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魏晋张司空的招聘简章,《招隐诗》赏析

 小萌娃爱学习 2020-11-02
我们日常学习中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劝学诗,比如《荀子.劝学》、《汉乐府.长歌行》等等,那么您听说过劝那些名士、隐士的诗吗?是的,这就是魏晋时期的《招隐诗》与《反招隐诗》。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士子不太友好,所以更多的《招隐诗》多数诗作的旨义已经不在“征隐”,而是以寻隐为契机,领略自然山水的美景之后,产生遗世高蹈的隐逸情怀,实际效果是诗人由“慕隐”进而“投隐”了。我们今天分享的这首《招隐诗》与多数的《招隐诗》不同,是真正意义上的“招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招隐诗二首其二

西晋 张华

栖迟四野外,陆沈背当时。

循名掩不著,藏器待无期。

羲和策六龙,弭节越崦嵫。

盛年俯仰过,忽若振轻丝 

诗文大意:

在远离繁华都市的山野之处隐居,不愿为当下的朝廷出仕。隐姓埋名,怀经世济民之大才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学以致用。哪怕让驾驭日车的羲和停鞭慢慢地行走,太阳也快要越过崦嵫山了。岁月如梭,壮士白头也只在俯仰之间,就像轻抖丝织的衣衫,什么也留不下来。

诗文赏析: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多变,士人的生活甚至生命都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隐逸观”也随之在士人中流行起来,影响着士人的行为,如著名的“竹林七贤”,陶洪景、葛洪、陶渊明等; 

而“隐逸观”同样影响着士人的文学创作,在西晋时以“招隐”为题诗作蔚然成风,现存的《招隐诗》与《反招隐诗》仍存11首之多。

张华的这首《招隐诗》是其组诗的第二首,整首诗用词妍冶,据典考究,虽无其他的招隐诗那般高古峻洁,但处处透露着实干家的昂扬向上的精神!

“栖迟四野外,陆沈背当时”,首两句描绘了名士避世隐居的环境:居四野之外而自得其乐,坚持不为当时的政权出力。

“循名掩不著,藏器待无期”,三、四句描绘隐士的心态: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社会动荡多变,士人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大多选择避世而独善其身,隐姓埋名,静待盛世与名君。

前四句,诗人对士人的避世隐居给于了充分的理解与认可,而后四句则站在珍惜光阴的角度劝士人出山 

“羲和策六龙,弭节越崦嵫”,五、六句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不可逆,为尾两句进行铺垫!

“盛年俯仰过,忽若振轻丝”,尾两句可谓是历经沧桑的老者对世人的劝诫,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要想建功立业,要想学有所成就应当珍惜时间,把握眼前的时机。

“俯仰过”用得极妙,就像小沈阳的小品《不差钱》中的台词一样“……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再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发人深省。

张华的这首《招隐诗》与其他的招隐诗相比,少些高古峻洁的风骨,却多了一份实干家的昂扬向上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当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奋发向上。

好了,今天的这首《招隐诗》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END

“小萌娃爱学习”期待您的持续关注,我们定期更新探讨关于小学孩子生活及学习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与思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