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业余的中国最牛老师

 Tieyeye 2019-03-07

他叫梁启超,主业干革命,曾和康有为领导了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副业写文章,为思想大家、文学家,业余时间教教孩子,结果一 不小心成了教育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堪称中国近代最牛的老师!

教育成果展

先来感受下梁老师的教育成果: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

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

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著名经济学家;

三女梁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

四女梁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参加革命;

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有人可能会说,

子女那么优秀是因为人家梁启超的基因好、学问好、耳濡目染、交游广阔等等,于是总结之,就俩字:

——拼爹!

当然,孩子好不能说跟梁家的基因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这绝对不是最主要的。

近代名人,

子女坑爹、不成材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能做到满门皆才俊的却独有梁启超一人,

这确实也是“拼爹”

但这个爹拼的可不是人脉、社会资源,而是对子女的教育!

梁启超一生给子女写了400多封家书,总计百余万字,

占他全部著作的十分之一,堪与《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并称三大家教典范了。

足见其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皆才俊”绝非偶然!

教育要先有爱

梁启超认为教育要先有爱

作为一名老师,

同时也是9个孩子的父亲

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爱

他曾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如此表白:

“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在家中,

每个孩子都被他取了专属爱称,

比如管大女儿梁思顺叫“大宝贝”,“宝贝思顺”,

即使这位长女后来已经三十几岁,

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仍这样称呼。

三女儿梁思懿叫“司马懿”,

小女儿梁思宁叫“六六”,

小儿子梁思礼则被他俏皮地称为“老白鼻”(英文“老Baby”的谐音)。

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他特别的爱

每个孩子都觉得父亲最爱他

他曾在给次女梁思庄的信中

肉麻的写道:

“小宝贝庄庄:我想你得狠,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裱成这玲珑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给你。

你姐姐呢,她老成了不会抢你的,你却要提防你那两位淘气的哥哥,他们会气不忿呢,

万一用起杜工部那‘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手段来却糟了,

小乖乖,你赶紧收好吧。”

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父爱

读来又萌又暖

梁启超次女梁思庄

梁思庄在9个孩子中排行第5,

一般夹在中间的孩子

最容易感到自己被父母忽略,

但梁思庄眼里父亲永远最爱自己。

事实上

梁启超对所有子女都关注、欣赏

让他们感觉自己最爱他。

对长子梁思成,他说:

“你们若在教堂行礼,思成的名字便用我的全名,用外国习惯叫作“思成·梁启超”,表示你以长子资格继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誉。”

三子梁思忠在美留学,担心父亲身体,写了6页的长信来提醒他注意健康,他便故作嫌弃:

“好啰嗦的孩子,比先生管学生还严,讨厌讨厌。”

这样的爱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注入孩子的生命,

必然滋养出自信的花朵。

而自信,

正是个人一切成就和幸福的源泉。

教育要舍得投入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

在这点上

梁启超早就走在时代的前列了

早年,

长女梁思顺同他一起流亡日本。

由于找不到适合的学校,便由他亲自教授读书,

有时甚至为女儿批改作文到凌晨。

经济状况稍好之后,

为了培养女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他甚至在家里专门辟出一座实验室!

晚年

几个大孩子出国留学,

梁启超忙于政事,自觉对身边几个年纪小的孩子教诲不多。

于是决定让思达、思懿、思宁休学一年,专门聘请了谢国桢做家教,给他们补习国学、史学。

去世前一年

为了帮助长子梁思成了解西洋美术及建筑,

梁启超想办法筹集了五千美金,

梁思成与林徽因

让毕业后新婚燕尔的梁思成、林徽因取道欧洲回国,

一边度蜜月一边考察各国建筑,

并写信说:

“我替你二人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极有特色,市政亦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中间最好能腾出点时间和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和美术,附带着看看土耳其革命后政治。”

要知道,

这番张罗是在他身患肾病,

时常便血,且家境已不富裕的情况下作出的,

长女梁思顺甚至写信来说要负担他全部生活费用。

但他宁肯自己受累受穷,也绝不让孩子在教育上有所亏欠。

舍得下血本

是梁启超对待子女教育的基本姿态

教育要随材成就

梁启超的二女儿梁思庄

曾留学加拿大著名的麦基尔大学

第二年开始选专业

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

因此建议女儿选生物学专业。

思庄遵从了父亲的意愿,

但麦基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课讲的很不对思庄的口味,

她提不起半点兴趣,十分苦恼

于是向大哥思成诉苦。

梁启超知道后,心中大悔,

深为自己的引导不安

赶紧写信给思庄:

“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

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的治学真路,所以赶紧寄这封信。”

思庄遂改学图书馆学,

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不但尊重儿女们的选择

并且还想方设法为他们的选择

创造有利条件

梁思永喜欢考古,

考古学家梁思永一家

他就亲自联系当时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自掏腰包

让梁思永有机会

亲身到田野考古一线。

思永后来成为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

很多父母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甚至将自己的“未竟之业”

完全寄托在儿女身上

却很少去了解孩子的真正喜好

自以为给了孩子最明智的选择

实际上可能夺走了他们一生的成就

教育要多鼓励

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

永远以鼓励为主

二女儿梁思庄初到加拿大留学时,

英文有些困难,

一次考试在班上得了第十六名,

为此心里很是难过。

梁启超得知后写信鼓励她说:“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

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

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

真亏你了。

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

后来,

思庄经过努力成绩一跃成为班上前几名,升入大学,

梁启超高兴之余,特意写信嘱咐:

“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着急。

因为她本勉强进大学,实际上是提高了一年,功课赶不上,也是应该的。

你们弟兄姐妹个个都能勤学向上,

我对于你们功课不责备,

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他不但写信鼓励

有时还要给表现好的孩子发奖品

通常都是他自己亲笔写的对联、横幅,

内容大多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比如梁思达曾得到过用隶书所写的“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条幅。

这些“座右铭”

给孩子们以鼓舞和鞭策

令他们终生受益

在梁启超认为:

“人生之旅历途甚长

所争绝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畏葸。”

因此

鼓励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

教育不能太功利

如果梁启超活到现在

他是绝不会去写什么《我的儿子读哈佛》之类畅销书的

因为“读名校”“升官发财”之类,

根本不是他教育子女的目标

梁启超认为: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

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

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

梁启超的子女中

大多学的都不是所谓“热门专业”,

有学建筑史的、有学图书馆学的、还有学考古的……

但凡是真心喜欢,且对社会有益,他必定全力支持。

梁启超在给孩子们的信中说: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公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

着急他作甚?

一面不可骄盈自慢,

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

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又在给梁思成夫妇的信中说:

“若专为生计独立之一目的,

勉强去做那不合适或不乐意的职业,以致或贬损人格,

或引起精神上苦痛,倒不值得。”

因为不功利

只崇尚脚踏实地的去做

所以后来他的子女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成就非凡

最终达到了“无入而不自得”的结果

教育要培养志趣

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

梁启超说:

“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

大意就是:

人生要是没乐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受教育的目的

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幸福

他写信告诫在美国留学的梁思成:

“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

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

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在指点孩子如何做学问上,

梁启超反复强调学习要“求理解”,

不要“强记”,且要劳逸结合,

“多游戏运动”,

尤其注重心性的养成,

“总要常常保持着元气淋漓的气象,才有前途事业之可言”。

在他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梁氏子女个个都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

比如梁思成除了绘画功底极好,还会钢琴、小提琴、小号等数种乐器;

梁思永能大段背诵莎士比亚的诗;

梁思庄能歌善舞;

梁思达兼擅画画;

梁思礼则酷爱古典音乐,在大学参加过古典式摔跤队,游泳非常好,还喜爱下象棋……

在生活中,

梁启超是个天性乐观风趣的人,

“凡着急愁闷无济于事者,便值不得急它愁它”;

“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眼,我所用的词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

他还曾向儿女“自夸”道:

“你们可曾见爹爹有一天以上的发愁,或是一天以上的生气?”

这些言传身教,

就是梁老师留给子女们最宝贵的人生礼物。

他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以对方成就终身幸福为目的的,

正因如此,

在他看来,学业成就,远不如心性、志趣、健康重要。

教育要重品行

不强求成绩,不干涉兴趣,

但梁启超也不是随意的放任

对有一样

他就要求的特别严格

——人品

他曾说:

“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

如果说在教育方法上,

梁启超是个“西方式爸爸”的话,

在对孩子品行的要求上,

他更接近于自己的父辈:

——传统中国士人

梁启超自号任公,以天下为己任

他希望子女能继承自己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

常在书信中告诫子女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抗战期间,

梁思成、梁思永全家毫无怨言的踏上颠沛流离的流亡之路;

长女梁思顺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生活极为艰辛,但坚决不为日本人做事;

三子梁思忠身为军官,在淞沪会战的战场上浴血奋战;

梁氏兄弟姐妹九人中,

有七人都曾留学海外,而且都是哈佛、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名校。

学成后,他们全部选择了回国。

1949年9月

梁启超的小儿子梁思礼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火箭专家梁思礼

对于当初的回国选择,

他说道:

“我有个朋友留在美国,后来他任美国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任中国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我们地位相当但收入相差很多。

有人问我,对此作何感想。

我的回答是

他研制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

而我研制成功的东风五号导弹是保卫祖国的,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在梁家,“报效祖国”这四个字,从来不是一句说来好听的空话。

即便为此颠沛流离或蒙受冤屈,

他们都如乃父当年,

绝未忘一“国”字。

人品

才是人生最高的学历

教育要让孩子能吃苦

到民国

梁启超家族已是名门望族

经济条件也算得上优渥了

但他却常常教育子女要养成吃苦的韧性,不要过分看重物质生活。

当他得知长女梁思顺抱怨加拿大的生活条件时

便写信说:

“你和希哲都是寒士家风出身,总不要坏自己家门本色……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

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

至于快乐与否,

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

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会打算盘哩!” 

1927年

梁思顺夫妇打算变动工作之时,

梁启超又告诫他们吃苦的好处:

“现在处这种困境正是磨炼身心最好机会,在你全生涯中不容易碰着的。

你要在这个当口做到‘不改其乐’的工夫。”

梁启超对于困苦中“磨练人格”,

既重言传,又不忘身教。

1915年

反袁护国战争席卷南国,家人都为梁启超担惊受怕。

他在给梁思顺的信中却说: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

两年来所境较安逸,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

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

当然,梁启超所说的这种困苦

并非生活上的极端自苦,像苦行僧一样吃斋把素

而是培养子女的“寒士” 风骨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

都能安贫乐道,好学上进。

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格独立

理查德·莱文是享誉世界的教育家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

他曾说:

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这就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他认为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

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这与东方传统文化所说的“君子不器”不谋而合

最终目的皆在于

使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进而拥有独立之人格

曾有人采访梁启超教育子女的奥妙

他说:

“说到教育子女,本没有什么奥妙,不过是把做人的本份告诉他们,

求知识固然重要,

做人则更为重要,所谓家教,

就是教育子女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不逐时流的新人。”

有这样的老师,这样的父亲

一门三院士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

梁启超门下又岂止才出了三个院士?

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和文化名流,

如蔡锷、蒋百里、张君励,张东荪、范源廉……都出自梁门,

已经远远不能

用多少个院士来形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