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堂好课的四个标准,老师你做到几个?

 栗星0 2020-11-03


同样一节课,你说你上得好,我说我上得好,大家都在说自己上得好。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是精彩的课堂设计,还是制作精致的课件呢?是有趣的课堂游戏,还是有扎实的板书基本功呢? 

好课是有共性的。总结起来是四句话——要有人,要有料,要有变,要有趣。

1
课堂要“有人”
一堂课为谁而上?当然是学生。但我们在课上总是习惯于指向考试,指向升学。我们灌输给学生的,很少是指向批判、体验、创造的。考试升学,找好工作,讨好老婆,过好日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着眼于人的。但是人生绝对不仅仅是这么一条直线,如果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的就这么一条直线,那么将来一旦遇到挫折,离开这个轨道的时候,学生就不知所措了。

换句话说,除知识和方法外,学生从老师那里还能学到生活的智慧、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感受到人格的魅力。从教育的本原来认识我们的课堂,着眼于学生生命的成长。

2
课堂要“有料”
“有料”,换一个角度讲,就是课程资源。一堂好课,教师是会从实际的教学情境出发,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的,这资源既有我们自身的经验积累,又有来自与学生的互动。老师要把资源“个性化”,创造独立的教学哲学。

3
课堂要“有变”
“有变”说的是一堂好课的每一个环节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点——兴奋、有趣、感人、震撼的点,课堂不仅没有了精彩,更没有了真正的内容。

一堂好课是一定会根据课堂的实景调整教学预案和教学方法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张力、有灵气的。教学面对的是人,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人是活的,我们怎么可以死守预先设定的教学课件呢,又怎么能够按照一个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呢? 

4
课堂要“有趣”
平时您都是怎么制作课件的?几张内置背景图,再加上一堆教案文字,再插上几张图片,仅此而已。 

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总是习惯了搬教参,甚至于习惯了等集体“备课”给我们提供一个现成的教案课件。于是我们就慢慢丧失了对备课的重视,懒得花心思优化上课的课件。这种“无趣”与“无情”慢慢导致了我们课堂的枯燥乏味,诱导了学生的漫不经心,被动接受,敷衍了事。

一位教数学的老师在执教《认识统计图表》一课的时候,一开始通过课件里展示的一个会“动”的图表,还制作了一个好玩的教学视频,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了,有趣的课件等创新教学方式就是能够触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的。

花点心思设计你的课件,设计你的课堂
如同花点心思设计你的人生,

每天点滴的教学成长,

我们从这里开始:

 
特级教师最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
希沃学院第28期免费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