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市,华阴市,硙([wèi] ,石磨)峪乡,双泉村,西汉京师仓遗址

 东海若水斋 2020-11-03

京师粮仓——找寻华阴老腔发源地 

2017-08-22 14:40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陕西冷娃,喜爱秦腔如同喜爱吃面一样,无需任何理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些感叹戏曲演员为艺术的献身精神,他(她)们的艰辛,绝非是电视上好声音之类的快男快女们比拟得了的,虽然他(她)们远没有快男快女有名气。看大赛,有幸让我们欣赏到了平常无法听到的一些小剧种的演唱,诸如眉户、碗碗腔、阿宫腔、汉调桄桄等。敬佩那些在基层默默坚守的演员,如果没有她们,这些婉约优美的唱腔,恐怕就会失传于世。

与这些小剧种相比,同样作为陕西地方戏曲,华阴老腔是幸运的,是它们中间的佼佼者。虽然老腔由于它的演唱形式,上不了文华奖的大舞台,然而,正是因为它这独特的演唱形式,使得它跟着陈忠实《白鹿原》话剧和电影,走上央视艺术殿堂的大舞台,红遍全国,那些土得掉渣的老艺人,也有了快男快女的明星范儿。看多了他们在央视各种场合的演唱,越来越觉得除了最初的几个老艺人,一些演唱太过于商业化太过于夸张,失去了原本淳朴摄人心脾的震撼而显得有些闹。可现如今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社会,不这样商业化,这个古老的剧种濒临灭亡的命运恐怕难以挽救。

华阴市双泉村是一个位于西岳华山脚下的小村庄,黄河、渭河和洛河在村子东北交汇,早在西汉时期,这里是一个军事粮仓所在地,漕运直通当时的都城长安。带头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这就是老腔的由来。既然知道老腔的发源地在双泉村,今天到了华阴,当然是想要寻来双泉村看个究竟。

城南村出来,向北走上通往县城的大路,向西走不远就是西关村,资料说西关村也有魏长城遗迹,从村子经过时没有看得见,我们也没有进村再寻找,直接进县城,走外环路从西到北再到东,正好来到高铁北站。在找寻双泉村之前,我们是先要去看“阴晋故城”——这当然是在看魏长城资料时了解到的又一个春秋时的故城遗址,它的位置在县城北2公里处。所以,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来到了高铁北站。

从北站广场再向东,路边有一户人家,停车上前打问,年轻的儿子不知道他们这里还有个什么阴晋故城,妈妈指着高铁桥洞东北角说可能就在那一块。正说间一位大爷抗着锄头走了过来,听说我们找阴晋城,就比划着把具体方位给我们描述清楚,让我们惊喜的是,大概朝这个方向走,果真来到了目标的跟前。开车穿过积水很深的高铁桥,按照大爷的指示拐向路南,西侧是一部队驻地,正南方应该就是故城遗址,可是外围是羊圈和猪场,散发着臭味不说,院子还是有狗。在城南村被狗吓怕了不敢近前,绕到部队门口,墙边有条向南的路,走过去一看,一块碑子出现在我们眼前---阴晋城遗址。

除了那段百米长的弧形墙体,阴晋城已经没有大的轮廓再现。有关它的解释是说:春秋时故城也,初属晋,后属魏。《史记》:赵肃侯二年,与魏惠王遇于阴晋。又魏文侯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秦惠文君五年,魏纳阴晋于秦,更名曰宁秦。汉改曰华阴。与这阴晋城相关的,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阴晋之战,公元前389年,秦军为夺取被魏占领的河西地区,动用50万大军攻魏,而魏军在名将吴起率领下,在阴晋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为寻找双泉村,看过的资料有写华阴县“碨峪乡”,有写“硙峪乡”,还有“矶峪乡”,一向都是敲键盘时才认字的我,拿着这手写在本子上的字想问路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先生说他也认不准,从阴晋城出来他去问路,没说我们要去什么什么乡,只说要找京师粮仓遗址,路边架线的几个人中还真有人知道,说是在wei峪乡双泉村,我们找到后才看见村上写的是“卫峪乡”。回来后查字典,“碨、硙(wei)”相同,是村上的石磨石碾;“矶(ji)”是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虽然简写的“卫”字对我等来说易于辨认,可就与人家原先这几个字原本的意思相去甚远了。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原以为这个碨峪乡要跑到秦岭上去,却原来顺着我们脚下的大路直往前不远就到,这是县道X319,一直通到潼关港口镇黄河拐弯处。往前走,渭河滩地上万亩荷塘含苞待放,一眼望不到尽头,想象着那莲花盛开的景象将是何等的壮观。过了沙渠村、沙坡村,双泉村的牌子挡住了我们,县道和连霍高速在村子前汇合,要进入村子,得从高速路洞口下钻过去。先看见的是一块竖在路边地上的石碑,从这条路上去在村子的西头,我们直接去了村子东头的那块高大路牌下,经村人指点钻过高速路洞来到了村子东头。

双泉村背靠黄土塬面向渭河滩,架在黄土塬的半坡上,一上一下排列两条几百米长的街道。村头的老人说京师仓遗址就在村后的塬顶,除了西头村后竖有文物保护的石碑,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看了。我们先从村东头上塬的路把车开上塬顶,塬上视野开阔,天高云淡,位置高敞,北望黄河渭河隐约可见,万亩荷塘一片碧绿,东边就是潼关古渡,正南方的远处,东西两道大塬在这一处形成一道豁口,可以一眼望到秦岭。塬顶东面依山,北、西、南三面是崖,形势险要,应该是古代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而今,连霍高速从塬下经过,高铁从塬上飞驰,正好把这道塬夹在中间。这架塬顶方圆大面积上,就是汉代京师粮仓所在地。

西汉武帝时,首都长安人口聚增,关中所产的粮食已经不能满足需用,所以,西汉王朝不得不考虑从关东水路调运一批粮食供养首都长安。汉武帝令水工“率数万人......三岁而通”,在渭河南岸修成漕渠。漕渠流经今临潼、渭南、华县,直到潼关附近注入黄河,长达一百多公里,比经渭河的航运时间有明显缩短,粮食的运输和供应状况迅速得到改善。运输量的增大以及从关东黄河用大船上运至渭河口进入漕渠必须换船,这就需要适当的中转地点,于是,就有了便于转运、储存和离渭河较近的京师粮仓,它是漕渠的配套工程。

1979年,京师仓遗址经过考古挖掘,它既有合理的布局,又有多组(六组)仓房建筑,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古代粮仓。因为在东边塬上基本看不到什么,我们下塬穿过村子街道来到村西口,弃车徒步上塬,刚走到塬堎下,就看见了竖在这里的文保碑,旁边还有一块牌子,标示着保护区内是卫峪乡花椒种植区。上得塬,跟在东边看见的景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地上到处到处散落着瓦片,有些还堆积在一起,一看就是汉瓦。在地里一走,脚随便一踢,土里就蹦出瓦片来,让你可以真实的感觉到作为秦人的自豪:我们拌一跤拣拾的都是秦砖汉瓦。

遗址上除了能看见这些汉瓦,剩下的就会花椒树,感觉有些奇怪,回来看资料才知道,1979年遗址被考古发掘后,随即被掩埋保护,成为农田,种植上了花椒。京师仓的废弃在东汉初年,由于都城东移洛阳,加之漕渠积年淤沙,京师仓就逐渐失去意义,使命终结。尽管华仓从建立到废弃仅仅一百多年时间,然而却对华阴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由于粮仓的建立,附近的群众多以磨面加工为业,汉京师仓所处在硙峪乡,硙同“碨”,意思是碨小米的碾子,这表明仓所在位置亦是一处加工粮食的场所,且规模很大,这个地方才有了硙峪的名称;由于有守仓士兵的操练,产生了华阴独特的民间艺术:素鼓;也由于有运船的号子,而创造了华阴独有的剧种:老腔。

可惜的是,村子里在街道玩耍的都是婆娘娃娃,男人们也许都下地了,再说人家也不会给我们单独表演老腔。如果可能,坐在村民院门前,居高临下,远望碧绿荷塘掩映下的黄渭,听一曲老腔发源地原汁原味的地道老腔,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截图:双泉村就在卫峪乡上边连霍高速拐弯的地方,正北方两条小河是渭河和洛河,两河交汇后在潼关的港口汇入黄河,所以,这里叫做三河口。

双泉村,路牌上是连霍高速,下边是X319县道

村前是渭河滩地上的万亩荷塘

穿过高速路桥洞就到双泉村

村道,这是上街,底下还有一层街道

站院门外菜地边看下去,满眼碧绿的荷塘一望无际

上塬,这是东边塬

塬上还有塬

基本上没有什么能看,掉头下塬(路太窄,还好地里不是太虚)

穿过村子来到西边塬口,弃车徒步上塬

文保碑就在路边

塬上还是花椒地

站塬边可北望渭河洛河交汇处,东望潼关古渡口

从这个豁口可以看望秦岭

这里满地都是汉砖瓦

一些被堆积在地头

这一块被我请回了家(多的很,应该不算是偷盗吧)

在双泉村看万亩荷塘

醉夕阳

看蓝天白云

版权与免责申明

部分图片与文字来自网络,


【三秦文学】远逝的粮仓

渭南学习平台2020-10-24
渭南市
作者:冯旭荣 赵雪侠

京师粮仓遗址。(本文图片来源于渭南日报)

从华阴北客站出发,沿老西潼公路向东行约8公里,便可抵达华阴市硙([wèi] 1.石磨)峪乡泉店村。这里的人们引以为豪的一是老腔故里,二是京师粮仓。当地百姓有两句口头禅:“吼一声老腔名震四方。”“捡一块瓦片走来京师粮仓。”

带着好奇,在秋日的早上,和友人一同前往这块宝地一探究竟。让我们惊喜的是,沿途树林阴翳,荷塘成片,荷叶田田,荷花亭亭。一眼望不到头的荷塘将这片神秘的土地衬托得异常秀美。轻车熟路,很快就来到双泉村口,经路人指点,车从高速公路桥下穿过,很快便到了村子东头。

双泉村地处黄土台塬半坡,南依秦岭,北瞰渭河。碰到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明来意,他指了指身后说:“京师仓遗址就在村后的塬顶上,除了一块文物保护的石碑,就是满地花椒树,没有什么好看的。”我们没有放弃,而是按老人指点方向,沿乡间道路步行到达塬顶。

这里三面临崖,一面靠山,视野开阔,地势险要。此地东临潼关古渡,在古代交通十分便捷。向南望去,东西土塬在此夹出一道凹谷,放眼望去,莽莽秦岭一览无余。向北眺望,越过万亩荷塘,黄河渭河隐约可见。连霍高速从塬下经过,徐兰高铁在塬上飞驰,中间正是这片京师粮仓所在地。在现代隆隆的车辆声中,依然固守着横穿千年的文明印迹。

粮仓的遗迹已经在岁月的侵蚀中变得无影无踪,一片片花椒树似有似无地遮挡了人们的向往,只有保护区的牌子在提醒来此的人们这里曾经是一片重要而繁华之地。相传这里到处散落着瓦片,有些还堆积在一起,用脚随便一踢,就会从土里蹦出来,我们急切地俯下身去,想找到一只半片,以之叩问历史,藉此印证作为秦人的自豪——那种绊一跤就能捡拾到秦砖汉瓦的感觉,然而事与愿违。我们问一位正在摘花椒的妇女,可曾捡拾到过瓦片,她说很少有了,只是有人锄地时偶尔会碰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场考古让尘封2000年的西汉华仓遗址重获天日。据考古资料考证,华仓,又称西汉京师粮仓,其建筑年代在西汉武帝时。京师仓也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粮仓建筑遗址。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朝代。那时,首都长安的陵邑各县人口骤增,西汉王朝不得不考虑从关中调运一批粮食供养首都长安。关中自古以来就有“天府”的美誉,但所产的粮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用。司农郑庄曾上言“时关东?粟从渭上,度六月罢。至河三百余里,径易?度可三月罢……”汉武帝认为郑庄的上言很有道理,便在渭河南岸修成漕渠。“率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漕渠流经今临潼、临渭、华州,直到潼关附近注入黄河,长达100多公里。比泾渭河的航运时间有明显缩短,粮食的运输和供应状况迅速得到改善。运输量的增大,从关中黄河用大船运至渭河口进入漕渠必须换船,这就需要适当的中转地点,于是,就有了便于转运、储存和离渭河较近的京师粮仓。现在仍然可以找到漕渠痕迹。

史料表明:西汉京师粮仓既有合理的布局,又有多组(六组)仓房建筑,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古代粮仓。既考虑了建筑的实用价值,又考虑了建筑的外观审美价值。其仓区周围有围墙,并设仓城以作防卫。尽管华仓从建立到废弃仅仅一百多年时间,然而却对华阴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由于粮仓的建立,附近的群众多以磨面加工为业,西汉京师仓所处在硙峪乡,因硙同“碨”,意思是碨小米的碾子,这表明仓所在位置亦是一处加工粮食的场所,且规模很大,这个地方才有了硙峪的名称;由于有守仓士兵的操练,产生了华阴独特的民间艺术——素鼓,震撼西岳、响彻渭水!也由于有船工的号子声声,因而有了华阴独特的剧种——老腔,老腔被誉为“黄土地上最古老的摇滚乐”,的确名副其实。

华仓距今,历史长河已流淌了两千多个春秋,对它的发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遗址中发现的带有“宁秦”戳记的砖和战国时期兵器的陶范等,为华仓仓城的前身是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更名的宁秦县城旧址,提供了依据;其二,华仓建筑的结构、风格对后世的建筑有巨大影响,为我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证资料;其三,华仓遗址挖掘保存的文物,是我国文物宝库中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文化瑰宝。

站在这片远去了的历史遗迹上,不由使人心潮起伏,仿佛又看到了一座座水车在河水的冲击下带动着石磨一圈圈旋转,日月就在这奇妙的旋转中周而复始地轮回。在秦岭脚下,在渭河之畔,先民们曾经用肩上沉重的粮袋筑起了一座历史的记忆,于是渭河之上便有了那亘古绵延的船工号子,便有了乡音无改的绵延传承,便有了与之相关称谓的由来。

历史虽然已经走远,但脚下的土地依然保留着挥之不去的神秘面纱,如同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已经破碎的瓦片、瓦当,静静地讲述着岁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望着远方一片片青翠的荷塘,心中突然滋生一种渴望,历史是多么地遥远,又是多么地接近,在脚步之间,在呼吸之间,在吐纳之间,便有着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这时,高亢激昂的老腔正从村子里飘来……



来源:渭南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