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润芳:等不回来的亲情|散文

 作家荟 2020-11-03

龚清杨:一个杀手的甜美爱情|小说

文/润芳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养了三年的君子兰开花了,这是我第二次养君子兰,算是成功了。拍了两张照片存念。说起这花,倒使我想起一件陈年旧事来。
一九五九年刚过完年,下村里云霞家发生了一件大事,用现在的说法,云霞离家出走了,这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这个方圆不过五六里地的村子,祖祖辈辈老门老户地住着,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不出一天,全村几乎都知道了。当时村里决定组织人寻找,被云霞妈拦住了,她不许任何人再提这件事。在那时农村人的观念里,一个女子娃家背着大人跑了,传出去,是很丢脸的。

渐渐地村里便传开了,好像是过年时,云霞家有个好事的亲戚要给她提亲,问起条件,她妈说不能远,男方人老实能干,就在临近的几个村子看有没有合适的,她就这一个女子,舍不得给得远。
在村里人看来,这事很正常,女娃子大了,该出阁了,由父母做主,媒人牵线,定一门合适的亲,村子里都是这样,当妈的没有错。而且大家都知道云霞妈最疼她这个女子。所以,村里的长辈都觉得云霞不听话,不懂事。
云霞十七岁了,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三个弟弟,最小的弟弟才三四岁。平时,亲戚邻里都随家里人喊她霞。霞小学毕业,妈妈没有让她继续读书,让回来帮着自己带弟弟,学做饭做针线。在连县城都不知道在哪里的妈妈看来,一个女子娃能认识字就不错了,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村子里和霞差不多大小的姑娘小媳妇大多都没念过书,可是纺线纳鞋,做饭带弟妹,下地干活,样样都行,霞什么也不会干,将来嫁人会被婆家挑理的。

但霞不这样想,她从来没想过要嫁给一个农民,十八九岁就出嫁,二十出头怀里就抱个孩子,缝衣做饭,喂猪喂鸡,一辈子在土里刨食,即便是晚上在村里夜校扫盲班代课,也觉得没意思。她做梦都想离开这个闭塞的小山村,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想起妈不让自己继续读书就气闷。但霞无论什么事从不找她伯说,在霞看来,伯只知道干活,家里大小事情都是听妈的,是个最没用的老好人。
那个春节,亲戚的提亲和妈妈的态度,让霞有了离开家的念头,于是,她不管不顾地走了……
霞走后的第三年,给家里寄来一封信,信很简短,告诉家里她在辽宁工作,一切都好,让家里不用挂念她。这也是霞写给家里唯一的一封信。
那时候,从村里到县城要步行,县里到省城也没有班车火车,运气好的话,可以搭上顺路的马车,三百多里路,常常需要三五天才能到省城。霞当年是怎么到的省城?又是怎么到的辽宁?这一切没人知道。
从这封信来了以后,再逢人问起来,云霞妈总是满脸笑,话语中满是自豪。是啊,村子里的姑娘小媳妇中,那时候能到城里工作,端上国家的饭碗,唯有她的女子霞。自此,村里人知道霞在东北工作。在村里人的概念里,辽宁、吉林、黑龙江笼统都是东北。

云霞妈把信珍藏起来,只有每次让大儿子给姐姐写信时要看地址,才取出来,完了,再放回去,锁上箱子。
从此,云霞妈有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拉开广播,她要听一下,有没有东北的事情,这是她牵挂女儿的一种方式。以前可不是这样,云霞妈除了偶尔听一会秦腔戏,其它事情从来不听,她觉得无关过日子,也听不懂。现在,她不仅听新闻,心里还想着,女子过两年就回来了,到底是干公家的事,哪能说回来就回来的。
春去秋来,一晃三十年,一九八九年的春天都来了,一茬一茬的孩子长大了,年轻人变成了中年人,中年人都老了,一些老人去世了,村子里早已没人再提起霞。云霞妈老了,脸上常常露出愁苦的神情,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她不能知道女子什么时间会回来,担心自己闭眼之前见不到女子面,思来想去,决定打发小儿子三牛去找他姐姐。
之所以让小儿子三牛去,因为三牛在村里当赤脚医生,办事稳重细心,再加脾性好,和谁都能搭上话。
云霞妈从窑后那只老旧的木箱中,取出那封已经发黄的信和一张发黄的二寸小照片,照片是云霞小学毕业和同学照的,也是霞仅有的一张照片。云霞妈把这两样在她看来很珍贵的信物,用一块蓝手帕包好,交给小儿子,要他按信封上的地址去找他的姐姐。其实,三牛记着地址,但他还是把信和照片小心地装起来。

三牛要去东北找他姐姐的事 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那些六七十岁的长辈们满怀希望地想着:这回保不准霞和三牛一起就回来了。
过了半个多月,三牛一个人回来了,三牛从火车站还没走到家,村里都有人看见了,你传他,他传你,一会儿工夫,好事的婶子们都相约着到了三牛家,大家想知道霞过得好不好,怎么几十年不回家?顺便看看霞给她妈带了什么礼品,毕竟几十年没见,何况是亲妈。听三牛说,他姐姐在那儿结了婚,儿女双全,过得很好。三牛还说,她姐姐喜欢养君子兰,家里养了十几盆,摆在房间里,好看着哩,回来时让他给妈妈带了一盆。那时候村里没有谁家养君子兰,倒觉得稀罕。大家围着看花,夸花好看,又问照片啥的,三牛说忘了要。三牛答应妈妈,等过段日子,写信让姐姐寄几张过来。

云霞妈把花放在她窑洞的外窗台上,这样坐在炕上也能看见,冬天她不知道要挪进来,那盆君子兰当年冬天就死了。
三牛写没写信,不知道。他父母过世时,他姐姐霞没有回来,云霞妈终究是没有见上女儿一面。村里的婆婆婶子们说起来,都叹息:“霞这女子心太硬了,到底是自己的老子娘,有啥疙瘩解不开……”血缘并不是化解一切矛盾误会的溶解剂,事实的真相除了当事人,谁又能完全了解呢?
前几年央视有一档节目《等着你》,好像是寻亲的,结局基本都皆大欢喜,但那是电视节目,而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亲情都在路上,等着,就会有圆满的结局。

那个春寒料峭的凌晨,霞顶着满天的星光一个人悄悄走了,这一走,从此断了回家的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