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呵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策略:《花开有声》长篇教育纪实之十七

 丄学号 2020-10-31

编辑的话

翟老师,不忘初心,坚守农村学校教学17年,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了解学生,懂得学生,更爱学生,深受学生、家长和同事的爱戴。
《花开有声》是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长篇教育纪实叙事性文章。以人文关怀为主,详细跟踪记录一位典型学生的成长历程,蜕变历程。也会以这位学生为线索,记录其他学生的发展、班级的变化等。最终,形成一个系列的人文关怀为主题的乡村教育研究结果。
【山伯教育】秉承专注礼育养育教育为宗旨,将会详细跟踪报道《花开有声》长篇教育纪实叙事性文章,敬请关注。

特殊的小朋友

快乐的班级,快乐的小家庭

亲爱的朋友们,在此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回顾即将结束的这一周,虽然只上了四天的课,但班级的运转状态非常好,所有学生的学习情绪都非常积极。小郭、小朱儿、小浩子、小盆盆、小黄,小晶晶,以及班级里最内向的小熊猫同学都在用自己最佳的状态完成生字练习、课堂练习、神笔在手等。看在眼里,喜上心头。
另外,班级里学生们的言行也可圈可点。如帮低年级抬饭菜,整理自己的房间,教师节为老师送上自己真诚的祝福。
经历了一年的洗礼,学生的思想状态的的确确提升了一个档次。
在中秋佳节之际,以及班级运转良好的美好时刻,特意整理了一篇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教育心得鼓励自己,并与一直以来关注《花开有声》的同行分享,交流。

自信阳光快乐的小黄,这像留守儿童吗?不像

这篇有关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文章,我计划投递到市教科所参加论文评比,因此,在没有告知我及征求我的同意前,任何个人,单位、期刊不得对文章内容进行编辑与修改,任何个人不得投递到任何征文期刊。希望大家理解,谢谢!

小盆盆也是留守儿童,但是他真的很快乐

快乐的班级,快乐的小家庭

 

呵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成长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维持生计。许多家长在经济状况不乐观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家与老人生活、学习。随着父母长年累月的外出,便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个性发展等问题。
这些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冲突。如何处理好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那么,作为农村老师,该怎么样来呵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让其心理健康成长呢?根据我多年在农村一线教学的案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心灵关怀」呵护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成长


由于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决定了他们的心灵有干涸的角落,甚至心灵犹如沙漠,比较荒芜。父母之爱长年累月的缺失,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个性敏感、脆弱、灰暗。
许多时候,只要谈论起父母相关的话题时,他们不禁潸然泪下,伤心不已。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便有了双重身份,既是传授文化的师者,又是给予关怀的父辈。
我的班上时常会有这样的留守儿童。每天早上,当他们来到学校时,我要询问他们是否吃了早餐。如果有没吃的,我就得把自己的私房货——牛奶、面包等拿出来与他们分享;当发现他们的衣服脏、身上有异味时,又得把他们拉到面前,温馨提示他们要清理个人卫生;当发现他们情绪不对时,就得把他们叫到单独的角落,了解相关情况,及时疏导情绪;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吃力时,又得单独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教师通过这些举动,给留守儿童切实的关怀,为他们的心灵注入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自己的世界里依然有人在关心自己、呵护自己。

培养「自信、乐观、阳光」的个性

用美帮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天空,总会有一些灰色;留守儿童的世界总会有一丝晦涩;留守儿童的心灵总会有一点脆弱。作为时常与他们相处的老师,要培养他们「自信、乐观、阳光」的个性,要引导他们以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用「自信、乐观、美好」驱散灰色、晦涩与脆弱,最终实现内心的阳光、快乐。那么要用些什么方法呢?

01

励志故事,助其「自信、乐观、阳光」

每周我会不定时组织班级故事分享会。讲故事的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分享内容以名人在困境中前进的内容为主,以那些在生活中在挫折面前不屈服的内容为主,以在穷苦中做出不凡成就的内容为主。
用这些励志故事,鼓励留守儿童,树立他们的自信。当他们面临这些苦时告诉自己我能吃这点苦,这点难我能面对。
有一次,我在给他们分享安徒生的故事后,我问他们安徒生的哪一点让他们感受最深时,班上有一个外号「小朱」的学生说,安徒生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最后却成了世界童话大王,还说要向安徒生学习。我想无声的教育、潜移默化中影响就应该是这样,不知不觉中让内心充满「自信、乐观、阳光」

02

以「美」助其「自信、乐观、阳光」

生活需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我喜欢带着学生一起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太阳东升西落,看繁星满天;我喜欢带着学生听风的低吟,雨的轻唱,听鸟的欢鸣,甚至是听学前班小朋友的欢声笑语;我喜欢带着学生寻找身边同学的说话美、行为美,寻找老师的举止美,寻找书本、电视、网络上英雄的品行美。在寻找美与欣赏美中,慢慢「自信、乐观、阳光」。

03

用适当的挫折,增强心理抗压力

生活永远没有一帆风顺,更不会事事称心如意。温室里的花朵长不成参天大树、动物园里的老虎成不了百兽之王。适当让学生体验挫折、感受失败对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带领学生开展一些竞技类的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竞技活动中有人胜出便会有人落败,有人笑就一定会有人哭。挫折、失败的滋味的确很难过,但是在挫折、失败中哭泣过后成长,失落后坚强,逐渐有一颗强大的心,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能「自信、乐观、阳光」。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的项目很多,在此就不做赘述。

学会品味「爱」,做到心中有「爱」用爱帮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爱可以抚平受创的心灵,爱可以让人愉快,爱可以让心灵开满鲜花。作为老师,我们要引导他们去品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慈祥而深沉的爱,品味老师与他们虽无血缘关系但却无微不至的关爱,品味父母虽远却牵肠挂肚的爱,品味那些不曾相识却能在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至善之爱,品味同学之间真诚互助的爱。
怎么样去品味呢?我会安排学生在家找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自己做了什么,远在他乡的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在学校找找老师为自己做了什么,伙伴为自己做了什么;在电视、网络上那些不曾相识的人在别人危难时又做了什么。在这些活动中,让这些留守儿童品味到生活有爱,逐渐让自己变得温暖,让自己内心充盈,光明。
    

做好家访工作解决好留守儿童面临的困难帮助其心理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家庭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去做。

01

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是便于发现这些留守娃娃在家里的生活是一种什么状态,有无需要借助外力解决的困难。当发现留守儿童生活有困难时,我会想方设法从外寻找资源,给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比如给这些留守娃娃送去一些衣服、甚至联系公益爱心人一对一资助等等。
在我们为留守娃娃做这些事的时候,无形中就与他们建立起了情感的链接,为老师铺平后续的工作之路。

02

访问他们远在异地的父母

我会和班上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与他们沟通,虽然他们远在他乡,但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信息渠道与在家的娃娃联系,进行精神层面的关爱。
因为在这些留守儿童的世界里,父母之爱真的没有什么能取代。为了方便家长能与这些留守儿童联系,方便家长与我,学生与我联系。我的电话、微信二十四小时向家长与学生开放。这样,就在家长与孩子,家长与老师,学生与老师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联系桥梁。
总之,呵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是农村一线老师、农村学校的善举与责任。呵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方法无穷多。我想只要用心、用情、用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天空会更湛蓝,世界会更美丽,心灵会更美好,心理会更健康。
 
作者┃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石硐镇龙坪小学翟老师
微信┃ZLS84662603
编辑┃丄学号

进入山伯小店 钜惠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