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英宗朱祁镇:只听别人话的男人,危害有多大?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李艳艳 | 来源:(ID:tsgsc8)

01


朋友聚会,一个女友向大家诉苦,说他的丈夫是个没主见的人,自己的话,从来听不进去,别人的话,却一听一个准,跑得贼快。

别人让他买什么股票,他就买什么股,结果赔了个一塌糊涂。别人给他推销保健品,他就花大价钱买吃,结果吃得跑医院。别人让他担保贷款,他就担保,结果被套。

反正,别人放个屁,他都追着闻,而自己老婆的话,于他就是耳旁风。对孩子也没有耐心,不是吼,就是叫,家里有他在,就充满了争吵和怒吼,大人孩子,烦恼得什么也做不成。家庭日常消费,他都要和她算得一清二楚的AA制,多一毛都不出。

结果,同样的上班拿工资,别人早已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小康日子,而自己家还挣扎在贫困线上,孩子吃得奶粉,身上穿得都是便宜货。两口子的关系,也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样只听别人话的男人,不但妨碍了自己发家又致富,更危害到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她问我们,该不该离?

我无话可说,想起了最近看《明史》,里面有一个人,我想讲讲他的故事。

02

1427年,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生了长子,取名朱祁镇。明朝的文化和他的王朝发展一样,呈波浪式发展,可能此时正值波谷时期。解缙被处死了,“三杨”已老得老,死得死,估计没啥头角峥嵘之人了。筷子里拔旗杆,矬子里选高个。四五岁的时候,他老爹竟把一个在家乡做不好学官,就自阉进宫的宦官王振,派给儿子做先生,教他读书识字。

这个宦官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看清了这个学生的“太子”前景,认定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要全靠他了,于是就“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投其所好,尽其所能,这老师一当就是二十年!生生把师生关系当成了“情同父子”的“父子”!

只是“此父”非“彼父”。亲生父亲一心只要儿子好,太监父亲却一心利用儿子,只要自己好。

宦官专权由来已久,明朝更甚!太监王振仗着自己是太子朱祁镇的先生,大权独揽,贪污受贿,鱼肉百官,飞扬跋扈,许多人不敢怒不敢言。幸好太子的祖母还活着,时不时训诫他几句,这才使得他不至于能得要上天。

朱瞻基命短,年仅36岁,病死。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当了皇上。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九岁的小孩尚且玩劣无知,那时的九岁小孩,只怕是更加单纯无知,任人摆布。果然,仅仅八个月后,小皇上就封老师为“大司礼监”——宦官中最高的职位。
从此,疯狂膨胀的王振,更加有恃无恐,为所欲为了。上帝想要让一个人死,必先使其疯狂。此言不虚!

1449年,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听从王振的教唆,不自量力,带领20万精锐明军,亲征也先的瓦剌军,想要以此树立自己和王振的威信。

这支组织者“无领导力”,军队“无组织”,后勤“无保障”的“三无牌”出征队伍 ,开始了明朝历史上最无力最混乱的一次出征。朱元璋和朱棣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气得从棺材板里跳出来大骂:孽障!丢尽大明脸面了!

而没主见,只听别人话的明英宗朱祁镇,却不知道他这次的行动,即将给大明帝国,给家庭,给别人和他自己,带来多么大的危害和灾难!来看看这次让士兵们抓狂的军事行军吧。

03

1449年(正统14年)7月17日,皇上和王振率领的三大营精锐20万明军,沿居庸关——怀来——大同方向一路前进。走到半道上,碰上开拔那天,在大同阳合被强悍的瓦剌军设伏,全军覆没,伏在草丛中装死,才得以逃生的随军太监郭靖,吓死又活过来的此人,向皇上和王振描述阳合之战的惨烈。小人无胆,王振一听惊吓不小,下令班师回朝。

回朝就回朝吧,只当出来郊游了一下。走到半道上,经过自己的家乡蔚县,王振突发兴致,邀请皇上到自己家乡去看看。其实他也就是想顺便衣锦还乡,向家乡父老炫耀一下。没脑子的皇上就答应了。那就去老师家做客吧。

8月3日,仅仅走了50里路,王大官人就命令部队不去蔚县了,因为蔚县全是他的土地,他担心这么多人的行军毁坏他的庄稼。命令部队转向来时的居庸关回京城。

出征行军,最忌讳朝令夕改,反复无常。连日行军,大军疲惫,缺粮少水,又时值天降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士气低落, 20万大军行走得更加困难。骑马坐轿的朱祁镇和王振却丝毫感觉不到士兵们的怨气冲天,还是悠哉悠哉地行进着。

明军怨声载道,但无可奈何,只好返回头,取一条更远的路回京城。这主子和太监,愚蠢又疯狂,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拿20万大军的死活,当过家家玩呢。

8月10日,艰难行军,长途跋涉的大明军到达宣府,马上就可以进入居庸关了,大家都为即将结束这令人疯狂的行军而长松一口气时,一直尾随明君,觊觎已久的也先瓦剌军,突然发动袭击。

看似庞然大物,实则溃不成兵的20万明军勉力应战,但出师不利,名将朱勇率领的5万骑兵在鹞儿岭中伏,全部战死。

5万骑兵覆没了,但为明军大部队赢得了三天宝贵的转移时间,他们急行军三天赶到了土木堡,距离军事重镇怀来只有25里了,只要进入怀来,所有的人都会安全。但愚蠢的王振感觉不到死神尾随,贪财的他命令部队暂不入城,原地等待,因为后面他还有1000多辆车没运到呢。

8月14日,瓦剌军再次突发攻击,明军猝不及防,全线崩溃,但怯于明军人数众多,也先未敢深入,明军趁机整队挖壕沟,准备长期作战。

8月15日,也先佯装和谈,假意退兵,兵部尚书邝埜(kuang  ye)觉其有诈,力主固守待援。但王振不听尚书的话,命令士兵全部撤出壕沟。结果,也先兵至。

 “骑揉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最为精锐的京城三大营20万明军,毫无组织,抵抗无力,四散奔逃,全军覆没于土木堡。无数文官武将,包括四朝老臣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铉,王永和以及内阁大臣曹鼐,张毅等五十余人全部战死。

财产损失也很严重:“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数10年之积累,数10年之人才,就此一扫而光,20万大军,50多位文武大臣,都因为一个愚蠢透顶的人和一个只听别人话的人,全死了!更要命的是出征的皇帝不知死活。这次战争,史称“土木堡之变”。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那个最该死的王振,终于也死了!他没有死在瓦剌士兵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护卫将军樊忠在乱军之中拼杀,他终于明白,所有的这一切全是因为那个愚蠢透顶的人瞎指挥而导致的,他知道自己也将战死于此地,他最后的心愿,不是想着如何逃出去,而是要杀了这个人,否则,他死不甘心!

上天好像听到了这个人的心声,拼杀之中,他在乱军中找到了这个人,太监礼服,没有胡须,他赶上去扯住了惊慌失措正在逃跑的王振,用手中的铁锤,砸烂了他的脑袋:“吾为天下诛此贼!”最后,樊忠战死。

明英宗朱祁镇却还活着!大军崩溃的时候,他的侍卫不是战死,就是四散奔逃,人人只顾得上自己,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自知罪孽深重的朱祁镇没有逃跑,他保留了大明皇帝最后一丝尊严,面向南方,镇静地盘膝坐了下来,等待着命运的判决。

一个瓦剌士兵发现了镇定而坐的他,手持利刃张牙舞爪扑上来,举起了刀,结果有人拦住了他:“此非凡人,举动自别。”带走。于是大明第六个皇帝,明仁宗朱祁镇被俘了。

04

而尝到甜头的瓦剌军,却乘胜追击,直逼北京城。京城不堪一击,岌岌可危。国不可一日无君,面对内忧外患,哥哥朱祁镇出征后,代为摄政的弟弟朱祁钰在众大臣的拥立下,当了皇上。

大敌当前,兵部侍郎于谦在一片“南迁都,以避乱”的亡国声中,挺身而出,力主保卫京城,并且亲自上阵,镇守最重要的德胜门。

这一战,事关大明帝国的存亡。这一战, 只能胜不能败!在于谦和几个大臣的精密部署下,文臣身份的于谦亲自指挥作战,力挽狂澜,北京保卫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而朱祁镇本人,苦日子才刚刚开始。瓦剌军本来想把他作为一个“永久提款机”,需要的时候,向明军勒索钱财。但勒索了几次之后,再用他作为人质去敲诈勒索,就不太灵光了。

因为朝庭里已经有了新皇上了,谁还稀罕他这个以前的皇上?再说因为他只听别人的话,损兵折将,死了那么多人,许多人都有亲属家眷在内,大家对他恨之如骨还来不及呢!他活着跟死了没什么区别。于是,慢慢也就没人理睬他了。

杀,又杀不得,骗,也骗不来钱了,养着这个废物,还得消耗粮食。不得已,也先托人带话,要把这个废物送回去,但是几次三番捎信,大明这边竟然没人理睬。算了,白白送回去。1450年朱祁镇被也先送回了明朝。但当皇上的弟弟不待见他,让他做了囚徒。

这个一心只听别人话的男人,终于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失去了皇位,当了俘虏,做了囚徒。于国,打错了一仗,崽失爷田,死人无数,于私,对家庭和妻儿的伤害也很大,我们来看看这对母子的凄凉境遇。

听到他被俘的消息后,妻子将所有的金银首饰和私房钱全拿出来,送给瓦剌军首领也先,希望他放回自己的丈夫。可是刚刚才弄到手的“提款机”,谁愿意一下子放手啊。

于是,起初,也先装聋作哑只收钱,绝口不提放人的事儿。后来他老婆无钱再送了,接替当了皇上的弟弟,可能也不想让他回来,也不想办法帮嫂子,这位“前皇后”没有办法了,只能日夜伏地痛哭,竟然哭瞎了一只眼睛,又因为长久伏地受潮,一条腿也瘸了,跟上这样一个没脑子没主见的男人,老受罪了哦!

这还不止呢!他儿子受的危害更大。朱祁镇出征被俘后,儿子朱见深才两岁多,为防有人陷害,祖母张太皇太后派了一名心腹宫女万姑姑,带他隐匿成长。这一来,原先曾经属于他的一切都不见了,爹爹的亲昵,母亲的爱抚,太子的地位,丰富的物质,众人的服侍,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大他17岁的万姓宫女和他朝夕相伴,苦熬日子。

在这众叛亲离的灰暗日子中,慢慢长大的他,对万姑姑产生了如母,如姐,如恋人般的难言情绪,以至于后来,朱见深当了皇上,十八岁的他,不顾众人反对,排除万难,充耳不闻流言蜚语,迎娶了大他十七岁的万姑姑,并且终其一生对其言听计从,俯首帖耳。玩了一把超越法国总统马克龙几百年的“老妻少夫”瘾。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亲的引领,没有母亲的教诲(他是周贵妃所生),他习惯了听从一直照顾他生活的万姑姑的话,即使他当了皇上,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他的内心还是怯懦卑微,屈服于万姑姑的,所以他放任当了贵妃的万姑姑专权后宫,残害自己临幸过的宫女妃嫔,逼迫他们堕胎,他自己也因此差点背负了“不育”和“无后不孝”的罪名。

一个人该有多么孤苦伶仃,无依无助,才会对自己曾经的保姆如此依赖成“病”?终于,在万姑姑去世后的几个月,他就因悲伤过度,也跟随那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走了。

朱祁镇,这个自己没有主见,只听别人话,具体就是只听自己太监老师的话的男人,连俘带囚七八年,错过了儿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儿子长成那个样儿,他能没有责任吗?

“子不教,父之过”。他承受了“父懈怠不教,却让太监教”的结果,却没有吸取教训,又让自己的儿子饱尝了“父爱缺席”的苦果。好在,他儿子同样短命,而且比他更软弱,否则,谁知道,会同他老子一样,生出什么是非呢?

哎,这个没主见,一辈子只听别人话的男人,亲征打了一次仗,全军覆没不说,于国,因这一仗,害死了诸多文武大臣,回来后又错杀功勋忠臣于谦,于家,妻离子散,一家三口都孤苦伶仃地度过了一段非常时期,让自己姓钱的钱皇后,没有享受到一点金钱带来的快乐,还让她为自己瞎了眼,瘸了腿。儿子也长成那样,不让你经历一遭从皇上到俘虏到囚徒的日子,天不长眼啊!

明英宗朱祁镇,这个给自己,给家庭,给国家带来沉重灾难,当过皇帝,俘虏,囚徒的人,给后世和他人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就是,临死前,废除了沿袭千年的殉葬制度,也算是为自己给别人带来了那么大危害的一点点补偿吧。

1464年,38岁的朱祁镇,因病,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作者-

李艳艳,女,甘肃省作协会员,大学文化,高中英语教师。教书育人责任田,读书写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笔耕不辍。非为大器想晚成,只缘精神有需要。作者授权首发公众号:唐诗宋词古诗词。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