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民立——铁七师和中铁十七局战斗在青藏铁路上

 老兵原创之家 2022-01-25

青藏铁路的修建前后历时两个世纪,一期工程先后由铁十师和铁七师承建。

1959年3月,铁十师一上青藏线,驻地格尔木。原计划由铁道部工程局修建西宁至格尔木段;铁十师修建格尔木至拉萨段。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于1960年11月停建。

1963年4月铁十师二上青藏线,修建青海高原海晏至克土段,此段是青藏铁路连接西宁至海晏的一段,当时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急于修这段铁路,是为了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基地提供支持,于1964年9月竣工。

1974年3月,铁十师三上青藏线,原计划由铁十师从哈尔盖一直修到格尔木。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赶进度,1974年冬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高原冻土地带冬季施工。刚察县海拔在3500米雪线之上,冻土深达三米,挖掘机无法工作,使用爆破挖桥梁基坑;桥墩浇筑水泥时由于气温太低,为防止出现“冻豆腐”现象,使用了给桥墩搭棚子,棚子内用燃烧牛粪升温的土办法,完成了施工计划。但是次年发现部分桥墩出现了基坑挖掘不到位,桥墩出现“冻豆腐”的蜂窝麻面现象,为保证工程质量,只好忍痛炸掉了沙柳河桥群全部墩台和布哈河少数墩台,进行重建。

在此情况下,决定增加兵力,调铁七师上青藏线,重新部署施工路段。铁十师从哈尔盖修至德令哈;铁七师修建哈尔盖至格尔木段。

铁七师是一只能打善战的队伍,著名的金沙江大峡谷沿江成昆铁路为铁七师修建。铁七师进入青藏高原后续写辉煌,请看他们的业绩:

以下是中铁十七局(前身是铁七师)提供的文稿和图片。
中铁十七局青藏铁路建设情况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卫星影像图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这里空气稀薄,植被稀疏,含氧量在海平面70%以下。气候高寒少雨,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较强,蒸发量大。多风沙,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之说。高原反应强烈,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因人烟稀少,无人区面积广袤,因而又被人类称为“生命禁区”。
在这里,铁七师及其后来者中铁十七局集团先后修建了青藏铁路一、二期,川藏铁路拉林段及敦格、格库等铁路,还完成了硼双公路、甲玛铜矿等公路和矿业建设工程,为青海、西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建设中,铁七师2万名官兵勇于挑战生命极限,在含氧量只有海平面70%、机械功率降低30%的情况下,以牺牲108位战士、战士们指甲下凹、80%的人心电轴左偏的巨大代价,修出一条“云中铁路”,创造了“万丈桥梁跨盐湖”的人间奇迹。

在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中铁十七集团坚持“先生存、后生产”的建设理念,加强医疗保障,创造了“高原病零死亡"的纪录。同时,积极攻关,克服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铁路修上了5072米的世界铁路最高点,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2013年9月,该铁路被评为“全球百年工程”。
盐湖筑路攻关连

在盐湖上建铁路,铁七师从事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

察尔汗盐湖的风真大。1977年4月,战士们刚架起十几顶帐篷。第二天夜里,一阵狂风把三四顶帐篷连根拔起,两个熟睡的战士被裹在里面,就像风筝似地飘上高空……为了战胜狂风,他们就地取材,挖起坚硬的盐壳,修整成块块盐巴砖,再砌成墙,上面架上钢架和帐篷顶,一座座耐寒抗风的盐屋建成了。

这里用水很困难,要用汽车跑到50公里外的格尔木去拉,可谓滴水贵如油。盐湖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盐湖坦荡无垠,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满湖沙。在太阳照射下,湖中高浓度的盐碱气体大量蒸发,一身新衣服,要不了多久,就被腐蚀得像纸一样脆弱。由于长期受高浓度盐碱气体熏蒸,官兵们头晕、四肢无力、眼睛红肿,身上长疥疮、流黄水。

盐湖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湖面上是一层20至30厘米厚的盐盖,盐盖下面有8种不同的地质结构,许多地段的盐盖下隐藏着大小各异的溶洞。还有一段5公里长的粉细沙震动液化地带,结构松软,一受振动,立刻变成一片泥沼,让建设者们百思不得其解。

铁七师34团的官兵们和科研部门一道,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了挤密砂桩加固、换填渗水土、排放承压水及回填片石、砾砂、卵石等办法,成功征服了地下溶洞和粉细沙震动液化地带,解决了特殊路段的筑路问题。

34团16连是挤密砂桩的施工主力,在有关单位协助下,连续奋战10个月,打砂桩5.7万根,总进尺13.5万延米,相当于15座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这些砂桩如擎天柱,支撑着湖面上的路基和钢轨,创造了万丈桥梁跨盐湖的人间奇迹。1978年11月16连被铁道兵机关授予“盐湖筑路攻关连"称号。察尔汗盐湖路基试验工程先后荣获铁道部70年代优秀设计二等奖、铁道部优质工程甲级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铁七师因此被誉为“高原筑路雄师”。
盐湖筑路及时雨

盐湖的雨总是让人喜出望外。但那一场雨,战士们说,是铁道兵的精神感动了苍天。

铁七师34团16连、19连和机械连,担负着盐湖路基的施工任务。

机械连家还没有安好,就开起机器向工地进军。没想到坚硬的盐壳连推土机都啃不动。只见推土机的刀片朝地上一铲,一道白印;加大马力使劲按下去,还是白印一道。战士们决定用炮炮蹦。可是,放炮松动后的盐块,大的像方桌面,小的似片石,推土机反复碾压后还有鹅卵石大,质量难以达标。技术人员提出:喷洒卤水,然后再用推土机再次碾压,一层层往上填。浇卤水的活可是不好干的,只有浇得均匀,推土机才能把盐块压得均匀,不给路基留下隐患。担负浇卤水任务的战士们,抱起一百米长、50毫米粗的卤水管喷洒。那阵子,盐湖的“无头风"每天六、七级,东西南北轮流刮,风刮卤水满天飞,恰似下卤雨。卤水盐度大,腐蚀性强。粘上脸,脸发痛;粘上手,手就肿,帽子和衣服经卤水一淋,结上厚厚一层的白霜,硬邦邦的活象穿了身银盔甲。二班有的战士鞋里进了卤水,脚被腐蚀得又红又肿,可他们一声不吭,下班后用清水洗洗,悄悄用毛巾把脚裹起来,第二天照样上工地。战士们硬是凭着这样一股子拼命精神,苦干了两个月,提前完成了第一段岩盐路基的任务。

路基向前延伸,战士们又碰到约十三公里岩盐特坚地段,钢钎打上去,就像打在钢板上,滑来滑去,一个上午也打不了几个炮眼,放一炮也只能炸个“鸡窝”。党支部发动全连同志动脑筋,想办法。他们在技术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修旧利废,试验成功了松土机,在坚硬的盐壳上先犁开一道道槽,然后再打眼放炮。正在艰难的苦战中,突然,一天半夜下起雨来。哨兵喊醒连长,连长集合好队伍,眨眼间,一台台推土机像破浪的军舰,迎着疾风暴雨战斗。高原上雨量很少,盐湖下场雨更是难得。战士们风趣地说:"当年愚公移山感动了老天,今天铁道兵修路感动了老天,这真是天赐良机,咱们可要抓住战机呵!”他们冒雨在湖面上来回奔跑,第一个工班一鼓作气干了大半夜,第二个工班不甘落后,直干到第二天晌午。四排长龙治国患有严重的胃溃疡,下了晚班上白班,连长几次派人把他换回营房,可一眨眼,他又偷跑到工地。全连干部战士抢时间,争速度,连续激战了7天7夜,把13公里长、几十米宽的特坚岩盐全部碾压成碎粉末,又连续奋战,筑成路基。

机械连战胜了重重困难,提前两个半月完成了32公里长的盐路基施工任务。

青山绿水留浩气 翠柏苍松慰英灵 --在外漂泊42年的烈士英魂终入陵
 赵倩

青山绿水留浩气,翠柏苍松慰英灵。8月1日,我市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在外漂泊42年的原铁七师战士王圣位烈士入陵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中铁十七集团,原铁七师老铁道兵及烈士家属代表一行37人齐聚烈士陵园,共同缅怀牺牲在青藏线上的铁道兵烈士。

祭奠仪式开始,全场肃立齐唱《铁道兵志在四方》,用这首歌重温当年奋战在青藏线的铁道兵精神,向烈士敬献花篮、行军礼、集体默哀致敬。
44年前,原铁七师开赴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修建了闻名于世的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修建过程中由于工程艰巨、工期紧迫、施工条件差,许多铁道兵烈士先后在青藏线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年前(2018年),原铁七师战士戴宪恒老人在瞻仰纪念碑时发现碑文和烈士名录有遗漏他的战友王圣位在1977年10月驾驶汽车施救战友时,因路况以及车况问题在怀头他拉至大柴旦路段牺牲,年仅25岁,但未被镌刻在纪念碑中。戴宪恒老人告诉记者:"我们今天作为老战友来看望他们,是怀着一种非常崇敬、沉重的心情,牺牲的这些战友都是我们过去在青藏高原朝夕相处,吃一锅饭、睡一个房的好兄弟。尤其是王圣位,在过去烈士的收录当中遗漏了,我们发现后,立即向相关部门反映,格尔木市委、市政府以及中铁建各级部门都很重视。
今天,在八一这个特殊的日子,王圣位回到陵园,和我们其他长眠在格尔木的战友们相伴在一起,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

回顾历史,在铁道兵36年的军旅生涯里,先后有近万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铁道兵英烈们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已经注入国家的血脉,是民族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铁道兵修建的一条条钢铁大道与山河同在。

为祖国建设事业光荣牺牲的英烈们,永远守望在他们修建的交通线上,每一处草木葱郁中的铁道兵烈士陵园,都是一座座血染的丰碑。

格尔木,是中铁十七局集团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坐标。1975年,铁七师全师开赴青藏高原,驻扎在格尔木,修建了闻名于世的青藏铁路一期工程;1984年,在青藏线奋战了近十年后,同样是在格尔木,铁七师脱下军装、告别军旗,集体兵改工投身市场经济浪潮。

可以说,格尔木既是铁七师军旅生涯的终点,也是中铁十七局集团一步步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核心成员单位的起点。时光回溯到2000年,格尔木决定修建烈士陵园,得知消息后,中铁十七局集团决定,将牺牲在青藏线上的铁七师战友的尸骨移迁到格尔木烈士陵园,并树起一座牺牲英烈纪念碑,镌刻上了英雄们的名字。从二十年前缅怀立碑,再到如今主动修撰碑文,这背后既是对牺牲英烈们的告慰和缅怀,更体现了中铁十七集团对46年军旅历史的无上尊重与珍视。
相关链接:

王圣位烈士,1952年出生于海南省澄迈县,1972年底从家乡人民武装部应征入伍,服役于铁道兵第七师直属机械营五连,战士。该同志于1977年10月驾驶汽车施救同连队战友的故障车,行驶至青海省海西州怀头他拉至大柴旦路段时,因路况差等因素,导致所驾车辆倾覆,王圣位同志被抛出车外光荣牺牲。(选自2019年8月5日《格尔木日报》)

盐湖路基经过的地方

  铁道兵七师三十四团盐湖筑路检查盐分程度

盐湖筑路攻关连
铁七师青藏线牺牲亡故人员名录(摘自《铁道兵英名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更新于 01-20
责任编辑: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