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最牛老爸”梁启超是如何育儿的?

 罗宋汤的味道 2020-11-04

对梁启超,许多人都不陌生。因为推动戊戌变法,梁启超和康有为一起被写进了中学的教科书里。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是一位文采兼备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梁启超还有一个身份——家庭教育家。他生平育有九个子女,个个不凡。

梁启超并无太多时间跟子女在一起,他是如何培养出九个出类拔萃的孩子呢?

01

尊重孩子的兴趣

女儿思庄在加拿大读大学时,面临选择专业的问题。梁启超去信说家中没有人学习自然科学,而且生物学在国内仍属空白,建议她选择生物学。

思庄尊重父亲意愿选择生物学,但发现兴趣不够,学得很痛苦。

梁启超于是赶紧写信给女儿: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发展方向我不知道。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最牛老爸”梁启超是如何育儿的?

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作主,用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后来,思庄在父亲鼓励下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他为北京大学收藏的几十万册西文图书做编目,成为中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的一大功臣。

梁启超虽然是学识渊博的大家,但却不以自己的意志左右孩子,一旦建议错了,就积极阻止,让孩子自己选择。孩子的想法和兴趣千差万别,家长需考虑他们的天分和兴致,切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

02

与子女做朋友

从1923年起到1929年去世,梁启超始终坚持给在海外的5个子女写信,在信中,他和孩子们话家常,通过聊天帮助他们确定学习方向,指导他们做学问、过生活。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最牛老爸”梁启超是如何育儿的?

他从来不吝于表达对于子女们的爱,并经常告诉孩子们,自己有多爱他们。他对每个孩子都有昵称,他常呼大女儿思顺为“宝贝”、“乖乖”。

当梁思顺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时,仍称她“我的宝贝”、“乖乖”。他特别爱女孩,尤爱大女儿。对孩子们的昵称还有达达、庄庄、小白鼻等。当孩子们幼小时,他常去抱抱亲亲。

梁启超和孩子们没有距离,既可以对孩子们撒娇也可以偶尔幽默一把,从威严的家长位置上走下来,家庭始终处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会叛逆?怎么会学坏?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最牛老爸”梁启超是如何育儿的?

03

关照人格,道德为先

梁启超的家信中事无巨细,小到按人数告知寄的压岁钱该如何分配,大到政治局面、国家前途,无论是国内的情况还是国外读书的子女们的情况,都要一并告知,和子女们商量,随时了解。

而其中,梁启超对孩子们的人格教导和学业敦促的文字,也在信中不时流露。

他在给女儿思庄的信中说'我说你别要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最牛老爸”梁启超是如何育儿的?

劝勉长子梁思成要在学业上好好用功,又说:'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一面不可骄傲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

梁启超爱孩子,但有原则,他在大事上为孩子提供意见,让他们自己选择。而他最看重的,是性格的养成。优秀的人格可以让你在任何时候都学会做选择。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最牛老爸”梁启超是如何育儿的?

梁启超不仅在信中教导子女,也常常和子女分享探讨自己的近作,通过书信探讨国内外时局,正是这种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给他的孩子们以耳濡目染,才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样的父亲,优秀又有趣,坚定而从容,把教子当作一份重要事业,是孩子们的荣幸,也是家庭的荣幸。

有了这样的父亲,才教育出一群这样的子女。

放眼现在社会,梁启超的教育观无论从家庭教育,还是个人学习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