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公元前627年,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你们现在如果偷偷派兵前来袭击,我做内应,郑国唾手可得。” 秦穆公为这事向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有听说有过。军队疲惫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况且行军千里,有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孟明,西乞和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我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我就供给你们一天的食粮,要走,我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私下里,他立即派人赶回郑国去报信。

  郑穆公知道消息后,迅速派人到东门客馆察看,杞子及其部下果然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就等着秦军到来,做秦军的内应了。郑穆公果断地派皇武子去致词,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内应杞子知道自己的阴谋被识破,只好立即逃到刘国,逢孙、杨孙等也逃到宋国去了。

  得到探子来报杞子跑了后,秦军将领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顺手灭掉了一个小国滑国后,秦军就班师返回了。

 郑国因为弦高的见义勇为,机智行事而得保,国君和百姓都很感激弦高。郑穆公以高官厚禄赏赐弦高,弦高坚决不接受,说:“作为商人,忠于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受奖,岂不是把我当作外人了吗?”

  一个小小的商人,做事也在行道义,并不是唯利是图,这是不简单的,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

 赵武执政时期,是春秋最风平浪静的时代,大家都喜爱赵武的良性统治。赵武认为国家之治在于人才,要让国家实现强盛,就必须提拔、重用人才。

 《韩非子》一书里讲:“赵武执政,为国家举荐了46人担任要务,皆为国之干臣,且这46人之中无一人被赵武私自纳为家臣,全部都被他拿去公用,其大公无私,堪称千古之楷模。”

  赵武任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对于前往晋国投奔的人,赵武也一一妥善安置。作为霸主,他用人不分国界,发扬春秋时的“楚才晋用”之传统,力争“天下之才为晋所用”。于是,不少其他国家的人才在自家内部斗争失败后,都把晋国看作是第一落脚地。在赵武、韩起执政时代,卫孙林父、石恶、秦公子针、齐乌余、高竖、高强、郑羽颉、公孙侨、丰卷、罕朔、楚国公子比、公子弃疾、许公子止等都把晋国视作第二家园。

    赵武招揽人才没有一定的标准,只要他觉得这个人是个人才,就不会在意这个人的背景,这也是他的一心为国,没有私心所致。

   一般情况下,有大智慧的人做事,有例行,就有例外,因为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可能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能应用于所有人和所有事的定则,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在不违背大仁大义的大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适当的权变。

  义者,宜也,行义之事时,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心里完全不能有自私的成份,有私欲就会蒙蔽本性,有大智慧的人绝不会因为私欲而损害道义。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在变化着的,都是有多面性的,处理的时候不能说非要这样,或是非不这样。对于所有的事,我们可以以“道义”作为一个基本立足点,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保持思想上的开化,随时变通,最终以取得在各方面都能达到致中和的境地。

  適,这个字在金文中有一个表示“最高话语权”的“啻chì”,和一个表示“前行”的“辵”组合而成,本意是尊令而行,古代诸侯国按最高人才标准精选出的贡士,遵令往赴中央朝廷,引申义为“相称相当,合乎心意”。

  “适”做“厚,亲近”之义时还有一种音读dí;跟他相反的就是“莫”,——“薄”的意思。

 有一个汉语成语叫“无适无莫”,意思是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坦荡无私,就出自《论语·里仁篇》的这一则。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必行,无所谓必不行,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更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了。”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