近图,把我们上面总结出来的经验,花上几分钟,一一对应,画出属于自己的一张简图,包含预期的下降剖面和我们进近程序动作的流程图。

图例如下:

    非精密进近,飞的基本就是一个程序和心态。

    每一个预计的非精密进近,花上五分钟,找张纸,或者是飞机上的清洁袋,把剖面画一下,程序标注出来,两个人把基本程序沟通一下。

    这样,你把图列出来了,基本相当于你们两个人已经把进近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这样,进近的时候,两个人就会比较从容,再加上图上直观的标注,相当于一个流水线上的机器。按照设定好的图纸,一步一步把程序走完,最终,引导你完美落地。

最后,祝大家都起落安妥。快乐每一天。

                                          波音一中队  贾昱

                                               2018.8.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