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吃32斤肉?短面熊最重1.5吨,单挑恐狼群,从剑齿虎口中夺食

 雪灵谷 2020-10-30

距今200万年前的冰川时期,美洲大陆上生活着一种掠食猛兽——短面熊。短面熊的体型庞大,既是熊科中的强者,也是顶级掠食者,还被誉为“陆地霸主”。短面熊早已灭绝,科学家只能通过化石进行研究分析。

短面熊属于熊科、眼镜熊亚科,又分为巨型短面熊、倭短面熊。短面熊到底有多强大?在面对剑齿虎、恐狼、美洲拟狮等凶悍猛兽时,会如何应对?

01最重1.5吨,站起来高4.8米,堪称“熊中巨人”

在美洲大陆上,庞大的体型是短面熊的优势,有时候仗着体型就能吓跑其他猎食者。据考古资料显示,成年短面熊平均体重大约900公斤,背部高约1.8米,站立起来高约3.6米,堪称“熊中巨人”。在北美发现的最大的短面熊化石站立时高达4.8米,体重达到1.5吨。

虽然身躯雄壮,但胸腔较窄,四肢也出奇的修长,让它可以大步流星地直线行走,而不会像今天的熊走路蹒跚。跑起来速度更快,动作更敏捷,而且耐力好。

从短面熊的头骨化石看,它是个骨骼清奇的熊。面颊宽阔,吻部比较短,因为鼻子和颚骨相对于现代的熊都要短,所以才被称为“短面熊”。

在巨型短面熊的嘴巴中,最显眼的是粗壮弯曲的犬齿,以及粗大的臼齿,配上发达的咬肌,可想而知咬合力大,杀伤力强。此外,它的眼眶孔直径等于棕熊的两倍,具有很不错的视力;鼻孔也很大,说明它的嗅觉也十分灵敏。

02每天要吃32斤肉,捕猎野牛一巴掌将其打倒

200万年前的北美生存环境恶劣,强悍的猎食动物有恐狼、剑齿虎、美洲拟狮、古棕熊等,每一个都不是吃素,各自都有自己的“绝技”。但短面熊却能在众多猛兽中,坐上“最可怕的猎食者”的宝座。

为了生存,短面熊每天要吃大约32斤重的肉,当时美洲大陆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在它的食谱上,不挑吃,没有新鲜的肉,就吃腐肉。当然了,短面熊最爱吃的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因此还被称为“噬牛熊”,真够霸气的!

科学家通过化石分析发现,短面熊喜欢独居,雌兽与雄兽,只有在交配期才会成双成对,平常都是“独行侠”。而且雌兽在哺育幼崽期间,无暇捕食,就会找些腐肉来填肚子。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得出一个结论,短面熊是机会主义的杂食动物。

那么短面熊如何狩猎体型健壮的野牛?发达的犬齿,修长的四肢,与庞大的身体结构,让短面熊具有强大地爆发力和速度。

它们通过类似狼的追逐,消耗野牛的体力,用粗大的前肢拍打野牛的头,一掌就能将野牛拍倒在地,然后咬住野牛。而不是像棕熊捕猎,用蛮力捕到猎物。

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人们得出了可信度比较高的一项结论,那就是它跟现代的熊一样,都是机会主义的杂食动物,既不是超级捕食者,也不是纯粹的“清道夫”,但与现代熊类相比,占短面熊饮食结构的比重要大许多。

03单挑恐狼群,从剑齿虎口中夺食,还会攻击猛犸象幼崽

因为吃得多,短面熊每天都要奔波在捕食的路上,而猛兽之间常常因为争夺食物而发生争斗,尤其是与恐狼、剑齿虎、美洲拟狮之间的争斗尤其激烈。

恐狼擅长团体作战,战斗力惊人,但它们最怕遇到短面熊了。短面熊个头大,力量大,行动敏捷,而且它皮粗肉厚,就算被咬了也不会受到太大伤害。就算恐狼轮番上阵,围攻袭击也不怕。一个短面熊,单挑一群恐狼,游刃有余。

短面熊还很蛮横,常会从剑齿虎口中夺食。科学家还原当时的情景,3只剑齿虎正在啃食一头肥美的野牛,短面熊从远处跑来,张大嘴巴咆哮,还挥动前肢威胁剑齿虎,而剑齿虎不愿退让,就打起来了。

不过,没一会儿一只剑齿虎就被打飞了,赶紧爬起来跑了,其余2只剑齿虎也赶紧跑了,短面熊心安理得地享受美食。它锋利的犬齿轻易就能撕开野牛皮,它粗大的臼齿能把动物骨骼碾碎吞了。

短面熊经常干“打劫”猎物的事儿,靠着巨大的体型优势,吓跑其他的猎食者,不用动手就能获取食物。

如果有机会,还会攻击猛犸象的幼崽,所以猛犸象母兽对短面熊是恨之入骨,不让自己的幼崽乱跑,以防短面熊趁自己不在欺负幼崽。

04短面熊为什么灭绝了?

大约1.1万年前,北美的陆地霸主短面熊灭绝了!在这片陆地上,短面熊几乎没有敌手,是什么原因导致灭绝?

据科学家研究推测出几个原因:一是人类进入北美,带来了狂犬病、结核病等病菌,北美洲巨型动物难以抵御这些疾病,加上当时人类已经熟练使用长矛等武器,短面熊在双重打击下走向灭绝。

二是来自同类的竞争,倭短面熊的灭绝可能是因为与黑熊、古棕熊之间的竞争。

三是气候的变化,食物的缺乏。食草动物数量降低,生态链最顶端的猎食者食物缺乏,难以存活。

不过,科学家还发现,短面熊灭绝后,古棕熊趁机占据了其留下的生态位。这说明,短面熊的灭绝,还有着未知的原因,有待发现。

结语

这么凶猛的短面熊都灭绝了,想想人类自己吧。即使你再强大,也不能为所欲为,任意破坏地球。如果人类再不抑制住自己膨胀的欲望,结果很有可能与短面熊一个样。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大自然杂志、人与自然杂志、科学通报杂志、科学时报、中国绿色时报、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地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