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现代刻字艺术的审美元素——巩遵胜

 新用户0018DMHe 2020-10-30

摘要:中国现代刻字艺术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产生数量可观的刻字佳作。我们知道在推崇现代刻字艺术的国家中,以中、日、韩三国最具代表性,但由于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审美趣味、艺术家文化和道德素养及生存状况等条件制约,各国的艺术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审美取向。艺术的发展就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但现代刻字艺术刚刚兴起几十年,让很多涉足于这门艺术的创作者迷茫。因其涉及到构成、雕刻工艺等艺术元素,所以使很多人乱了方寸,在众多审美元素中踱步徘徊,不知该何去何从。本文试图在主题、构成、意境等方面探讨一下现代刻字艺术的审美元素。

关键词:审美   主题   构成  意境

引言:提及刻字人们很容易把目光投向那久远的年代,甲骨文便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石鼓文、金文、碑刻的出现更是深深地将刻字文化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些久远的刻字作品,千百年后成为后人研习书法的重要范本,它们的不可或缺缘于其散发的强大而独特的艺术魅力。时至今日,刻字艺术已经进入一个推陈出新的时代,现代刻字艺术的审美元素包括:主题、构成意境等等。由于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人们的思维在一次次的冲击碰撞中变得愈加活泼和多变,逐渐以一种全方位的审美视角重新审视当代生活。现代刻字艺术的真正发展,也不过是近几十年,但是由于其新的审美元素,其展示的生命力是极其旺盛的,发展的速度飞快,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作者:巩遵胜

一、现代刻字艺术的主题性

现代刻字艺术家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刻字语言的传达方式,新的审美语境必定催生新的审美元素。主题创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精英意识,主流意识,忧患意识等,构成了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作为创作能力,体现着作者以艺术与人生的价值追求,在创作中发现和探索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及艺术真理的显现方式。作为作者思想高度和心灵境界的展现,则是作者学识修养对社会、人生进步规律与艺术发展规律相融通、升华的体现。是艺术自觉、文化自觉、价值理性自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许嘉璐曾强调:“文化振兴须‘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在执政者与文化精英耳。”深切的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不仅仅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同时也是艺术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文化,提高国家艺术创新能力,刻字艺术也必将沐浴在这阳光灿烂的社会环境中。

主题创作的成果反映了现代刻字艺术中创作主体的思想素质、艺术修养在不断提高。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缺乏深刻理解,一些人讳言主题创作,以为艺术应该淡出政治远离现实,应该走纯艺术化的道路,于是在艺术创作中尤其是绘画、书法创作中,便出现了一些从形式到内容都极为颓废无聊的“作品”,什么波普、行为、装置、概念、偶发等等,统统打着艺术的旗号,消解艺术,以假恶丑取代真善美,一些胡涂乱抹打着“现代”的旗号,进行着破坏的勾当。

现代刻字艺术中的主题创作或曰主题刻字,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对字形字义的图像化阐释。有“门”字的成语,便将门字设计为门形;有“舟”子的成语,便会图示为船形;有“雨”字的内容,便将雨字内弄成一堆点的形状;有“水”字的必用天蓝、湖蓝;有“日”字则多见橘红、朱红……。还有就是直白的表现社会现实与时事。有些重大题材的作品往往也是思路不能打开,构图不能深化,如歌颂奥运必定是五环高悬;汶川抗震不离血染巨石,如此等等,同样缺乏深度与新意。刻字的三维视觉空间与材质、形式、装潢以及表现手法,从诸方面对主题叙事给予了更多的物质支持与语言保证,使主体创作主旨突出,语意显豁,承载了更多的信息量,能与所指相得益彰。正是源于刻字文化符号与物质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丰富性、兼容性,使得夸张、隐喻、象征、抽象、具象等艺术表现手法的选择更为自由,表现更具深度与广度,从而使主题刻字不仅仅具有个性的表现与张扬,还是一种集体承载与意义扩展,从而更具社会学意义。我们不想夸大主题刻字的社会功能与艺术载荷,同时我们不能轻视主题刻字的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

二、现代刻字艺术的构成美

现代刻字的构成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基础概念,自其诞生起就奉行“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念。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构成本身就是一个非纯艺术的概念,这或许也正是现代刻字艺术非常容易滑向装饰化、工艺化的原因。但不可回避的是,构成确实又是体现现代刻字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使现代刻字艺术从传统刻字中彻底分离出来,展现出现代美的关键要素。如何把握好这一审美要素,即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又不使其过多的流露出“技术”化的倾向,是刻字创作者应当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大致说来,把握构成之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平面构成

现代刻字艺术的母体是书法,书法作为刻字艺术的主题和支柱,支撑起刻字艺术的天地。同时现代刻字艺术又具有其不同于书法艺术的特点,因而形成了独立的形式语言和美学风格。

原始先民在陶器上刻画的符号,线条已具备了书法的意味,天真朴拙。商周时代的甲骨文是以刀代笔刻画出来的作品,线条以方直为主,劲挺明快。以铜浇铸而成的青铜金文,书法线条遒劲朴厚,结体天真烂漫。秦汉以后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普遍被采用。毛笔使用狼毫等兽毛制成,具有尖、齐、圆、健的特点,可以产生刚健、凝重、遒婉、秀逸、流利的不同审美效果。毛笔书法又会产生墨色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使书法具有墨韵。书法与刻字具有内在的共通性,书法的基本规律和形式特点,为刻字艺术奠定基础。

中国书法中真草隶篆等不同书体,各具特色,均可以移用于现代刻字中。仅以篆书为例,篆书是中国最早的一种书体,因具有象形特点而富于装饰性和绘画性,是现代刻字艺术中使用率较高的书体之一。篆书字体均匀整齐,结体端庄平正,笔画圆劲婉通,含蓄古雅,这些特点均可以运用到刻字中。传统篆书虽本身具有很强的美感,但当把它作为刻字的组成部分时,则必须进行“再创造”。应进行章法的重构、字形的变形、笔画的适形重构等。如传统篆书章法布局整齐,疏密均匀,而在刻字中则应求参差变化;篆书字形体势均匀对称、整齐规矩,而在刻字艺术中则可以使某些偏旁部首变形,随势生姿;篆书在笔画上粗细均匀,但在刻字中则可粗细夸张对比,构成生动的美感效果。在历届刻字展上,书写性好、有一定书法造诣的作品始终占主流。王志安的《石鼓印象之四》 (1)将篆书的变化运用的恰到好处,字体变型夸张却又一目了然。李文宝的《无》图2),大字粗狂厚重,小字爽劲秀丽,其书法的线条美和结体美尽显其中。

图1 王志安 《石鼓印象之四》

图2 李文宝 《无》

中国现代刻字二十多年的经历证明,现代刻字的发展与创新坚守书法艺术的本体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数届刻字艺术展评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大家对此已形成共识。“刻字作品应该多一些书法味,线条的韵味借助背景的处理和刀法的表现等手段再现汉字书法的魅力。(李洪义语)”刘灿明先生也认为:“刻字的一切游戏规则必须符合书法的审美,书法创作的水平要有一定的高度,如果一味的美术化,不属书法范畴。”李庶民先生说的更明白:“汉字书法是中国现代刻字艺术的底线,书法诸体各有其不同的变化和宽容度,一旦超越了其限度,便会走向异化。”聂成文先生也强调刻字应该“靠书法再近一点”。这就要求刻字作者第一要务是要把字写好,要有较高的书写水平和较好的书法修养。

现代刻字是书法的再创作,书法又是创作的主要元素,那么书法水平必然是评判一件作品的重要标准。在历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的评审中,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把“书法”作为现代刻字艺术的一项重要审美标准。中国书协要求刻字以书法为第一媒体进行艺术创作,全国历届刻字展都要求作者一定要自书自刻,还要寄一幅书法作品参加初评,以观其书法水平如何。由此可见刻字创作对书法的重视程度,这对现代刻字艺术坚守书法的底线也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这也使得书刻界拥有了众多的在全国有影响的书法家,如吴东民、王志安、王步强、孙璘、李文宝等,可以说数不胜数。

现代刻字构图中,成功的图形创意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激发大众的视觉兴趣,给人的视觉冲击力要远远优于文字。注重刻字作品的构图,是时代审美的需要,也是对现代刻字的创新与追求。因为现代刻字构图方法涉猎的范围很广,涵盖了文字语言符号、造型艺术、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知识。作为当代刻字作者,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再通过创新思维,将各种表面上看来毫不相干的事物,经过艺术设计,才能创造出精彩的现代刻字作品。纵观历届现代刻字展,好的刻字作品,都以主题鲜明,构图独特,内涵丰富而取胜。因此,构图设计,不仅是所有现代刻字作者创作的必经程序,也是一件作品成败优劣的关键。无论是抽象的刻字构图,还是具相的刻字构图,当它被运用到现代刻字作品的时候,它就背负起了传递艺术信息的任务。直观的刻字图形能在瞬间将他所携带的艺术信息传递出来,比文字更形象、更具体、更直接,拥有“一图抵万言”的传播效能,能在没有文字注释的情况下,通过视觉语言进行无声的沟通交流,给人们留下完整、深刻、强烈的艺术印象。

现代刻字构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造型直观、明确清晰。主题突出,引导观众产生正确的联想。在构图中注意取舍,把复杂的意念浓缩到相对单纯的图形中。现代刻字构图的基本特点就是根据线条的抽象性,通过文字的表象,去发掘其构图中所携带的内在含义,勾画出与人们社会生活实践中所感受到的东西相同、相连的图式,就能从抽象的图形中获得美。成功的构图作品往往同时具备双重甚至多重的含义,它能给人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使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就像齐白石的画在“似与不似之间”表达了其抽象中的艺术性。王志安的刻字作品《石鼓印象之四》(图3)构图十分紧凑,把篆书“车”字进行夸张变形,看似模糊,实则清新明了,主题明确使人眼前一亮并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

 图3 王志安 《石鼓印象之四》

中国现代刻字面对日本刻字模式和韩国刻字模式,以汲古熔今的创作态度,走向时代,走向多元,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刻字艺术发展道路。人们对每届现代刻字展都有一种新的期盼,现代刻字中的构图无疑是最令人关注的,也成为历届刻字展的焦点和亮点,构图新奇也成为当代刻坛上的审美追求。美的刻字构图是人们的心里产生愉悦感,而失败的构图会给人们一种视觉反感,从而无法接受图形中携带的创意信息。因此,要遵循艺术审美法则,根据主题进行图形设计,借用书法元素、色彩元素、刀法元素等,突出现代刻字构图的语言形式,创造出美的图形。

(二)立体构成

现代刻字艺术是以木质板材为主要材质,使用刻刀进行加工,以书法为主体,运用木材的肌理和恰当的刀法表现书法的线条。不同的创作工具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感,如毛笔书法创作,一波三折、提按顿挫、轻重肥瘦、徐疾曲直等丰富的笔墨效果,都是一管柔毫的作用;再如篆刻,或斩钉截铁、或光洁匀净、或浑朴不雕的金石气息,则有赖于刀具的功效。作为现代刻字艺术,最重要的工具是刀,所以要通过刀法美来烘托书法美。传统的刻字之所以不能称其为艺术,或者不能称之为独立的艺术,则是因为它完全是书法的附庸,只忠实的表现书法的意味,而对镌刻的意味一再掩饰,看不到刀法美的艺术表现。

在现代刻字艺术中,用刀的轻、重、疾、徐,刚、柔,或是大刀阔斧、劲力奔放的豪爽风格;或是精雕细琢、精巧细致的柔美风格,这些刀法的运用最终都刻出有独特美感的木质“线条”。李泽厚说:“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技巧和力量,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成为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而这种“灵魂”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的体现。这种艺术风格源于艺术家的审美感受、情感体验的结晶。换言之,这种刀法的风格也就是书法用笔的风格,篆刻刀法的采用以及其他传统书刻方法的借鉴。

现代刻字的雕刻方式不外乎阴刻与阳刻两种。另外现代刻字注重处理底子和字的肌理,这也是现代刻字刀法运用到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除了在现成的书法和篆刻的资源中获得营养,也可以直接取法于自然,在作品中体现某种自然美的气势和韵致。而这种从自然获取的“灵感”也时常与艺术家的审美取向、人的气质风度、人格精神相联系。王步强的刻字作品《九思》(图4)刀法运用娴熟,将板材进行分割,文字大小错落,刀痕清新简洁。文字的叠压清晰简约,前后关系清晰自然、层次分明、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王步强的刻字作品《九思》图4

(三)色彩构成

康定斯基说:“色彩直接影响心灵。色彩宛如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犹如绷着许多根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的按触每一个琴键,在心灵中激起颤动。由此可见,色彩的和谐必须最终依赖于人的心灵有目的的弹奏,这是内心需要的一个指导原则。”在现代刻字作品中,色彩的呈现已成为一个复杂深刻的课题了,色彩展现情调,犹如线条传达基调,有着丰富的、多层次的美感。

书法以黑白两色延续几千年,持久恒常。相较而言,现代刻字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与书法迥异的审美取向,其中包括书法的大量运用。通过色彩我们不仅看到世界缤纷斑斓的一面、体验激烈别致的视觉盛宴,更重要的是,通过色彩的应用与调和,我们体验到刻字艺术家丰富跳跃的心灵与神思。因此,色彩的运用,是一系列心理感觉的体现,艺术家选择何种色调来调节作品、渲染作品与其当下的心理体验与情感波动契合无痕。色彩:在视觉中是最具感情化的元素他,它不像线条那般抽象,要通过感性思维和理性思考的交织,最终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它能在欣赏者目击的瞬间,就能唤起欣赏者的注意与情感共鸣的效果。同时,色彩又是艺术家情感中对某种文化隐喻的外显因素。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和情感传达方式都与色彩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王志安的刻字作品《锻造》(图5)色彩运用炉火纯青,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色彩的明暗变化强烈突出层次分明,强化突出了主题。

 王志安的刻字作品《锻造》图5

因此,面对一件优秀的刻字作品,除了欣赏其雄厚苍劲、细腻婉约的线条,除了体味博大宽阔、精思清雅的神韵,色彩元素的咀嚼也是一道不能忽略的程序。现代刻字艺术的色彩,把“虚与实、动于静、情与景、意与境、冷与热以及疏密、张弛、隐显、多少、大小、内外、繁简等特性透视自然地一面镜子”反应到作品中去,把作品的客观性与艺术表现的主观性协调起来,使其具备社会欣赏价值,这是所有创作者的愿望。

三、现代刻字艺术的意境之美

现代刻字作品所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取决于创作主体所具有的艺术境界,而创作主体的艺术境界是其哲学思想、人格魅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等综合能力的展现,是人生境界的艺术化。艺术品的创作,即时艺术家生命能力的显现,有何等程度的修养,便有何等程度的境界,也就便有何等程度的艺术创作水平。故我们往往能于作品格调的高下、清浊、雅俗等判断作者的艺术水平。要提高个人创作的档次,便要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审美修养、思想修养、人格修养等,然后形成一种综合的创造能力。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谈到:“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玩赏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是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但艺术境界的实现,“依赖艺术家平时的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活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月)也就是说,他是艺术家长期多方面修养积累在艺术灵感来临之际的结晶。

对现代刻字艺术而言,优秀的刻字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意境是让欣赏者赞叹不已的,它不是刻字作品外在形态所能承载的,而是由主题、构图、刀法、色彩等因素综合诱发出来的。欣赏者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进入某种妙不可言的审美境界,产生“无形之象,无声之音”的超然感受。所以“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力求创造出最富于寓意性和启发性的艺术形象,使欣赏者去获得联想生发的广阔天地。”王步强的现代刻字作品《水天一色》(图6)将书法、构图、刀法、色彩合理的组合运用,营造出水天相接、浩渺、旷远的景象,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在尺寸有限的板材上展现出无限深远的意境,是现代刻字艺术意境美的典型代表。

 王步强的现代刻字作品《水天一色》图6

结语:

中国的现代刻字艺术蓬勃发展,归根结底是内涵深厚的母体文化作为支撑。首先,中国是书法的发源地。它的渊源、它的气魄无不显示着古老文明的巨大蕴藏和无限的包容力。是刻字艺术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其次,中国哲学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善于法象天地思接宇宙,艺术的灵感就从俯仰天地的关照中喷涌而出。现代刻字对多种艺术借鉴的综合性,使之在审美取向上是多元化的。三维的拓展、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把现代刻字艺术的阴阳刀法、色彩表现、文字的疏密组合和书法的笔意相结合,完成传统审美向现代视觉要求的转换。优秀的创意都需要审美主题发挥其能动性,艺术创造者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是需要文化修养来培养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3]: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王步强《王志安的现代刻字与书法创作》,《中国书法》2001年第9期。

[6]:李庶民《现代刻字艺术中的构成实践》,中国刻字艺术网。

[7]:《第八届刻全国刻字艺术展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8]:《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

[9]: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