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冯某,男,65岁【主诉及病...

 遇见美好心向阳 2020-10-31
【案例分析—】
冯某,男,65岁

【主诉及病史】患者13年前体检时发现尿蛋白(+),考虑慢性肾炎,给予中药口服治疗,尿蛋白在 (++++)波动。9年前开始血压升高。5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同时夜尿增多.
症见:双下肢浮肿,全身见多处肌肤甲错,咽干,鼻干,口干欲饮,而色红,神疲乏力,胃纳欠佳,时头晕,腰酸痛,小便清长,夜尿次数频多,大便偏溏。舌暗,苔薄、边齿,舌下脉络迂曲,脉细涩

【诊断】水肿(气虚血瘀型)

【辨证分析】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疾病,与肺脾、肾、三焦密切相关。本例患者先天禀赋薄弱,加之年老肾精亏耗,肾气亏虚,气不化水,膀胱开阖不利,气化失常,脾虚失运,三焦壅滞,水道不通,故双下肢浮肿、神疲、乏力胃纳欠佳、小便清长、夜尿次数频、大便偏溏;清阳不升,故头晕;腰为肾之外府,肾气虚,故时而腰酸痛;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水瘀互结,故全身见多处肌肤甲错、咽干、鼻干、口干欲饮;舌暗,苔薄边齿,舌下脉络迂曲,脉细涩均为气虚血瘀之征

【治法】补脾益肾,兼以化瘀利水。

【方药】蛋白尿协定方合活血化瘀药加减。猪苓、茯苓、炒白术、米仁根、玉米须、车前草、炒车前子、仙灵脾、黄芪、蚕茧壳、土茯苓、积雪草、薏苡仁、丹参、泽兰。10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药后浮肿减轻,神疲、乏力好转,口干欲饮症状减轻。舌暗,苔薄、边齿,舌下脉络迂曲,脉细涩。
【方药】蛋白尿协定方合活血化瘀药加减。猪苓、炒白术、米仁根、玉米须、车前草、炒车前子、仙灵脾、黄芪、蚕茧壳、红花、土茯苓、积雪草、薏苡仁、丹参、泽兰。20剂, 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随访:药后水肿缓解,肌肤甲错情况好转,神疲、乏力明 显缓解,口干症状明显好转。

【小结】
该例属气虚血瘀型水肿。患者正气亏虚,血行不畅,瘀血阻络,除见水肿症状外,尚有神疲乏力,胃纳欠佳, 时而头晕,腰酸痛,小便清长、夜尿多,大便偏溏,舌暗,苔 薄、边齿,舌下脉络迂曲,脉细涩诸症。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血液运行不足,导致血液瘀滞难行,血行不畅,瘀血内停 血溢脉外而为水。气虚亦可导致脾主运化、肾主气化之功能失调,使水肿更甚。水肿一症为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 原因较多。肺失宣降,水道不通,脾失健运,水湿不得下行, 三焦壅滞水道不通,肾精亏耗,肾气内伐,气不化水,气滞血 瘀,水瘀互结,以及风寒、风热、水湿、湿热、疮毒均可导致 水肿。虽涉及诸多脏腑,但其本在肾。本例为脾肾气虚夹瘀而致水肿。《血证论》曰:“瘀血化水,亦发水肿,血病而兼水也。”血瘀可致经脉壅塞,水道不利,瘀水互结,溢于肌肤发为水肿,治宜补脾益肾,兼化瘀利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