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藏铁路这段路基,竟然是用盐做的!

 风吟楼 2020-10-31

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是内陆通往西藏的第一条铁路。

很多人不知道,40多年前,数万铁道兵是以透支身体为代价,建设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途经地最高海拔5072米,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长期缺氧对战士们的身体都造成了永久损伤。


原铁道兵第7师33团团长 丁原臣:

对全团500多人进行体检,大部分同志的心脏都有偏移,有偏5度的、7度的,个别的偏得更多,到70度。为什么偏了?就是由于长期在高原缺氧,心肺负担过重,造成心电轴偏移。



在缺氧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也很有可能发生各种意外。在关角隧道修建过程中,最多一次,有32名战士因缺氧在洞中晕厥。



事实上,从1958年青藏铁路动工开始,最为棘手的缺氧问题就一直未能解决。如何尽快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抗缺氧对策,成了部队的当务之急!


1974年,全国各地1700多名科研人员走上高原,开始进行一系列高原人体适应实验。为了不影响战士工作,科研人员直接下到工地,进行相关实验和定期检查。


中铁二十局原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 陈文珍:

联系上海生命研究所,就看心脏是一个什么反应。科研人员掐着表开始,大家就搞体力劳动,抡大锤,看你抡多少下,心脏跳到150、160、170。然后再停下来,看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



要破解缺氧难题,准确无误的数据至关重要。为了让数据更加精准,参与高原人体适应实验的铁道兵战士甚至会冒着生命危险,挑战人体生理极限。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冒险是值得的,它们最终都会在科研人员手中转化为宝贵的实验数据。


参与高原人体适应实验的铁道兵战士 

在铁道兵战士的积极配合下,科研人员共收集了1200多万个可靠数据,掌握了含氧量与对应工作强度之间的科学关联,为后人攻克高原缺氧难关做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



随着施工线路不断深入,敢想敢干的铁道兵也在用自己的智慧攻克着一道道建设难关。


1976年,铁道兵第7师第34团奔赴青藏铁路察尔汗盐湖段。


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这里的原盐储量足够全世界人口吃上1000年。盐湖中形态各异的盐花将湖区装点得如梦似幻。


形态各异的盐花


可就是在这样一片宛若仙境的察尔汗盐湖,第34团的战士们却遭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按照设计方案,青藏铁路有32千米位于盐壳地段。但是,由于察尔汗盐湖盐度过高,而且盐壳坚硬无比,犹如铁板一般,因此,不可能像平时那样,把路基打入湖底;即便能够打入湖底,用不了多久,钢筋混凝土也会被盐碱锈蚀损坏。



为了尽快攻克盐湖难关,国家专门成立了盐湖研究所,专家组从北京赶到盐湖工地。经过反复试验和测试,他们发现硬如钢板的盐壳完全可以承受火车通过的压力,承载力甚至比土质路基还要强!


于是,一个大胆的施工方案出炉了。点击视频,看铁道兵战士如何就地取材,用盐修筑铁路路基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铁道兵战士和科研人员终于在察尔汗盐湖上架起了一条32公里长的“万丈盐桥”。



察尔汗盐湖铁路的建成,不仅创造了盐湖筑路的奇迹,也在中国的铁路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铁道兵指战员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1979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终于成功铺轨。



逢山凿路架盐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那段修建青藏铁路的峥嵘岁月,早已成为铁道兵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人生记忆。


【本期编辑:郭冉】

来源:CCTV4《国家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