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1947年11月—1948年7月,毛岸英化名“杨永福”,曾在阳信参加土改运动。阳信县毛岸英纪念馆,对其一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毛岸英当年在阳信使用过的方桌、木椅、花碗等,也都被精心保管,进行展示,教育后人。
注:迟浩田,男,1929年7月生,山东招远人,上将军衔。曾任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7年秋,迟浩田在阳信县流坡坞镇养伤半个多月,认房东老大娘为干娘。

注:1937年10月11日,在阳信县流坡坞村圩子墙北门内,共产党员李健等人领导的当地农校自卫队设伏,阻击了日军第109师团步兵118旅团一部,打响了山东抗战第一枪。
注:1943 年2 月3 日( 农历腊月二十九) 拂晓,德平、商河、乐陵、惠民、滨县、蒲台、阳信、庆云、沾化、无棣、盐山、沧县以及天津一部分日伪军约万余人,对乐陵、庆云、阳信三县交界处的“铁营洼”一带进行合围大扫荡。阳信县政府和县大队,直属分区领导的抗日五小队,乐陵县花园区队,三分区一部分武装,被包围在大洼中。“铁营洼”突围战是反扫荡最惨烈的战斗之一,八路军400余名指战员,以血肉之躯殊死抵抗数万侵略者,最终仅有12人突围。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武大风,将最后一颗子弹打进了自己的心脏,壮烈牺牲,年仅28岁。按照计划,这年春节是武大风的完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