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朝忠孝无双士,鲁国人文第一家

 日月存心 2020-11-04

兖州明代范氏牌坊

杜心广 曹家云

兖州牌坊之范氏祖籍江苏扬州江都县,元朝至正年间的范九公,曾任江都县骑都尉,是级别不高的一个武官,范九公之子范羽,追随朱元璋起兵,有战功而授昭信尉,范羽之子范礼袭父职,随鲁王分封到兖州鲁王府任职,是为兖州范氏始祖。此后直到明朝末年的范淑泰,共传七代。在明王朝二百多年历史中,兖州范氏可谓金马玉堂文士辈出,六韬三略武将迭起。出现了范羽、范礼、范伸、范廷弼、范廷辅、范淑泰等一批为明王朝立下卓越功劳的忠臣良将。

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范廷弼、范淑泰父子同朝为官,功高位显、备受恩宠。崇祯皇帝降旨:为范氏在家乡兖州敇建两座功德坊以示表彰。皇恩浩荡,范家立即四处招聘能工巧匠。这时正值范淑泰为熹宗皇帝监修德陵有功,崇祯帝令其在家为母丁忧三年期间。他的功名和地位,也达到他一生中的顶锋。他既有监造石雕工程的经验,也有充足的时间。(注1)从前来应聘的石匠中,他挑选了三个技艺高超的,他们各自拿着设计的牌坊图样和代表自己技艺的绝活样品。一人头带薄如纸的石斗笠;一人手提环环相扣的石链井绳和石水罐;另一人手提石雕画眉笼走来,只见画眉鸟儿站在笼内,爪上还系着细石链,双翅扑扇着,张着嘴,舌尖活动着似乎在欢唱。范淑泰最后从众多应聘者中,选中这位从安徽徽州来的手提石雕画眉鸟笼的巧石匠设计的牌坊图样,并精选了上好的灰凝石作石料,那些重达数万斤的整块巨石,当年只能在隆冬季节,在路面上泼水结冰后,用圆木滚、牲畜拉,历尽艰辛才能运来。

建于明朝末年的两座范氏牌坊,其规模之大,营造之精,当年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是中国石雕艺术的瑰宝,素有“天下第一坊”的美誉,时人誉为是刻在石头上222 223 九、纪念范氏牌坊立坊380周年 九、纪念范氏牌坊立坊380周年的清明上河图。两座范氏牌坊,一座为“万邦为宪”坊,一座为“忠孝名臣”坊。建在兖州当年最繁华的御东石板大街(今中山东路)东御桥路口两侧。两坊跨街而立,相距百余米,遥遥相对,气势恢宏,巍峨挺拔,蔚为壮观,给人以高耸稳重之感。此坊是门洞式建筑物,石结构,通体雕琢。四柱三间五楼式,歇山顶、平面为“一”字形,为仿木结构石雕牌坊。根据兖州县建设志记,两牌坊高10.9米,南北长9.6米,东西宽约3米,正间两柱间距约4.5米供车马行人通过,每座牌坊占地约40平方米。(注2)当年牌坊下可供五马并行的大官轿马车通过,御东大街亦称为“五马大道”。两牌坊主体部位,全是用宏大厚实的整块巨石雕刻而成,每个构件都是榫卯相扣,有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卡腰榫、透榫,半榫等几十种榫卯相扣而成,上下叠压相结,缝隙严密,浑然一体。每个坊柱外又设计了前后两个巨大的夹柱。牌坊正间楼檐下有六朵出云头状斗拱承托,左右次间上下楼檐下各有三朵斗拱承托起巨大的菱形翘角楼檐。坊柱至额坊处饰以透雕雀替,各额坊间饰有各式圆雕、透雕花棂。额坊、楼檐逐层收分,上下间架有致,左右彼此章制,搭配均衡匀称。使整座牌坊既美观大方又稳固牢靠,且抗震性能强,在牌坊建成后的三百多年里,虽经几次中、强级地震仍巍然矗立。

两座范氏牌坊的四个坊面正檐下,均高悬着硕大的镂空透雕,滚龙镶边的竖形圣旨龙匾。“圣旨”二字为颜体正楷书法。匾左下角刻有“鲁王题”的款识和鲁王的印,圣旨匾自上往外略微倾斜,以便观瞻。两坊三层脊头两端各有六个象征着皇家威严的蚩吻相对。飞脊上的两个蚩吻后有玲珑剔透的龙凤雕饰。飞脊中央雕有两个龙头相背,托着一猛狮驮着聚宝盆,盆内饰物,为各种宝物重叠,象塔刹一样高峙空中,引人仰望。石狮身后有一武士护卫,石狮前有一武士手牵石链,牵着石狮作行走状精雕而成,充分体现了内在的动感和力度。技艺超凡脱俗,虽自人力,疑为神功。

两牌坊正间额坊上,各有高浮雕的二龙戏珠。如神龙出水,龙身在云层中矫健蜷曲。昂首张目、须眉飞扬,龙爪上伸有凌云之势。祥云为数层镂空透雕,二龙飞舞于海水祥云之间,相戏一闪闪发光之珠。那坊柱侧面和各石雕组画之间,各雕饰着升龙、降龙、飞龙似在祥云里飞翔,雕技生态传神,惟妙惟肖。两牌坊上的圣旨匾和蚩吻、雕龙向世人展示了明王朝对范氏家族的最高褒奖和恩宠。那精美的斗拱雀替,既显示了范氏当年的权力和地位,又充分体现了范氏牌坊的尊威华贵。

两牌坊前后的两主坊柱外,巨大的夹柱基座上各相向站立着两个大石狮子,石狮脖系有铃铛。一座牌坊的狮身上驮着威镇四方、驱恶避邪的四大金刚,个个披甲戴盔,或手持宝剑、钢鞭;或手握刀、锏跃武扬威,体态刚健,怒目相对。另一牌坊石狮上坐着手持笏板,直言相谏的文臣。金刚、文臣、石狮为立体圆雕,基座三面都有浮雕人物、奇花异果图案。金刚约3米多高、石狮基座为巨石雕刻而成。左右侧柱外的夹柱也是整块巨石雕成,各为一前立后蹲的石狮,在基座上相对而望。狮身上各有一小石狮匐趴着对头相戏,威猛巨大的石狮是范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巨大的夹柱为牌坊的稳固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夹柱上精美的石雕造型也是牌坊上的主要雕饰。范氏牌坊的主题是雕刻在正间额坊上的大型石雕组画,和当年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王铎为两牌坊四个坊面题写的擘窠楷书大字匾额和四行楷书坊表,代表了当年的最高书法水平,笔势隽永刚健,向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造型神奇的石雕画和珍贵的名人书法,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艺术造诣。范氏牌坊也因王铎的书法和石雕的工艺而扬名天下。

东牌坊东面正间额坊上层刻着“万邦为宪”四个楷书大字匾额,下层写着“前汉阳知府,广西按抚提刑副使范廷弼”楷书坊表。雕刻有“二龙对珠”、“说服南海”、“万代封侯”“八仙过海”等画面。“八仙过海”里翻腾的波浪中划船者顶风破浪,大有波动船摇之感;“说服南海”画面上有交趾侯率众官员和仪杖、羽卫以及百姓们,大开城门迎接使臣范廷弼的欢迎场面。正间额坊中间,上层有宝瓶状花棂,次间额坊间有十字花棂。东牌坊背面额坊上层有“祖孙进士”四个楷书大字匾额,下层有“翰林院检讨范伸,行人司行人范淑泰”楷书坊表。石雕画面有“万邦来朝”、“番王进贡”、“御河耕读、“和合二仙”以及“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逢四喜的场面等。“番王进贡”图左边为交趾侯和进京纳贡的随从,右边为范淑泰与朝廷大臣及各级官员列队迎接,场面恢宏人物众多。“万邦来朝”图中那外国官员的奇装异服、稍长的脸型、高高的鼻梁、深陷的眼窝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形象逼真。“御河耕读”是说范氏一家原是务农出身,范淑泰曾在御河北岸的少陵书院读书的场面。“和合二仙”为神话传说的和与合二僧,劝人心向善、以和为贵、终成正果的故事。西牌坊正面额坊上层有“忠孝名臣”四个楷书大字匾额,下层有“行人司行人,工科给事中加升一级范淑泰”楷书坊表。石雕画为“二龙戏珠”、“禹王治水”、“十八王子斗宝”、“兰竹同春”、“松枝梅花”、“串枝牡丹”“吻兽群尊”、“象驼宝瓶”等画面。“禹王治水”图中描写了禹王乘船指挥人民根治水患的场面。“十八王子斗宝”是春秋年代,楚王与众大臣在观看伍子胥举鼎与手持各种宝物的十八王子斗宝的盛况。波涛汹涌的海水画面,寓意范廷弼跨海出使交趾时,为报效国家虽经历艰难险阻,也要完成使命的壮举。

正间额坊中是寓意富贵万年的卍字花棂,两侧为石榴形花棂,次间额坊之间为菱形花棂。 西牌坊背面额坊上层有“父子同朝”四个楷书大字匾额,下层有“广西分巡右江道范廷弼、工科给事中范淑泰”楷书坊表(注3)。石雕画分别是“京城出行”、“如意祥云”、“佛祖与十八罗汉”、“禄寿同春图”、“梁山好汉人物故事”和“二十四孝图”等。“京城出行”图为范氏官员出行的人马车辆,被随行的护卫马队前呼后拥,旗锣伞扇、全掛仪威走在京城大街上,经过牌坊和华表时的壮观场面。“如意祥云图”象征着吉祥瑞气。“佛祖与十八罗汉”为释迦牟尼佛祖坐在中间莲花宝座上,两旁为舍利弗、长眉、开心、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虔诚地念佛的场面。十八罗汉姿势不一,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禄寿同春”是老寿星手握寿杖骑着梅花鹿,畅游在奇花异草之间。牌坊右主柱下方有一幅巧夺天工的“莲鱼图”,作者采取夸张的表现手法,在那盛开的莲花池中,欢快的鱼儿蹦到莲叶之上跳跃。寓意祝福范家连年有余、兴旺发达。“禄寿同春”图亦有对范家的威望恭敬之意。“美女启门外望图”是古代女子含蓄美的一种表现形式。那跳舞者裙带生风,宛若仙女下凡,飘飘荡荡,轻盈潇洒;骑马坐轿者悠然自得,逍遥自在;推车挑担者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或买或卖,或动或静,当时社会民情跃然于上。

两座牌坊斗拱承托起的宽大的歇山顶筒瓦型坊面,每道筒瓦的瓦当和滴水上都雕刻有鸟兽花卉图案。坊面顶势平缓,檐角高翘柔美自然。每个檐角上面各站立着两个或是威风凛凛的武将,或是道貌岸然的文官,二人相对站在檐角一端。每个檐角之下各垂一只八角风铃,风起铃声悦耳,为名坊增添不少生气。建造范氏牌坊的匠师们,娴熟地运用高浮雕、浅浮雕、圆雕、透雕、镂雕、平面减地线雕等高古的技法,纹理规整而细致,线条流畅,刀工精细而圆润。将传统的艺术风格和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融为一体,跃然石雕画内。把数千年来美好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与明王朝对范氏的旌表以及范氏一门忠君爱国的功绩,巧妙地组成百余幅大小精美的石雕画和图案,其中大小人物数百个,构思巧妙地分别安排在两牌坊四个坊面的坊柱和额坊之上。画面以人物为主,人物眉目清晰,充满了生活情趣,洋溢着人文情怀,形象地表现了社会多层次的复杂内容,包涵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再衬以珍禽异兽,奇花异木。其题材丰富多彩,故事引人入胜,极具文化品味、艺术感染力和观赏价值。

当年的工匠师们全凭手工操作,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其精湛的技艺令人叹服。那每一幅幅石雕人物的神韵、状态、造型、线条和开脸都镌镂精雕得生动自然,细腻传神、眉须毕现、顾盼如生、充满灵气。各级官员的官帽,官衣区别有致,各种人物的穿戴服饰,举手投足之间,衣纹的皱褶一一展现,妇女的衣裙随风飘动时的线条自然流畅,透出衣物的质感。一幅幅石刻佛像,八仙人物神态各异、神气自如;麒麟送子、美猴献桃生动传神,活灵活现;龙凤呈祥、喜鹊闹梅栩栩如生,舒翼若飞;珊瑚灵芝 、奇珍异宝争奇斗艳;人文景观美与建筑格调美融为一体,具有内在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视觉上给人以华贵高雅之感,在1966年被砸毁的牌坊石上,人们发现上面记载着范氏奉敕欣帑所建以及建造牌坊石匠和漆匠的名字,由此来看当年范氏牌坊应为勾金沥粉彩绘石雕牌坊。范氏牌坊不愧是我国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两颗耀眼的明珠,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工匠师们当年已掌握了高深的建筑学知识,在牌坊宽厚的基石下,用夯实的灰土做基础。并在东牌坊南侧西牌坊北侧各砌了一眼水井。据说常年在井中取水,是为了保持地下水平衡,以保证巨大的牌坊不下沉。三百多年来古井与名坊并存,形成了一处古朴的人文风景。当年没有起重设备,重达数万斤的牌坊构件是用土屯的方法构筑,牌坊垒多高,土就堆多高。主体工程完成后,再将土运走,然后搭上架木再对细致部位,逐步精雕细刻,打磨修光。建造这样精致宏大的牌坊,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极其惊人的。传说最后雕刻到精细之处,到了每剔下一斤石渣,给一两白银的价格,发工钱时范家用抬筐往外抬银子。崇祯年间范廷弼历尽艰险,完成了出使交趾的使命,却因此而染病。在他去世后,崇祯皇帝赠封赐祭,又赐一联曰:“天朝忠孝无双士,鲁国人文第一家”。从明朝至今,几百年来兖州就有“鲁城鲁史不可缺范”之说。敇建的功德牌坊是对兖州范氏最高的敇褒诰封。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六古迹中记载了两座范氏牌坊四个坊面的坊表。1907年夏天,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来兖州考察西方人眼中的晚清建筑,用相机拍下了范氏牌坊忠孝名臣坊照片一张。用在他写的《如诗如画般的华夏大地建筑与风景》一书中,注释:兖州府的牌坊,山东省。十九世纪末,德国人在兖州建立了全国闻名的天主教堂后,许多外国传教士来兖州时,见了范氏牌坊都惊叹不已,拍照留影,随之牌坊的辉煌通过传教士传向世界。1936年世界艺术博览会评比两坊为“世界美术第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兖州王小隐作《圣迹导游录》介绍此坊时说:“吾观西洋世界美术画册,此坊影响屹然独存,并被评为世界美术第二”。《圣迹导游录》一书中,有范氏牌坊照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兖州后,他们见了兖州有精美传神的范氏牌坊,就想将牌坊运回日本去讨好天皇。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未能得逞,后来叫技艺高超的木匠,用上好的木料,按比例缩小若干倍,精雕了两个木牌坊献给了日本天皇。

三百多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前来观瞻范氏牌坊,因此牌坊也成了兖州的标志性文物,是兖州的历史名片。解放后,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兖州范氏牌坊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一位女考古专家,在文化部领导陪同下,专程来兖州对范氏牌坊进行学术考查。她所写的研究范氏牌坊的文章和拍摄的照片,刊登在1958年第一期《旅行家》杂志上,在国内外影响都很大。1958年著名诗人马潇潇在兖州采风期间,见到范氏牌坊,非常惊奇,回京后,写了一首长诗。1959年马潇潇的长诗“石牌坊的传说”在《延河》杂志上发表,曾轰动全国,长诗以兖州范氏牌坊为背景牌坊因长诗更出名。但是牌坊的命运却被马潇潇的诗句所言中:“听说兖州出了个巧石匠,有个好牌坊,天下比不上。若问牌坊在那里,唉,提起来好心伤!”在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之初,破四旧的狂潮中,两座范氏牌坊被拉倒砸毁。那是一个至今令兖州人回想起来都痛惜不已的时刻。据说在牌坊拉倒两小时后,消息传到北京,周总理打电话指示要保护文物古迹。而当时的县领导却安排将东牌坊残石拉到泗河大桥工地,西牌坊拉到西关水库井工地作为石料用之于水利工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中央某机关秘书的马潇潇来兖州出发时,想再看看范氏牌坊,但已不能如愿,倍感遗憾。县委领导为安慰诗人,找到当年拍范氏牌坊的由贵成先生,送给他一张范氏牌坊照片留念。马潇潇当即绘一幅“红梅图”相赠,落款曰“春消息”。1999年笔者在水库井遗址拍摄了范氏牌坊残石照片。现仅存笔者10年来收集的9幅照片供瞻。范氏牌坊被毁40多年,笔者收集资料、照片有限、望知情者能提供线索,为以后重建或研究范氏牌坊提供资料。

本文初稿于2005年10月20日由《济宁日报》发表。

注:1、《兖州范氏族谱》

2、《兖州县建设志》

3、清光绪版《滋阳县志》

(文章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三期)

——  END  ——

大家都在看

@大兖州厉害了,这个视频必须看……

@兖州明代鲁王府的沿革与兴衰(续)连载三

@兖州明代鲁王府的沿革与兴衰(续)连载二

@兖州明代鲁王府的沿革与兴衰(连载一)

@艺术 | 朱宁飞: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

@艺术 | 朱本群:丹青抒雅韵 大笔写神工

@艺术 | 朱丹:教师之家 书画艺韵

@兖州历史上曾显赫300年的明代鲁王府

@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

@【专题】鲁王后裔今安在? (五十二)

@【专题】鲁王后裔今安在? (五十一)

@艺术 | 朱恺杰: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