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信“七女坟”的传说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古人讲,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罗素说,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可以说,孝不仅是我国,也是全世界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在阳信县,就有一个因“孝”而闻名的凄美传说——“七女坟”。

来到劳店镇纪家大庄村,由村西南沿着村南走到村东北方向,你会发现在这条线上一共有七个大大的坟头。人们说,每座坟里面分别埋葬着一个姑娘,因这七个姑娘都未婚嫁且还是亲姊妹,所以俗称“七女坟”。

据《阳信文物通览》记载, 清朝时,武定府的沾化县张王庄有个叫张继元的农民,世代为佃农,为人淳朴老实,由于他勤俭持家,踏实肯干,加上精于农活,虽然缴去地租捐税不太宽裕,可日子过得还不算太寒酸。唯一让他纠结的是,她媳妇的肚子不争气,一连给他生了七个闺女,就没能给他生个“带把儿的”。整天苦于无法完成传宗接代的家族任务,加之有时听到村里人把他戏称为“绝户张”,更加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无论多么纠结,张继元还是心有不甘,生活总要继续,日子总还要使劲向上过。俗语讲,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在添丁进口上比不过人家,总不能把日子过砸了,再让人家看笑话。日常生活里,他把这些不快变成努力干活的动力,用身体的疲劳来减轻精神的压力。几个大点的姑娘为了减轻家庭的压力,就主动跟着他到地里春播秋收,薅草剜菜,浇水施肥,渐渐对农活儿样样精通,而且从不喊苦叫累,毫不逊色于男孩。几个小点的姑娘则懂事地自觉留在家里,积极主动地帮着王氏——她们的母亲,打扫拾掇,洗衣做饭,逐渐地日子过得反而越来越滋润。

再看看这七个闺女,个个都长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村里人经常开玩笑,说他家里养了七个仙女。每有邻居来访,都会开玩笑说是来看七仙女的。闲暇时,他自己端详着几个姑娘,个个如花似玉,要模有模,要样有样,既聪明伶俐,又勤快乖巧。有时他就想,也许这就是命。并自我解嘲,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俗话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爹的“面汤碗”,养了这七个小仙女,虽说不能传宗接代,日后肯定不愁吃穿用度,再说就是咱这个穷根即使有个男孩传宗接代,说不定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更是活受罪。这样思来想去,思想的疙瘩开始变小,心中的纠结逐渐减轻,久违的笑容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爬上了脸颊。张继元的心结一打开,家里的小日子也就其乐融融,温暖有加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到了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初,张继元一家平静而温馨的生活因妻子王氏得了一场重病而波澜乍起,仿佛平静的湖面上落下了一颗巨石。原来在有一段时间里王氏接连几天不仅头痛难忍,精神萎靡,更是茶不思,饭不想,不几天功夫便面如土色,形如枯槁。这一下可把一家人给吓坏了。找来了好几个郎中给开了好多药,钱花了不少,结果王氏的病却不见好转。没办法在那个西医还不发达,中医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张继元万般无奈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神婆身上。好不容易请来个神通广大的神婆,结果神婆子烧香磕头,闭眼念经,起来倒下地鼓捣了一通,最后告诉他说,王氏这是遇上了索命鬼,必须到泰山奶奶庙烧香祈寿才能见好。

七个闺女一听要去找泰山奶奶给母亲祈寿,都拼着命地要去,非要把自己的阳寿多献给母亲几年不可。七个闺女就如中了邪一样,失却了往日的乖巧听话,任凭他怎么劝也不听。没办法,张继元只好找人借了辆大点的车,等到四月十八日赶大庙会的这一天,拉着七个闺女到我们阳信县河流镇南边的狼丘冢碧霞祠,一块儿给“泰山奶奶”进香,为王氏祈寿。

说到这狼丘冢上的碧霞祠,我们阳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传说泰山奶奶一共是姊妹三个,她的娘家在阳信县洋湖乡的刘家阁村。本来刘家阁村是由五个自然村组成,且这五个自然村的排列形状自然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王”字,呈现出一派天然的帝王之气。可惜,早在明朝的时候,就被南蛮子破坏了风水。南蛮子在五个自然村的中心位置修建了凌霄阁,请来玉皇大帝在此坐镇。谁知不仅人有七情六欲,就连玉皇大帝他老人家也不例外,玉皇大帝竟然来了个就地招亲,而且附近一家的三个亲姊妹竟然统统入了他老人家的法眼。这三个姊妹皈依玉皇大帝之后,在他老人家的耳提面命,悉心授业之下,再加上这三个姊妹蕙心兰质,冰雪聪慧,乖巧伶俐,她们便很快得道。得道之后,玉皇大帝便把老大留在本庄的凌霄阁,把老二封在狼丘冢,把老三也就是现在公认的正宗的泰山奶奶远遣泰山入驻碧霞祠。因泰山奶奶住的地方大,位置高,名气响,老大老二又与她是亲姊妹,农村人讲打断骨头连着筋。就这样一来二去,人们便把老大、老二都称为“泰山奶奶”了。所以,本地人一般不去泰山进香,就近祈祷即可,而且非常灵验。就这样,张继元用自家老牛套上借来的车拉着七个闺女,到就近的狼丘冢碧霞祠祭拜“泰山奶奶”,给王氏祈求阳寿。

这年的四月十八日的大庙会,赶会的人特别多,天津、沧州、潍县等地的巨商要贾,贩夫驺卒,或乘车或挑担,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周边的百姓一看今年的庙会如此热闹,便也从四邻八乡纷纷涌来,有纯粹为了看热闹的,有趁机买东西的,熙熙攘攘,驾肩接武,加之当时的道路较窄,整个庙会人挤人,人挨人,拥挤不堪。也怪,张继元带着几个闺女在泰山奶奶面前进完香出来,已经过了晌,此时没有一丝风,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几个闺女热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再加上拉车用的是自家的一头老牛,老牛也热得无精打采,步履蹒跚,木轮车便伴着老牛蹒跚的步伐毫无节奏地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由于天燥人乏,木车上的姑娘们渐渐地昏昏欲睡。当牛车好不容易走到阳信县纪家大庄村南的大洼时,张继元看到路旁有棵大树,就问车上的姑娘们需要不需要凉快凉快再走,可问了半天姑娘们毫无反应。他急忙把车赶到树荫下,停车打开车厢帘,这一看不要紧,发现七个闺女横七竖八地歪倒在车厢里,都不省人事了。张继元不觉身子一软,两眼直勾勾地瘫坐在地上。

幸亏此时正好有几个在附近耪地的农民正在树荫下乘凉。见此情景,急忙把几个女孩从车上抬下来,平放在树荫下掐人中、摁虎口,抻胳膊……村里的人听说了,也都纷纷过来参与抢救。可任凭人们如何忙活,还是无力回天。按照当地风俗,未出嫁的女儿死亡,不仅不能进家门,而且更不能进家族的坟茔。万般无奈下,在场的一个纪家大庄的老人做主,在自家的地里埋葬了七个闺女,因她们家在东北方向,依次并排筑起七个坟头。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再说张继元无精打采地赶着车回家之后,把具体情况跟妻子王氏一说,王氏悲痛地立即昏厥过去。说来也怪,等费尽劳力把王氏救醒之后,她的脸色却微微红润起来,病也慢慢有了好转,转过年来,还给张继元生了一个胖小子。

慈乌尚反哺,羊羔犹跪足。爱子女是一种本能,孝敬父母却是种自觉和修养。七女坟虽然历经百年的日晒雨淋,风土变迁,如今依然保存完好,而且坟茔上的新土年年不断。有人说是沾化的家人来添的,有的说是周边的外人来添的,不管怎么说,这现象不仅是人们对七个闺女为母祈寿的认可,更是人们对孝心的一种自觉的继承与坚守。

作者:张长忠,山东阳信人,军旅生涯20年,2013年转业到地方工作。

张长忠先生在《滨州文学》发布文学作品,请点击标题欣赏

来生和老爸喝顿酒

乡音在耳情更浓

无棣海丰塔的传说

岁月依稀两头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