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弹琵琶上位的佛系青年王维:超脱,不是空白,而是留白!

 新用户72208322 2020-11-02

文丨国粹君,图|网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生若觉不如意,不如读一读王维。

国粹君
靠弹琵琶上位的佛系诗人王维,15岁便出道。历经半生荣辱,终于明白:生命真正的超脱,不是空白,而是留白。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就是人才。他,才是大唐最有烟火气的诗人!#王维#大唐诗人@国粹君 @国粹君的生活艺术
视频号
点击上方关注国粹君的“视频号”

历经半生荣辱沉浮,
我心自有山川风月。
作为大唐最有烟火气的佛系诗人,
王维告诉我们:生命中真正的“空”
不是空白,是留白……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
当15岁的王维离开山西蒲州,
到长安谋取发展时,
跟现在漂在北上广的年轻人一样,背井离乡。
当真是“鲜衣怒马少年时,一夜忘尽长安花。”
 
少年得志,冠绝当时。
时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
是诗书画、音律三者倶佳的俊才。
17岁时便写下了留传千古的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与刻板印象里,王维的云淡风轻不同,
少年的王维也曾与当时长安城里
无数激昂豪迈的年轻人一样,
渴望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一展宏图。

于是有了,“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剑气如虹,
有了“天子临轩赐侯印”的慷慨热忱。

可谓“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
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

 新丰美酒斗十千,
 系马高楼垂柳边。
在成为“诗佛”之前,
他还是“社交达人”。

“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
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活动于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
经常是王公、驸马、权贵的座上宾,人缘极好。
 
风姿卓越的王维,
引起了玉珍公主的注意。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公主向岐王问此人是谁,
岐王卖关子,只说“知音者也”。
于是,公主便令王维独奏。

王维右手弹挑,左手捺带,
琵琶声响,一曲“红豆生南国”,
曲子声调哀切,只奏得满座动容。

公主为王维琴声折服,问岐王:“何不遣其应举?”
岐王回答:
“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
少年的心气之高、不甘人下,
非等闲之辈可比。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19岁时,王维终于得偿所愿,
被京兆府点为头名,21岁就中了进士。
 
他生在了最好的时代,
开元盛世携初唐以来的数代积累,
正在世间徐徐展开其空前繁华的一面。
盛唐是当时最好的国度,
长安是当时最好的京都,
而王维,处于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范文澜《中国通史》里说:
王维文名极盛,成名在李白前20余年,
“文苑霸主只有王维一人”。
 
作为同时代的诗人,
王维写“新丰美酒斗十千。”(王维《少年行》)
李白写“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王维写“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
李白写“纵死侠骨香。”(李白《侠客行》)
 
如此心灵相通的两个人,却老死不相往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就像今天我们发微博和朋友圈一样,
可是王维和李白的作品加起来上千首,
一次也没有@对方。

同是音乐发烧友,李白唱功一流;
王维更是诗词界的方文山,
琵琶弹起来,令人意乱情迷。
但两人一次都没合作过。

 举世无相识,
 终身思旧恩。
 
在长安举办的多次派对上,
有李白就没王维,有王维就没李白。

贺知章经常约张旭、李适之、李白等名士
在长安喝酒,后来成了著名的“饮中八仙”。
这个酒鬼饭局,王维从没参加过。

张九龄第三次入京后,
约王之涣、王昌龄和王维等人聚餐,
李白也不在邀请名单上。
 
似乎对两个人的关系,圈里人都心知肚明。
当时的诗坛,有“南李北王”之说。
李是李白,王是王维。

 月出惊山鸟,

 红莲落故衣。


同是被玉真公主引荐过的大才子,
李白狂放,王维内敛。
秉性温良,处世恭谦,
几乎不见出言不逊、金刚怒目的行止。
李白求道,王维信佛。
素性淡泊,看似无心,却是情真。
 
不同的性情和信仰,
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活法。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哪怕同是田园派诗人的代表,
王维对陶渊明也并不认同。

尽管王维也有出世的思想,
但他的行为却没有像陶渊明那样
索性挂冠遁入田园,不顾妻儿老小,
经常靠向朋友弯下腰来请求接济。
王维对陶渊明这一点很不喜欢。
 

 秋槐落叶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作为一位宽和笃厚的君子,
王维事母至孝,友爱兄弟。

对朋友相互扶持、鼓励慰藉。
虽然自己后来越发身在红尘之外,
却仍勉励同仁后辈积极入世、开创事业,
对于朋友更是一腔深情厚谊,
不惜极力举荐,不使其自怨自艾。

对妻子痴情恩爱,婚姻短暂不过一年多时间,
却在妻子亡故后,三十年孤身一人。
不续弦不纳妾,更不像大多唐朝士大夫们一样
蓄养“樊素”、“小蛮”,
身兼了杜甫的不弃,柳宗元的不娶,
恪守爱的坚贞,可谓至善至孝,至情至性。
 
在将近六十几年的人生中,
王维鲜有哀怨忧郁之语。
哪怕仕途阻滞时也随缘就势、顺适所遇。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在王维笔下,没有山水的对峙与冲突,
更多的是和谐与宁静。

呈现的是诗人内心所渴望的桃花源,
没有主观性、没有目的性,没有外物的束缚,
只有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生命回归自然,心灵回归自由。
 

对于唐朝诗人,人们都说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他没能像李白一样,
生在开元盛世,浪漫不起来;
也没像杜甫一样尝尽人间疾苦后,
长出一身荆棘苦草;

历经繁华的他,却是在繁华中,
慢慢地学会享受孤独,
身处人烟之地,心在幽幽深山的王维,
更像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虽然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
但很快就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獅子
犯禁而受牵连被贬。
开元九年秋,王维离开长安,
前往济州任司仓参军,
一个看管粮仓的小官。
 
在偏僻荒凉、被人遗忘的济州,
他“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多年兢兢业业,不忧不惧,不怨不恨,
默默做好分内工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
 白草连天野火烧。

张九龄上台后,获得赏识的王维重新出仕,
先后在洛阳和长安任右拾遗。
而正当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之时,
两个重大变故改变了他的命运。
 
一个是玄宗后期李林甫得幸,
他的伯乐张九龄因谗失势,在政治角力中败下阵来。
另一个即是安史之乱。
这次事件不仅仅击破了皇帝与贵妃的旖旎美梦,
也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当气象万千的朝代连同曾经名震四方的国都,
在这场灭顶之灾中走向令人惋惜的穷途末路之时,
盛唐与长安的浪漫与辉煌骤然而止。
王维不幸地成了这场惊心动魄祸事的亲历者。

 关山正飞雪,
 烽火断无烟。
 
玄宗出走,而王维没有来得及跟随,
只好通过吃哑药、泻药不断折磨自己,
拒绝真心投诚,以推脱出仕。
安禄山却慕其才华,强迫他接受伪职。
 
当时王维有五弟二妹,一大家子,
他是长子,身无长技,只会写写画画,
他可以舍了自己却舍不下家人,
不顾一切,只为博个有骨气的名头,
他做不出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之后,在安禄山于凝碧池的宴请中,
王维触景生情,暗中作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的流行,在肃宗清算伪职官员的时候
挽救了王维的性命和名声。
同时这还得益于与王维齐名的才俊——
王维的弟弟王缙,他宁愿
辞去自己刑部侍郎的官职也要为哥哥脱罪。
因着这首诗和王缙的请愿,肃宗破例赦免了王维。
 
可王维却并没有放过自己,
作为一个传统的古代知识分子,
安史之乱连同被迫接受伪职的经历对他影响极大,
王维在之后的书信中常有自责鹿疚之语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并不完美的过往,处于矛盾甚至尴尬的状态,
但这恰恰是王维所以可贵的原因,
因为他代表了真实。

没有因为自己想当神仙而不顾家里的一切。
这又是王维和陶潜以及李杜等人不同的地方。
孰好孰坏在于不同人的理解。
 
获得赦免之后,王维的官职一升再升,
最后任尚书右丞,
这是他一生所得到的最高官位,
人们因此又称他为“王右丞”。
此时的王维在外人看来仕途通达、人生得意,
可他的政治热情却已消失殆尽。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
王维说自己虽年少有成,
在最好的年华里状元及第,
但身处繁华乡,深陷热闹场的他,
在这喧哗热闹的世界里,
却像一名来自远方的异客,
努力地尝试与这个嘈杂的世界融合。
 
他的一生历武后、中宗、睿宗、玄宗、肃宗诸朝。
宦海沉浮,终于40岁后,看淡一切。
寄情山水、淡泊度曰、亦官亦隐。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晩年的王维,以孝养母亲的名义,
买下宋之问曾经经营的蓝田辋川别墅,
开建属于他的辋川别墅。
 
天宝九年,母亲去世,
王维“柴毁骨立,殆不胜丧”,
在辋川丁母忧隐居。

期间他常邀请裴迪来这里游山玩水。
两人以辋川20个景点的名字为题吟咏酬唱,
各写了二十首五言绝句,编成《辋川集》。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随后他将辋川别墅改为寺院,
为灾民舍粥。
直到761年,60岁的王维
“临终无病,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
随风而去。

辋川二十诗,诗诗是放下,
也许放下就是人生最大的禅!
这大抵是我们熟悉的摩洁先生,
是我们熟悉的禅意与佛心、仙风与道骨。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当世界安静下来,
他开始享受独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某种意义上,
王维的超脱不是空白,而是留白。
空白是最开始便没有,而留白是:
自然有许多,但皆被隐去了。
 
他的“空”不是婴儿一样的白纸,
不是没有接受过涂绘渲染的本身的纯粹,
而是一种在诸多笔墨加之于其上之后,
再褪尽铅华留下一方均匀的深远的空旷,
是收获了复杂诸相再萃取出的纯粹。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你且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无声胜有声处,是那样一位灵性的,
同时愁肠百结的,不置悲痛于诗句,
或是不愿,或是无法枯坐着的诗人。
 
在他的那一份独有的“空”当中,
有烟花冷落后淡淡忧愁的余味,
像是千言万语欲说还休又婉转曲折后
化作一句“算了吧”。
  
进与退、得与失。
出仕与归隐、济世与修身,
王维不是作出了选择,
而是突破了其间的阻隔与对立,
在更高的境界中达到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情在难醒,无欲则刚。
出世当智,入世当强。

个人的力量如何能与整个朝代的危机颓势抗衡,
哪怕是这样出色而恰逢其时的人物也不能幸免。


宋人总结王维的诗歌这样写道:
“其为诗通于绘画音乐之理,擒藻轶丽,措思冲旷,
而出以庄重闲雅,浑然天成。
柔厚而不为华靡,简淡而不伤寒俭。
格调高浑,而寄兴复远。”

清代赵殿成称王维的辞章
“浑厚大雅,怨尤不露”,正切乎孔子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古诗之教。
 
明代董其昌推崇王维为山水画
“南宗”鼻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闻一多说:“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


纵观王维一生,清冷的拂袖抽身之中,
有明显的选择,也有所放弃的那个选项的
一抹淡淡的留影。

索性他的人,与他的诗歌、书画一样,
朗月清风般安详平和。

他是凡夫,却在艺术的世界中
得到超然和自由。
也许,也只有他,才真正
称得上是“诗意的栖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