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民身份的社会学研究:从经典传统到当代议题

 Tomsp360lib 2020-11-02

文/高行云

首发时间:2020年11月1日

荐读文献

Bloemraad, Irene, Anna C. Korteweg, Gökçe Yurdakul. 2008.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34. 153-179. 

荐读正文

传统上,公民身份(citizenship)是和国族、领土等等联系起来了。但是现代的移民浪潮在改变这件事。例如,2005年有1.91亿人居住在出生国之外。

公民身份通常被定义为政治和地理社区中的一种成员身份。Citizenship is usually defined as a form of membership in a political and geographic community. It can be disaggregated into four dimensions: legal status, rights, political and other forms of participation in society,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移民对公民身份的挑战在两方面:一是迈向一种以个人为中心而非以国家为中心的公民身份;二是迈向双重或多重国籍的方向,可以从以下方面逐渐展开理解。

 1 公民身份的四种维度

第一,法律地位 legal status。比如,公民身份的法律地位学者研究谁有权享有公民身份,如基于出生地或父母血统,或两者兼而有之。

第二个维度:权利 right),是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比如国家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而个人则有义务纳税。

第三是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随着平权运动的发展,这一点越来越明显,因为相当于把公民权利转向从个人活动来理解,反过来倒逼着经济与社会的包容性。

第四点是归属感a sense of belonging,这呼应的是共和主义传统下的权利观,强调的是文化意义为主。

 2 公民身份研究的经典传统:T.H.马歇尔及其批判

他在1950年发表的《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里对公民身份研究给出了完整的画卷:从将这个概念定义为“ “a claim to be accepted as full members of the society”到提出了历史演变——从经济发展下的基本民权、政治权利到社会权利。

当然,对他的批判不可避免。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马歇尔的概念是基于白//中产阶级的背景,而没有涵盖社会/文化差异。

第二,缺乏对于二战后的移民的分析

第三,历史反例,不一定是经济/政治/社会,比如有的国家的女性平权较早。

 3 移民、公民身份与多元主义

首先,有些学者通过历史考察,分析何时何时产生了公民身份,衔接到民族国家的分析。这个研究在欧洲区域研究中非常多,因为涉及到种族/移民的历史因素,也可以进一步探讨在民族国家形成后,文化、制度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如何为移民随后被接纳/不接纳公民身份,创造了不同的机会结构。例如,历史上将血缘作为公民身份的法律依据,可见于德国。不过,民族国家为背景的考察会带来个盲点:忽视公民对于移民的非法律/政治方面(如文化上信仰)的侵蚀和压迫。例如欧洲国家不一定接纳移民作为公民,就接纳了他们的多元谇(如各种宗教信仰)。

其次,多元文化理论也有利于理解公民/移民关系问题。这类研究多是规范性理论,但经验实证研究较少。比如公共机构中是否可以穿着头巾?一些欧美国家是否没有以前那些多元主义主张了?

不过规范理论上也有一些启发性讨论。即使是捍卫多元文化主张,也有学者在反思:本来可以由公民统一解决的问题,反而在捍卫种族/宗教上的差异性,失去了解决的空间,结果是去政治化了。

最后,也有一些经验研究去测量公民/移民关系和多元文化水平。一个指标就是看入籍难度或水平和多元文化水平之间是否有正相关关系。

 4 移民、公民身份与同化/参与

公民身份不一定与法律地位有关,因为正式公民身份和平等参与可能不会重叠,这让我们要考虑参与性公民身份。这涉及到要讨论移民如何同化到当地的社会,尤其是二代移民。

第一,美国移民还是主要以成为美国人的线性同化的线索,测量他们如何放弃了自己的信仰、文化、语言等。

第二,探讨同化过程中的交叉性。比如美国会尤其探讨种族和参与的关系。如果黑人想保持自己的文化信仰,那么他参与或在当地社会结构中往上爬的可能性又多大呢?这些交叉性分析,主要是围绕经济/非经济在划分,尤其是可能看到在非经济方面可能较为多元了(如饮食)。

 5 超越民族国家导向的移民研究?

首先,到底民族国家取向的公民身份,有没有在事实上受到超越力量的挑战?于是有学者分析人权的道德力量,站在联合国、欧盟和等国际机构和国际社会运动的倡导工作方面,探讨他们破坏了基于国家的公民身份。

其次,他国国籍的移民,多大程序上参与了当地国家活动?不少经验研究重视比较分析,如Soysal对六个欧洲国家分析认为,土耳其移民都被赋予部分政治权利,而荷兰,瑞典和新西兰等国家允许非公民享有当地投票权。 

同时,探索超越公民/非公民的移民分析框架,因为还有庇护者、难民等各种复杂身份。

最后,多重国籍研究。尽管有些研究探索各国政策和态度变化(尤其是欧盟兴起),但在经验上仍需要再中观细化,比如探索具体的政策过程、精英动员以及多重国籍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而且,这些研究也主要放在美国研究,反而较少研究加拿大等允许双重国籍的国家。

 * 这是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的第474期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