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靠投资为自己安排一个从容的晚年?肯·费雪带你找到最合适的“财富路线图”

 wenxuefeng360 2020-11-04

作者:肯·费雪   中国青年出版社

当投资组合上涨了20%时,这是业绩好的表现吗?如果大盘上涨了35%呢?如果你的投资组合下跌了5%,这是很差劲的业绩吗?如果当年大盘下跌了25%呢?

就像你驱车从费城赶往旧金山一样,途中的某些地方限速,有些地方可以超速。市场就是如此。

许多投资者声称,他们的目标是击败“市场”,但他们没有明确“市场”的含义,也不知道如何击败它。市场可以是美国股市、世界股市,甚至可以是债券市场。几年来,有无数投资者想要跑赢纳斯达克指数。

如果你没有选定击败的目标,那么你就无法击败“市场”。

你选择的市场就是你的基准,它能指引你做出每一个投资组合决策。

一旦选定了基准,你就要把资金投入到少量的股票中,但此时判断失误的风险是巨大的。基准可以帮助你确认风险概况,也就是说,你可以根据路线图来确定你投资组合的集中度和多元性。

涵盖范围较广的指数,比如,标准普尔500指数、MSCI世界指数和MSCI所有国家指数都是市场业绩的良好代理指标,因此,都可以成为管理和衡量投资业绩的基准。但基准也可以是任意一种建构合理的指数,比如,如果你喜欢小市值股的话,可以罗素2000指数为基准,大多数英国投资者使用富时指数,德国人使用德国综合指数(DAX),技术爱好者可选择纳斯达克指数...

无论选定了什么指数,你都必须以它为基础构建、调整你的投资组合、管理你的投资活动,而且你必须长期以这个指数为基准。你不应该在短期内改变它,除非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改变了你投资的初衷。

某些因素会严重影响你的投资期限,比如,你的配偶去世,这可能缩短你预期的投资期限,或者你与年轻的配偶再婚,这可能延长你的投资期限。或者某些因素会严重影响你的投资目标,比如,出现了影响你未来所需的现金流的变化。因此,选择适宜的基准对你而言至关重要。你的基准可以全部是股票,也可以全部是固定收入或者二者的结合。

那么,如何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基准呢?

这里有四个决定因素。它们决定了你是需要全股基准,还是全固定收入基准,抑或是二者相结合的基准。不必考虑毫无意义的“风险容忍度”调查结果。


第一个决定因素:投资期限

你的投资期限可能是你的一生,也可能更长。除非你讨厌你的配偶,否则你也应该为他或她的一生考虑,这可能延长你的投资期限。如果你爱你的孩子,想为他们留下点东西,这也会延长你的投资期限。

简言之,你的投资期限就是你希望自己的资产能持续存在的时间。

你的投资期限肯定不是距离你退休或计划分配财产的时间。很多投资者对投资期限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没有运用问题一和问题二思考它。

你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必须得保守些,不能再冒险了。”但假设你是一名65岁的男性,你的妻子现在60岁,而且她可能活到90岁(很有可能实现)。那么你的投资期限可能是30年,几乎是你老婆预期寿命的1/3!如果你将大量的资金抽离股票,那么从历史数据来看,你的妻子可能无法安度晚年。除非很讨厌她。

也许你已经想好了从何时起依靠资产收入生活,但你的资产收入必须足以维持你和家人未来的生活,否则你或者你所爱的人将会受苦。未来的这段时间就是你的投资期限。

你可能出于某种原因缩短了投资期限,比如,现年32岁的人可能需要在未来3年内攒钱购买首套房。但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将投资期限预估得过短了。由于我的祖父母都很高寿(90多岁),我设定的投资期限比较长。

人在年老时需要更多的钱,因为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都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股票还是债券?896%的问题

如果你的投资期限超过了20年,那么,全股票型基准可能最适合你,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你还要考虑现金流需求和其他因素。不过,从长期来看,股票是表现最好的流动性资产,股票收益率高于债券的可能性很大。

自1926年至2010年底,共有66个20年滚动期,在64个滚动期中,股票的表现大幅优于债券[全球金融数据公司,标准普尔500指数美国股总收益率、美国10年期政府债券总收益率,1925年12月25日—2010年12月31日的数据。],时间占比高达97%。超过20年的股票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895%,而债券的平均收益率为245%。在两个债券表现优于股票的20年投资期限中,债券的平均收益率为262%,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243%,二者之比为1.1∶1[全球金融数据公司,标准普尔500指数美国股总收益率、美国10年期政府债券总收益率,1925年12月25日—2010年12月31日的数据。],差别不大,而且股票收益率仍为正。从历史上看,投资股票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从更长的时期来看,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比如,按30年滚动期计算,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2473%,债券的为532%,二者之比为4.6∶1,差别巨大。在此期间,债券的收益率从未高过股票。[全球金融数据公司,标准普尔500指数美国股总收益率、美国10年期政府债券总收益率,1925年12月25日—2010年12月31日的数据。]

你可能会觉得我在为投资股票敲边鼓。我是股票的死忠粉,因为股票的长期收益优越(也因为许多其他的原因。我之前说过,我虔诚地拥护资本主义,我认为没有股票的资本主义是不可想象的),我相信人们经常低估他们基准中的股票比例。

然而,有时候股票的表现会比较糟糕,比如,在熊市中,此时,通过持有现金的方式避免收益率下降是一个好方法,但这不是一种策略。


第二个决定因素:现金流

确定投资期限后,接下来要考虑现金流需要,这并不是说“如果你需要3%的现金流,你就应该在基准中设定X%的固定收入;如果你需要4%的现金流,你就应该设定Y%的固定收入,没那么简单”。你必须考虑其他目标和资产长期保值的可能性,权衡各种因素。

换句话说,投资期限相同、投资组合规模相似、现金流占投资组合的比例相同的两对夫妇,仅因为他们的长期目标不同,他们的基准就可能非常不同。

对于需要4%现金流的夫妇,如果他们同样(或者更)关注投资组合的增长,那么100%的股权基准就是适宜的。

另一对夫妇可能更关心现金流,他们不想给子孙留下任何遗产,那么他们的投资组合只需要提供足够的现金流即可。对他们来说,提高固定收入在基准中的比例是适宜的。

然而,即使是混合型基准,比如,60%的股票和40%的固定收益或者70%的股票和30%的固定收益,有时候为了临时采取防御措施,你也可能把现金的比例提高至100%。

不要误以为混合的基准是绝对安全的。你的基准是你的线路图,但你不一定自始至终都要保持各类资产的比例不变。在大熊市中,固守最初的比例会让你蒙受损失,必要时你得灵活变通。

内生股息

投资者在退休或临近退休时,内心会比较恐慌,他们认为,为了获得债券利息和股息,他们应该把所有辛辛苦苦攒下的钱都投入债券和高股息股票。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能从中获得体面的收入,他们就可以不必再管理投资组合,靠这些收入安度晚年了。如前所述,他们混淆了“收入”和“现金流”。

包含大量债券和高股息股票的投资组合能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足够的收入吗?可能吧!也许你的资产是1000万美元,每年你只想获得5万美元的收入。也许你不需要以资产增值的方式抵御通货膨胀风险,也许你不在乎资产因再投资风险或者高股息股票的价格跳水而缩减。

但大多数人可能无法忍受他们的资产在整个退休期间不增长或者大幅缩水。

如果你在2002年时能购买收益率为6%的债券,但到了2011年时只能购买风险不高、收益率仅为1.5%的债券时,你会怎么办?当以前炙手可热的派发8%股息的股票贬值了40%时,你会怎么办?这家公司肯定会削减股息,这是理所当然的做法。然后,这只股票的市值降低,你从中得到的收益也会降低。如果出现了通货膨胀呢?

投资债券和股票并不一定能保证你获得稳定的收入,那你如何获得现金呢?如果你选择了全股基准,当你需要现金流时,你不会出售股票套现对吗?

为什么不呢?此时不这么做更待何时呢?我的解决方案,既能使资产保持增长,又能提供现金流,我称之为内生股息法。

假设你有100万美元的投资组合,你每年从中取出4万美元,这相当于每月取出3333美元。你必须始终保持投资组合中的现金额为这一数额的2倍,这样你每月不必急着出售股票套现,从而可以冷静地思考卖出的股票和时间。但你总是会卖出一些股票,获得一两个月所需的现金。你可以抛售掉一些正在下跌的股票,也可以削减比例过高的股票。你总是持有一些能为你增加现金的股票,但这是你之前正确选择的结果。

获得内生股息是一种税负较低,费用低廉的方法,它能够帮助你合理地投资,获得较高的收益。


第三个决定因素:收益预期

选择适宜的基准时要考虑的第三个因素是收益预期。

如果你现年50岁,而且想在5年后退休,你要维持目前的生活质量,每年需要50万美元现金。如果你的投资组合总额为200万美元,那么你退休后肯定会陷入困境中。你的预期收益太高了,除非你能在未来获得大约1000万美元的意外横财,否则你每年的花费就不应当超过8万美元,或者你应当继续工作。想办法向你的爱人解释这个结果吧!

假设投资者Jane,她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可保她在退休后衣食无忧(有退休金或者房租收入)。她和丈夫不需要靠这些资产养活,因此打算把钱留给孩子们,但她也不太关心最终价值的最大化。相反,她对波动性深感担忧,夜不能寐。

对她而言,全股票基准可能适合,也可能不适合。你需要了解更多信息,不要轻易排除任何可能性。

为什么呢?因为Jane的投资期限很长,而且不需要收入。我想知道她担忧的波动性是什么以及波动性是如何影响她的,我还想深入了解她的目标,了解究竟是什么令她夜不能寐。让投资者晚上难以安睡的原因有很多,如前所述,很少有投资者能正确定位未来的风险。

如果你完全根据现在的感受制定长期策略,忽略了其他因素,那么你肯定会铸下大错。

3个月、9个月或几年内的感受会不同吗?20年后她会不会因为持有的股票比例太低、投资组合价值大幅缩水而寝食难安呢?你必须考虑影响基准选择的其他因素。


第四个决定因素:个人的独特性

大多数投资者具有类似的目标,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自己的特点。这与“不喜欢”外国股票、医疗股、科技股、新兴市场股无关,因为这些都是固执而非个人独特性的表现。

这里的个人独特性指的是:由于个人信仰、癖好或其他独特因素,对某家公司或者某一板块具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创建一个反映个人独特癖好的基准没什么问题。

你可能永远都不想持有法国公司或者烟草制品公司、豆腐制品公司的股票,也许你在上市公司工作,不能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建立基准时可以将这些公司排除在外。这些都是正当理由,你在选择基准时可以考虑。

由于从长期来看,所有主要类别的股票的收益都相似,因此不必考虑全球基准的微小差异引起的收益差异。这样你就会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会继续这么做。没有哪个投资者管理不好投资组合是因为他们创建了独特的基准,比如,将爱荷华州的投资产品排除在外(因为与爱荷华州的人离过婚。如果是我的话,我会以极低的价格买入爱荷华州的投资产品,以此来报复爱荷华州人)。

无论原因是什么,你都因强烈的个人感受在基准中排除了一些股票或子板块。但请注意,当你开始排斥整个板块时,你可能受到了损失厌恶或者后见之明偏见的影响,个人癖好恐怕就不是主要的原因了。

就像2002年后,许多投资者对科技股产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这是一种认知错误,而不是个人独特性的表现。

因此,适合你长期目标的风险水平主要由这几个因素决定:(1)投资期限;(2)收入需求;(3)收益预期;(4)个人特性。

你很厌恶风险,但在1999年,你会认为自己重仓持有科技股是过于冒险的行为吗?你现在的感受可能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股市近期的表现导致的。凭短期的感受制定长期策略很危险,因为感受随时可能改变。但你的资产必须持续的时间和你需要的现金流轻易不会发生变化,除非发生重大的事件。当然,你现在反对烟草,将来也可能如此,这一点不会改变。

我并不是说你要设定一个包含烟草股板块的全股基准,而是说有可能是别的因素导致或加剧了溃疡。在确定长期坚守的基准之前,你最好深入思考它的构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