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告 | 媒介域联盟讲座第三期:潘霁领读《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

 pursuitman 2020-11-02

11月8日  周日

“媒介与技术”经典

继续领读!

预告来了

大家先读起来!

潘霁领读

《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

何为地理媒介?麦夸尔说:地理媒介是“在现代城市中与不同媒介平台的空间化过程紧密相关的新技术条件”,表现为四个交叉关联的维度:融合、无处不在、位置感知和实时反馈。地理媒介带来了什么?麦夸尔又说:网络数字媒介在城市空间中扩张,成为强大的时空机器,极大的扩展了人类的感官、社会组织和文化规范。

想要知道更多?11月8日,一起来听潘霁老师领读《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

后台回复“入群”

加入专属读书群

· 领读人:潘霁

潘霁,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传播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媒体研究组博士后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城市传播,数字技术和研究方法。著(译)作包括《文化框架: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制造”》《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跳动空间:抖音城市的生成与传播》等。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

· 主持人:吴璟薇

吴璟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德国洪堡基金会联邦总理奖学金获得者。主要著作有《德国新闻传播史》、英文专著Private and Public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Germany and China in a Globalized World。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理论、社交媒体公与私、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史。

“媒介与技术”

经典领读系列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从留声机到人工智能,每一次传播技术与媒介的革新与突破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不仅改变着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革之中。尤其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渗透进社会的各个角落,变得司空见惯(banalized),个人与组织都越来越依赖媒介来组织社会实践。

在媒介日益成为支撑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的今日,为了更好地理解媒介技术的影响,清华大学媒介技术与社会研究小组和中国人民大学“海龙果读书会”精心挑选了国内外“媒介与技术”研究领域的五本经典学术著作,并诚邀该领域海内外资深学者作为领读人,带领听众一起探求媒介与技术对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讲座也将深入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领读讲座将于2020年10月11日起,分五期推送“媒介与技术经典”领读讲座系列第一季,通过腾讯会议在云端举行,议程见下。每期会议信息将在举办前五天再次发布。讲座是面向公众和学界的公益性活动,旨在促进经典知识的专业化讨论和大众化传播,所有感兴趣的听众均可参与收听。

敬请期待!

主办单位:無V不至读书会

海龙果读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