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学到底是什么?推荐5本让你大开眼界的人类学经典

 甘歌2017 2020-11-02

今天,书单狗要用5本书,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有趣的学科——人类学。

这是一个专门研究人类的学科。

而他们的研究方式也很有趣,常常要跑到各种原始部落那里。

而在这个过程里,就诞生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和刺激发现!

1


《天真的人类学家》

田野考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这本人类学超级畅销书里,人类学家巴利就用极为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场让人大开眼界,又大跌眼镜的田野考察。

大老远从英国来到非洲的巴利,刚下飞机就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被抢了。

好不容易来到非洲大草原,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土著兄弟们,巴利才发现,更苦的还在后面。

吃不惯,睡不好,语言不通,还得了一身病,肉体和心灵都遭遇重大的挑战。

总之,这不是什么一本正经的学术报告,每页都写满了巴利的奇葩遭遇和小委屈。

他用自黑的方式,全新结构了人类学的高大上。

但通过这样轻松搞笑的方式,书单狗似乎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人类学。


2


《忧郁的热带》

这同样是一本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探险,并被称作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作者是人类学泰斗: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一位一直活到了100岁的大佬。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他就多次深入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和当地的土著居民们谈笑风生。

还分享着这些印第安人们种种古怪的食谱:蟆,老鼠,蜂蜜烤蜂鸟,树皮,甚至包括印第安处女唾沫烧包谷茶…..

然而整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并不是他的冒险,而是克洛德最后得出的结论:

人类文明并没有高下之分,而人性却是共通的。

这或许才是人类学真正伟大的地方:他们用科学的方式,真正带领我们剥除了关于肤色,种族和性别的偏见,去思考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以及文明的启迪。

而阅读这样一本内容和智慧都达到顶级的作品,实在是太享受了。



3


《孤筏重洋》

上世纪五十年代,挪威的一个叫海雅达尔的年轻人类学家提出了一个观点:

居住在太平洋中间一个群岛上的土著居民,可能是从南美沿海迁徙过去的。

他的理论一提出,全世界都觉得是个笑话。

要知道,这两者之间可是相距整整4000海里。靠他们只会做小木筏的航海技术,能漂这么远?

不信?那我亲自证明给你们看!

于是在1947年,人类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

海雅达尔划着一艘小木筏,和五个同伴一起从秘鲁出发,只为了向全世界证明他的理论!

101天,4300海里,他一路乘风破浪,前往梦想之地!

这一路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简直不要太精彩。

而当他终于成功登岸的那一刻,小狗忍不住想冲进书里给他穿越时空的拥抱!

这本书在全球销量高达3100万册!它的意义早就超越了人类学本身,成了全世界无数热血青年的灯塔。

4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也很拼。

他在西太平洋的群岛上,和一群食人族的后代生活里两年。

结果他发现,这群本该落后野蛮的家伙,居然有着不输欧洲皇室的复杂礼仪。

比如他们互赠礼物时,无论是送礼者还是收礼者,都要故意表演出种冷漠不屑,这样才显示出礼物的独特!

又比如,他们热衷于相互交换一种叫作库拉的手镯和项链。

这个交换过程极其繁琐,而这些手镯也没什么实际用处,但它们却是土著之间获取荣誉,加强信任的重要作用。

一群文明并不发达的土著干嘛要搞这么复杂的东西呢?

为此,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一个观点:“功能论”——

人类所有的文化都只是一组工具,为了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或者心理需求。

这个观点在人类学界,甚至在历史上都是开天辟地。

难怪这本书被称作人类学史上里程碑般的作品!


5


《金枝》

好了,最后这本,可是今天这期书单份量最终的一部!

它堪称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并探讨了一个相当有趣的话题:

巫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通过对全世界巫术的考察,人类学家弗雷泽发现:

巫术其实是我们祖先对世界运行的一套解释,它们一般分为两类:接触巫术和模拟巫术。

什么叫接触巫术?

就是认为一个物体在被分离后,依旧可以远距离相互影响。

比如我们觉得泰山是天下浩然之气所在,于是就把泰山上的石头带回家镇宅。

而模拟巫术,则是认为表面上相似的事物可以互相影响。

比如迷信扎个纸人木偶就能诅咒别人。

在这本书里,你不但能跟随作者的脚步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巫术,还能看到许多古代的巫术,是如何到现在依旧影响着我们的思维。

总之,每一页都有让你大开眼界的知识点,绝对能让你最大程度感受到人类学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