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相知须知心,心通道气情转深。 注释1.进士宋严:作者友人,行迹未详。 赏析进士宋严是一个抱负不凡的人,他不远千山万水,芒鞋佩剑,向诗人张咏请救治国之道。诗人与他一见如故,对人生事理找到了共同语言,有了深厚友谊。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是诗人与宋严饮酒话别时所作。 这首诗标题“话别”,但全诗所写都是对那种真正知心的纯真友情的赞颂,有力地说明了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知心的基础上的,人们结交根本即在互相知心,两心相通,倾心相待,才能越处情感越深厚。 “人生痛苦事,生离与死别”,离别易使人善感多愁。但豪侠之士,洒脱达观,别离不以恨为怀。在胸襟开朗的诗人笔下,相反会描绘出一幅充满情趣的感人画面,展现出文人墨客独有的风采,张咏这首话别诗就是很好的例证。 世上人稠知己稀。在张咏的笔下,诗的起首“人生相知须知心”,便道出了作为知己朋友,得“相知须知心”,首句将朋友深情厚谊描写殆尽并不以为满足,又写“心通道气情转深”,更深层次描绘他与朋友宋严之间不仅心心相印,而且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志同道合的好友。首两句从议论出发,言明了何为知己朋友。 三、四句言出了只要朋友之间有真挚的深情,虽人地两疏,千山万水也挡不住他们的交往。“凌山跨陆”不用跋山涉水,用词之妙,既体现了诗句的宏大气魄,又透露出“寻”友的艰辛,还突出了朋友间情深似海。“蹑佩剑”更显文人似侠客的风采。 五、六句中的“笑”、“把臂”透露出朋友相见后情分之深。“谈国道”说明张咏与宋严不但是诗友,还是治国为民志同道合、“心通道气”的有识之士。 七、八句的“微言”、“惬心”说明相见后谈话如此投机,真是“相知须知心”的知己朋友。“投杯”、“推案”、“叫”,露出他们相见后所谈论的话题内容丰富多彩,有共同的见地,所以才激动不已。 九、十句对英雄所见略同的话题高谈阔论之后,以“催金船”频频举杯劝酒来释放激情。 十一、十二句谈得高兴时又论起人生难料的坎坷之路,本应伤怀,但一个心境豁达、一心为公为民的人,完全不会将个人得失荣辱寄挂在心上。作者与宋严共同探讨的正是儒家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正义。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兴尽”了也该“话别”了,离别本是一种伤感之事,但张咏与挚友宋严“话别”不拘俗套,而是将灯拨亮,“弹琴双舞”,“拍手聊长歌”,流露出作者与朋友的豪爽性格及不同凡俗的相知之情。“挑灯”、“弹琴”、“拍手”几个动词烘托出“话别”的感人场面。 全诗前十二句,四句一转韵,后六句夹入五言,为六句一韵。但整诗结构严谨。全诗分“想念”、“相寻”、“相见”、“相谈”、“话别”五个部分,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叙述,特显次第自然,起首从议论入手,“投杯”、“推案”、“叫”进入第一高潮,“双舞”、“长歌”引入第二高潮,将朋友相见后“话别”的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颇具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