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茂林之家 2020-11-04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刘备三顾茅庐才得以见到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颠沛流离了大半辈子的刘备在谋士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地拜见了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此次君臣相会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知名的礼贤下士典例,曾长期为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

在这次君臣相会中,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天下闻名的"隆中对"。自此以后,诸葛亮的"隆中对"便成为刘备集团在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战略规划并一直奉行不悖。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刘备集团最重要的战略规划并一直奉行不悖!

要知道,在刘备没有得到诸葛亮的辅佐,没有听过"隆中对"之前,刘备只是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地转走奔袭于各路诸侯罢了。

但是在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等到刘备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后,得到"隆中对"这份战略规划后,刘备集团很快就得以割据了荆州部分地区,进而夺取了整个益州地区,并最终成为雄踞西南地区的强国。正因为如此,后世才常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千古奇谋,是洞察局势的真知灼见!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刘备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得到“隆中对”后,迅速崛起并成为雄踞西南地区的强国!

事实上,在东汉末年那段群雄割据的时代,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提出了"隆中对"级别的战略规划。早在七年前,即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江东地区的鲁肃就已经向其主公孙权提出了一份足以媲美"隆中对"的战略规划。

因为这个战略规划是鲁肃在孙权的卧榻之上提出的(卧榻并非睡床,而是一种狭长且较矮的床型坐具),所以鲁肃的这份战略规划又被称为"塌上策"。

为什么说鲁肃的"榻上策"足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呢?为什么说鲁肃的"榻上策"对孙权集团的影响极其深远呢?为什么说鲁肃是东汉末年首屈一指的谋士呢?这一切问题或许都可以通过鲁肃的"塌上策"加以理解。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鲁肃的“榻上策”足以媲美诸葛亮的“隆中对”!

一、鲁肃力劝孙权不可心存霸王幻想,必须坚定心志、开创帝业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初到江东地区的鲁肃经周瑜引荐,得以面见初继大位的孙权。《三国志·鲁肃列传》曾记载道:"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孙权当即接见了鲁肃,同他谈话后感到非常愉悦。其他宾客告退后,鲁肃也起身告辞,而孙权却单独将鲁肃再叫回来,两人坐在同一张卧榻上,饮酒谈话。孙权感慨道:'如今的汉室即将倾覆,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渴望建成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中期曾以"尊王攘夷"的口号和超强的国力而成为当时号令诸侯的霸主)。既然您惠顾于我,那么你有何良策来辅佐我呢?'鲁肃回答说:'过去汉高祖刘邦忠心耿耿地想要尊崇义帝却一无所获,那是因为项羽当时加害了楚义帝。如今的曹操就像过去的项羽一样,将军您(指孙权)又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一类的人物呢?'"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东汉建安五年,初到江东地区的鲁肃经周瑜引荐,得以面见初继大位的孙权!

或许年轻的孙权当时真的只是想保境安民、割据江东吧(毕竟孙权当时只有19岁,刚刚继承主公之位);也或许孙权当时只是暗藏野心吧(毕竟孙权当时只是初见鲁肃,肯定不能刚一见面就推心置腹地交谈)。总而言之,年轻的孙权对鲁肃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他孙权只想成为像齐桓公、晋文公一类的霸主人物而不想成为开创新朝的新君(其具体区别就是是否愿意推翻东汉王朝,开创新朝)。

听完孙权的志向后,鲁肃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自己对天下局势的态度。即鲁肃认为东汉王朝当时的局势就像项羽当年不断地迫害楚义帝一样,曹操也在不断地迫害汉献帝。所以孙权想要扶持汉献帝的心态就像汉高祖刘邦当年想要扶持楚义帝一样,都必然会一无所获。故而孙权想要成为齐桓公、晋文公一类人物的志向必然不可能实现。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鲁肃认为孙权想成为齐桓公、晋文公一类人物的志向必然不可能实现!

鲁肃这番开宗明义的劝言是出自真心、发自肺腑的,他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力劝孙权不可心存霸王幻想,而必须坚定心志地开创帝业,故而鲁肃绝对堪称是开创孙权帝王心志的第一人啊。

事实上,三十年后的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时,还对鲁肃当年的劝言牢记于心并感慨万千。《三国志·鲁肃列传》就曾记载道:"权称尊号,临坛,愿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意思是:"孙权登基称帝时,登临祭坛,还回头对各位大臣说:'当年鲁子敬曾对我说过这件事(指劝他登基称帝一事),他可真是明白天下大势啊!'"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鲁肃的劝言对孙权影响很大,三十年后的孙权临坛称帝时还记得鲁肃的话!

二、鲁肃说明曹操实力雄厚的现实情况,力劝孙权不可轻易与曹操为敌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对刘备说过:"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这段话的意思是:"自从董卓祸乱朝纲以来,天下群雄并起,割据州郡的诸侯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则名气微弱且实力不济,然后曹操最终能够以弱胜强地击败袁绍,不仅仅是天时的原因,也是人谋啊。如今的曹操已经坐拥百万雄师,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的确不能和他一较高下了。"

很显然,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很明确地表达出了曹操实力雄厚、不可轻易与之为敌的态度,即"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很明确地表达出曹操实力雄厚,不可与之为敌的态度!

而鲁肃在"榻上策"中也提出了曹操势大,不可轻易与之为敌的建议。《三国志·鲁肃列传》曾记载道:"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臣鲁肃预料,汉廷已经无法复兴,曹操也不可能一下子除掉了。为将军您(指孙权)考虑,只有立足江东地区,然后再观察天下形势。现在我们割据江东并不会引起曹操的猜疑忌恨。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啊。"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鲁肃在"榻上策"中也提出了曹操势大,不可轻易与之为敌的建议!

在这里,鲁肃认定腐朽的东汉王朝已经不可能复兴了,所以鲁肃一方面建议孙权应该坚定帝王之心,随时准备开创新朝,另一方面,鲁肃也力劝孙权要认清时势,要认清曹操实力雄厚的现实。

只不过作为谋事之臣,怎么能只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呢?事实上,鲁肃在强调曹操实力雄厚的同时,他也说明了曹操当时的劣势,那就是"北方多务"。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鲁肃指出曹操的劣势在于“北方多务”!

鲁肃之所以断定"北方多务",那是因为曹操当时只是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而已,只是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而已。作为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坐拥河北四州之地的袁绍并不是一场战争就能彻底击溃的诸侯。故而可以断定,曹操短时间内肯定无暇顾及南方地区的各路诸侯。

事实上,鲁肃对天下局势的认识十分正确。因为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但他后续还是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彻底消灭了袁绍三子,彻底覆灭了袁氏集团。待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才算真正地统一了北方地区,然后才得以腾出手来攻略南方地区。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虽然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但他还是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彻底覆灭了袁氏集团!

三、鲁肃力劝孙权要先取荆州、再夺益州,以便和曹操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力劝刘备夺取荆州和益州。史载诸葛亮说道:"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夺取荆州和益州,利用其险要地势自保,然后在联合西南地区的戎夷部落,对外与孙权集团交好,对内整顿政治;如果天下有变,就任命一个上将军率领荆州将士攻略宛城、洛阳,将军您(指刘备)亲自率领益州将士攻略关中地区,百姓怎么会不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做到这些,那么就能成就霸业、复兴汉室了。"

很显然,在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中,荆州和益州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是刘备集团必须牢牢掌握的核心地区,而刘备集团后来也确实是按照这份战略规划进行一系列攻城略地的行动(关羽大意失荆州实属意外,而这一意外也深刻地影响了蜀汉政权后续的发展)。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力劝刘备夺取荆州和益州!

事实上,鲁肃的"榻上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几乎完全一样。《三国志·鲁肃列传》曾记载鲁肃对孙权说道:"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剿除江夏太守黄祖,讨伐荆州刺史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的所有地方,然后登基称帝、开创新朝以便于将来逐鹿中原、夺取天下,这就能建立和汉高祖一样的帝业了。"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鲁肃的"榻上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几乎完全一样!

所谓"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其主要战略目标自然就是富饶辽阔的荆州和益州了(除此二州外,还包括岭南地区,即后来的交州)。

另外,鲁肃的这番战略规划较之诸葛亮的"隆中对"更加具体一些,尤其是对于荆州地区的攻略,鲁肃还进一步建议应该先剿除荆州刺史刘表的得力干将-江夏太守黄祖(当然,即便没有鲁肃的建议,孙权也是要先剿除黄祖。因为黄祖当年曾射杀了孙坚,故而孙权与黄祖有杀父之仇。)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鲁肃还进一步建议应该先剿除荆州刺史刘表的得力干将-江夏太守黄祖!

鲁肃的"榻上策"虽然十分简短,只有区区百余字,但却字字珠玑,堪称洞察局势的真知灼见。事实上,鲁肃的"榻上策"不仅为当时迷茫的孙权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而且"榻上策"也非常符合孙权集团的未来发展,堪称是为孙权集团量身打造的战略规划。

笔者以为单单凭借这份"榻上策",鲁肃就足可名垂青史了,足以成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绝世谋臣了。毕竟当时能提出这等战略规划的人物除了卧龙先生诸葛亮以外,也就只剩江东鲁子敬了啊,更何况,鲁肃的这番战略规划比诸葛亮整整早了七年之久!

一个足以媲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鲁肃的"榻上策"

鲁肃算得上是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绝世谋臣!

结语

总而言之,鲁肃作为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谋臣,他所提出的"榻上策"堪称字字珠玑,堪称洞察局势的真知灼见啊!

首先,鲁肃在"榻上策"中先是力劝孙权不可心存霸王幻想,而应该坚定帝王之心;其次,鲁肃在"榻上策"中还说明了曹操实力雄厚的现实,力劝孙权不可轻易与之为敌;再次,鲁肃在"榻上策"中还为孙权提出了一系列增强实力的建议,即应该先取荆州、再夺益州,以便于达成和曹操南北对峙的目的;最后,鲁肃在"榻上策"中进一步劝告孙权应该登基称帝、开创新朝,并随时准备逐鹿中原、统一天下。

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鲁肃的"榻上策"虽然十分正确,但在后续具体执行过程中,孙权集团却陷入了一步慢、步步慢的尴尬境地。这主要是因为孙权集团在攻占荆州时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一直等到曹操统一北方地区后,孙权集团还迟迟没能夺取荆州,更不要提遥远的益州了。

另外,等到孙权集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夺取荆州部分地区时,原本默默无名的刘备集团也在赤壁之战中趁势崛起了,这使得孙权后来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刘备最终夺取了益州。

虽然孙权集团后来凭借一系列战争,还是成功地攻占了绝大多数荆州地区(即吕蒙袭取荆州之战和后来的夷陵之战),但是面对北方实力雄厚的曹操集团,孙权集团再也没有余力去攻占益州了(如若孙刘两家为了益州而开战,则必然是两败俱伤,曹魏得利)。这使得鲁肃的"榻上策"所希冀的南北对峙局面只能以孙刘联盟的形式达成了(孙刘联盟实质上就是南北对峙,就是后来南北朝的雏形),而"榻上策"所提出的统一天下的战略目标就彻底遥不可及了。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著:《三国志》,中华书局2011年点校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