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诠释

 直尾昂述 2020-10-30

学科诠释

无极而太极

太极

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变化无穷

这种阐述

虽然详尽

但过于抽象

也过于概括

理解起来

比较困难

以下不同学科

角度进行解析

数学:

二进制的发现,直接导致了

电子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发明

并让计算机

得到迅速普及

进入各行各业

成为人类

生活和生产

的重要工具

二进制

实质通过

两个数字

“0”和“1”

描述事件

生产、生活

等许多领域

通过计算机

来去虚拟地

描述现实中

存在的事件

通过给定的

条件和参数

模拟事件

变化规律

二进制的计算机

几乎就是万能的

能将现实世界完美复制

并能根据给定的条件

模拟在现实世界

难以实现的

各种实验

但是,不论计算机,能够给我们

如何多变、如何完美、如何复杂

的画面

其本源,也只是

简单的,“0”和“1”

“0”和“1”

在计算机中

通过不同的

组合与再组合

模拟出一个

纷繁复杂

包罗万象

虚拟世界

阴阳是,构成世界,的基础

不断使用阴阳

组合和再组合

来去描述

世界万物

变化规律

八卦

利用二进制

对阴阳概念

进行了置换

用“阴”来表示“0”

用“阳”来表示“1”

数的二进制就等同于

自然界的“阴”和“阳”

即就是

自然界存在的

两种对立统一

的两种“能量”

同样是二进制

同样是阴阳

既然二进制

的“0”和“1”

通过计算机里

能够创造出一个

虚拟纷繁的世界

自然界的阴阳

为什么就不能够形成

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

当然能

因为自然界中

现实存在着的

阴阳两种能量

就是

计算机世界中

虚拟的二进制

自然界的“阴阳”能量

就像“二进制”一样

真实地构成了

纷繁复杂的

“万有”世界

区别在于自然界的“阴阳”

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两种“阴阳”能量

存在着各自的

特性和规律

并不断地

相互作用和影响

计算机中的“0”和“1”

只能按照我们人类

给定的条件来运行

不能体现,现实世界

阴阳能量,对立统一的特性

不能完全,复制现实世界中

“阴”和“阳”的全部特征和规律

《易经》所有的“卦”

都是由,“阴爻”和“阳爻”

两种爻,构成的

“阴阳爻”不但继承了

自然界“阴阳”的符号

同时还复制了自然界

阴阳能量对立统一的规律

并通过阴阳、五行、干支

等文字符号以及

“卦”的图形符号

模拟了阴阳能量

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虽然它不能

像计算机一样

形象地、切实地

给人们一种感性认识

但能抽象地

通过阴阳的

变化规律和

朴素的符号

来告诉我们

现实世界“万有”

的存在和演化规律

所以自然世界的“阴”“阳”

作为基础切实地造就了

复杂的现实世界

计算机的

“0”和“1”

形象地模拟

现实世界的

一切现象

易学的“卦”和“阴阳爻”抽象地揭示了

自然界存在的,事件和其变化规律

“一阴一阳之谓道”

另外,阴阳就是

在同一个属概念

“对立统一(全集U)”

之下的两个种概念

“阴(集X)和阳(集Y)”

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

阴阳内涵

互相否定

一个概念“阴集”

肯定阴的属性

否定阳的属性

另一个概念“阳集”

以否定阴概念

所肯定的属性

而肯定“阳”的属性

阴阳的外延

互相排斥(X∩Y=0)

而又互补(X∪Y=U=1,1-Y=X)

其总和等于它们

最邻近的属概念

(对立统一整体)的外延

即两个种概念阴阳外延的

和或并(X+Y=X∪Y=U)

医学:

易以道阴阳

阴阳五行

易学基础

中医基础

中医强调

人体整体性

将整体分为

对立统一的

两个属性

阴阳

生病由于,阴阳失衡

治病帮助,调节阴阳

使其达到,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自然健康

表里、寒热、虚实

都是疾病过程之中

所表现出的一组组

既对立而又统一的

正反现象——阴阳

从每组正反两方面

对立的意义来去说:

表证、热证、实证

可归属于阳证范畴

里证、寒证、虚证

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

阴阳八纲总纲

一切的病证,都可归为

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

阴证:

面色暗淡,精神萎靡

身倦肢冷,气短懒言

口不渴,尿清便溏

舌淡,脉沉细无力

阳证:

面红身热

神烦气粗

声大多言

口渴饮冷

尿赤便干

舌苔发黄

脉数有力

此外

临床上还有:

阴虚和阳虚

亡阴和亡阳

阴虚:

由于阴液不足

“阴虚生内热”

主证为:

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

口燥咽干,尿少而黄

大便秘结,舌红无苔

脉细浮有力

重取则无脉

阳虚:

由于阳气不足

“阳虚则生寒”

主证为:

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

小便清长,夜间尿多,大便溏薄,

苔色发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亡阴:

烦躁不安,口渴欲饮,

气喘,汗出如油而热,

四肢温和,舌红而干,

脉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

亡阳:

冷汗出,恶寒,

手足厥冷,气息微弱,

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

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五行相生相克

阴阳平衡

调理手段

肺属于金

“皮毛”和“鼻”

亦属于金;

肝属于木

肝主筋和

肝开窍于目的

“筋”和“目”

亦属于木

肾属于水

“骨”和

“耳”、“二阴”

亦属于水

心属于火

“脉”和“舌”

亦属于火

脾属于土

“肉”和“口”

亦属于土

中医会根据

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

的方式来调节

人体阴阳平衡

实现整体健康

虽然我们现代人

还不能完全理解

阴阳五行的本质

但我们能根据

阴阳五行调和

带来健康

减少疾病

西医仅从解剖学的角度

通过看到的事物和现象

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理论

自己不能理解这种

高级的知识和理论

就认为是垃圾

就认为应抛弃

现代易学

真正务实

易学探索

而非靠着

易学大树

冒名大师

算命骗钱

中国医学

(包括针灸和筋络学)

必将领导世界医学的潮流

医学应用:

在中医学

理论体系

处处体现

阴阳思想

阴阳学说

阐释人体

组织结构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

诊断治疗

表里、寒热、虚实

都是疾病过程所表现的

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

的正反现象

正反现象

阴阳概括

阴证:

面色暗淡,精神萎靡,

身倦肢冷,气短懒言,

口不渴,尿清便溏,

舌淡,脉沉细无力

阳证:

面红身热,神烦气粗,

声大多言,口渴饮冷,

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

临床上还有

阴虚和阳虚

亡阴和亡阳

病证名称

都有阴阳

实质都是

虚证为主

应属阴证

阴虚:

由于阴液不足

“阴虚生内热”

主证为:

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

口燥咽干,尿少而黄,

大便秘结,舌红无苔,

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阳虚:

由于阳气不足

“阳虚则生寒”

主证为:

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

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

舌质淡,脉细无力

亡阳:

冷汗出,恶寒,

手足厥冷,

气息微弱,

喜热饮,

舌淡,

脉微欲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