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不在别处,而在心里

 新用户75257441 2020-11-02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从来到这世上的那一刻起便无时无刻不生存在关系中。可以说,人际关系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同时也影响着我们对人生的幸福体验。

它很复杂,导致许多不擅交际的人迷失在其中,拨不开眼前的迷雾。但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仿佛自带幸福体质,不仅人际关系和谐,而且事业生活也是顺风顺水。

那么这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思维习惯,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又怎样成为一个自带幸福体质的人呢?

《幸福的体质》这本书将会为我们解答。

本书作者青音是家庭治疗学派知名心理专家,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夜间情感主播,超百万粉丝公众号“青音约”创始人。

青音将心理学和社会学融入书中,讲述了活在人际关系里的72种智慧,帮助我们提高人际容纳度,让我们自在舒服地在人际关系里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青音的脚步,一起去探索收获幸福感的方法吧。

理性沟通,好好说话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很擅长沟通,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比方说,当你跟伴侣或孩子在一起时,对方对你说的话要么是左耳进右耳出,敷衍你,要么躲得远远的,让你感到自己快要原地爆炸!

也许你会困惑,明明自己沟通了呀,明明已经说了那么多,可为什么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其实,恰恰是因为你说的太多了,才会出现这种沟而不通的状况。

真正有效的沟通应该是为对方留有充分的讲话空间。你要把话语空间让出来,听听对方怎么说。

除了倾听对方,我们还要掌握说话的方式。

说话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在家庭沟通中,说话的的方式更为重要。

青音在书中总结了几种能让人迅速缓解紧张情绪的句式,而且这样的句式能让听者充分感受到你的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第一种是希望式表达,把你的抱怨转换成希望。

比如,当你的伴侣回到家时,不要气势汹汹地说:“我每天也很累的好不好!你怎么整天连碗都不洗呀?”

这样的表达会给对方带来不悦的感受,你可以试着这样说:“我太累了,你要是能帮我洗洗碗就好了。”

当你这样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累,同时又温柔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你的伴侣还会忍心拒绝吗?

第二种是方法式表达,把让你着急跺脚的焦虑转化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比如,不要说:“你怎么连这个都做不好?”将其转换成:“老公,你看啊,如果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咱们这样处理,会不会更好?”

这种表达既充分尊重了对方的感受,同时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沟通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语言并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它是带有情绪的,能给人温暖,也就能给人伤害。

理性沟通,有话好好说,希望语言只是最美的情话,不再是伤人的武器。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双人舞效应”,创造完美亲密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具象的互动模型,叫做双人舞效应。

何为双人舞效应?

简单来说,它是指亲密关系的经营如同跳双人舞,需要两人默契地配合,你进的时候我退,我退的时候你进,能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就像我们在舞池里跳舞,为了避免踩到别人,跳舞之前要先学会舞步一样,要想跳好双人舞,我们也要先熟悉正确的舞步。

双人舞中最至为重要的一个舞步便是:有时候做引领者,有时候做追随者。

曾有一位知名女星在广告中讲过这样一句口号:“不跟随,做自己!”这句话听起来很燃,很有个性,对自我成长也有激励作用。

然而,如果用在亲密关系中,那么一个从不跟随,只是引领的人,只会将关系带入灾难。

比如,一个在家里永远都非常强势的妻子,家里的规矩由她定,财政大权由她掌握,甚至她的情绪还决定着全家人的情绪走向,可以想见,她丈夫的感受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如果你想让亲密关系发展顺利,那你就要像两个人在跳双人舞时那样,有时引领,舞步和节奏你来带,有时也要懂得跟随,把自己放心地交给对方,放松又惬意地享受他带着你旋转、跳跃。

闭上眼睛想一下,偌大的舞池里,你跟他翩翩起舞,一会儿你胳膊臂膀撑起来,带领他旋转;一会儿你放松下来,让他带领你凌空跳跃,这样的互动是不是很美妙?

人们常说婚姻是妥协的艺术,但其实,婚姻既是引领的艺术,也是跟随的艺术。而且,这个规则也适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

想要用好“双人舞效应”,平衡好其中的边界和尺度,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加揣摩,多加练习。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与原生家庭和解

说到原生家庭,很多人都会想到相爱相杀的母女关系,以及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创伤。

热播剧《都挺好》撕开了原生家庭中那些我们不忍直视的疮疤。剧中的苏明玉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母亲的偏心,给她带来了一辈子都无法磨灭的伤痛。

但是,原生家庭真的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吗?我们不如意的人生都是父母造成的吗?

其实并不是。原生家庭决定的仅仅是我们前半生的命运,而在我们的后半生,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我成长,与原生家庭和解,在心理上重新养育自己。

与原生家庭和解,其实就是与你的父母和解。那么问题来了,怎样与父母和解?

青音在书中提到了一个闺密,闺密和妈妈的关系不好,经常会产生矛盾。有一次,闺密给女儿买了一只Hello Kitty,第二天她惊讶地发现妈妈在抱着玩偶仔细端详,脸上甚至流露出非常萌的表情。

这时候她才意识到,原来像粉色玩偶这些女孩子喜欢的物件,在妈妈的童年里却是极度缺失的部分。

所以,别看妈妈是个老太太了,可当她看到玩偶时,心里也会萌发出少女的心态。细心的闺密又买了一只Hello Kitty送给妈妈,妈妈虽然表面上不好意思,但眉梢眼角都是藏不住的喜悦。

人们都说,每个男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少年,其实,每个女性心里也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少女。

没有谁不渴望被看见、被呵护,即使是你眼中无趣的妈妈。

所以,青音在书中说,儿女和母亲最好的和解方式,也许就是懂得呵护她们偶尔跑出来的少女心,让她们活出自己曾经理想的模样。

你对母亲少女心的呵护,会让母亲觉得自己在儿女这里得到了足够的照顾、体贴和宠溺。感受到了被爱,她就会放松自己。

当你在跟母亲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岁月静好,不是剑拔弩张的时候,你内心的焦虑自然会减轻很多。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学会自我接纳

孔子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听起来,每当我们到达一个年龄层,我们的对生活的认知都会上升一个层级,会越活越通透。

但现实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越活越焦虑,越来越看不清人生的方向。

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如何爱自己。

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好好爱自己,他内心的焦虑才会得以缓解。

怎样爱自己呢?

青音在书中说,爱自己的第一步,是跟原生家庭和解。这一点我们已经讨论过,而爱自己的第二步,则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最好的方法是,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

什么是无法改变的呢?比如,你的身高、长相、身材,你的智商、基因、脾气性格等,这些都是不能改变的。

对于这些不能改变的,我们只能接纳,不再纠结,不再为它们浪费一丝一毫的精力。

那么哪些是能改变的呢?虽然你的身高、长相不能改变,但你可以通过化妆、美容、穿衣搭配、健身,来让自己看上去更美好、更挺拔。

虽然你的智商不能改变,但你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来拓宽眼界,丰富头脑。

一念之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当你完全接纳了那些不能改变的,不再跟它们较劲,当你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诸多不完美,并尝试去自我完善,你才是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自我接纳。

如果我们把心灵比作一张地图,那么,找出自己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就等于是给自己的心灵地图画好了经纬线。

如果你在经纬线上设立好了关键的刻度、核心的坐标,你的人生发展路径就会逐渐地清晰、明朗起来,这样你就不会盲目焦虑、盲目攀比,更不会妄自菲薄了。

试着清晰地画出自己人生的经纬线吧,如此一来,你会发现,人生会越活越精彩。

点击图片收听更多好书解读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每个人都在为追求幸福而努力着。

如果你问一个人:怎样才能幸福呢?

他可能会回答,有幸福的童年,有爱自己的父母,或者,拥有真心的朋友,相爱的恋人。

这些回答都没错,但还不够。

如果你的幸福感是来源于别人,那注定不会长久。真正幸福的人应该首先是爱自己的。

这样的人从来不会因为遇见谁而幸福,而是不管遇见谁,都能感受到幸福。

所以,想要拥有更高的幸福感,那就先去爱自己吧。当你做到有节制地爱他人,无条件地爱自己,情感自主,并情绪自洽时,你便拥有了幸福的体质。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为每天一本书的简版,查阅详解版欢迎点击文章顶部的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

*注:配图来自Pexels

*文:林溪,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