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避免孩子出现重大心理问题--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

 怀众心理 2020-11-05

说到怎么避免孩子出现重大心理问题,这个非常重要,其实在咨询中心的这些年,发现大部分家长如果最后选择咨询,都是无奈之举。因为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没有其他办法能够解决,有的是听了朋友的建议、有的是听了老师的建议,有的是自己网上查的信息等等,最后选择来咨询。往往这时候,他们对咨询的期待极高,因为花费了时间和金钱,就一定会有一个他们期待的结果。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如何避免孩子出现重大心理问题,父母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的时机很重要。

很多来咨询的个案,很早就发现问题,情况不对,但是大部分家长觉得自己能够处理,应该没那么严重,特别是很多家长会拿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对比,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多大的事,所以在孩子情绪一度失控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做出更多有益于孩子的行为和决定,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咨询期。

我曾经跟一位中心的咨询师上门给个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因为这位接待的个案已经三年没出过门。一进家门,整个房间非常昏暗,给人的感觉很压抑,客厅全都是快递的纸箱和袋子,床上的被子仿佛从来没有人睡过,你甚至可以闻到发霉的气味,沙发上堆满了衣服,我们好不容易挪出了一个空地开始咨询。一般上门咨询,个案都是排斥的,所以前几次的咨询建立关系就很不容易,这个咨询其实就做了几次就中断了,因为个案非常排斥咨询,拒绝见家人和咨询师,他已经长时间的把自己封闭在家里,甚至社会功能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样的咨询做起来真的非常困难,如果加上个案不配合,是完全无法开展的。

在和家人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他们有现实层面的矛盾,并非双方都是没有意愿去做改变和选择的,但是不知道怎么沟通,一步步错过最佳时期,而导致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形成长期的僵持,他们并非经济不好,相反他们经济条件很好,只是因为父母没有这种意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及时寻求帮助,而导致问题一再激化,最后到不可调和。

这样的经历对于案主来说是一生都会造成影响的,大概在后续的一两年中,我有不断回访,但是家人反馈案主还是依旧把自己关在家里,如果没有经济来源,就吃的少,睡得多,减少消耗精力来让自己继续生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非常遗憾,但是却也很难展开更多的行动,所以咨询并非万能,如果你错过了最佳的时机,那么咨询师很可能也无能为力。

相反另一个个案,是一个中学生的小女孩,因为在学校受到惊吓,不断有躯体反应:呕吐、全身发抖、紧张发汗等等。父母带孩子去各大医院,医生也诊断不出任何问题,给父母的反馈就是孩子因为受到惊吓,所以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干预。这位家长很快找到我们,然后给孩子安排了心理咨询。每次咨询的时候,妈妈都非常紧张,有时候甚至会耳贴门背进行探听,这时候爸爸就会过来安慰她说不要紧张,你也听不出什么,既然选择了老师就相信她。

看起来很严重的个案,学校、家庭、医院都束手无策,但是我们大概做了三次的咨询,这个孩子就能正常上学了,咨询师说其实咨询的方法很简单,用了几次爆破式呼吸的方法,让个案宣泄自己的情绪,把内心的恐惧尽情的表达出来,当她再次遇到这样的情境时,就会好多了,也更能够应对。爸爸后来反馈孩子一直上学都很正常,没有出现什么其他问题,他们非常欣慰,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对比出咨询时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多么重要。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判断什么时机是最好的时机呢?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反常,受挫,出现明显负性情绪,在家庭和学校的帮助下,这个情绪持续一个月还未缓解,建议父母考虑引进专业人士。如果孩子是有明显的危机事件发生,比如受到侵犯和伤害,亲人离世、目睹车祸现场等这些比较重大的事件,无论孩子情绪状态怎么样?建议三天内,最晚一周内进行紧急危机干预。以我们的经验,如果及时干预,这些情绪正常都能很快缓解和过去,如果压抑在心理,这些情绪并没有消失,他们会以各种症状出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说完采取干预的时机,现在说第二个,父母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我在上次的分享中有简单的提到父母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影响,这次将作为一个重点跟大家分享。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仅是家庭问题的一个缩影。但是如果父母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仅是让孩子来做改变,那对于孩子来说会很困难。

我曾遇到一个朋友有一天非常紧急的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孩子突然不去上学了,她学习成绩非常好,考上了厦门非常好的高中,但是突然不去上学让她非常担心和生气,她希望我尽快到她家去给她孩子做一下心理辅导,目标就是让她三天内去上学。后来我到了她家,跟她孩子聊了天,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是对我,她觉得是妈妈的同党,所以跟我聊得话题都是无关痛痒的。第二次去见她就跟我说她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爸爸经常不回家,因为发现爸爸出轨,妈妈无能为力,最后放弃了爸爸,不管他了,从此妈妈对她非常好,她说她从未感觉到妈妈对她这么好,这种好,让她喘不过气了。

她就这么过了小学,到了中学,她发现自己的状况不好,要求妈妈带他去看病,医生诊断为抑郁,心理咨询也是在医院进行的,因为她的咨询师把她分享的事情告诉了她爸爸,所以导致了她和父亲矛盾进一步激化,她不再信任咨询师,也不服药,每天做噩梦,把自己关在房间,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她还能考上重点高中。但是事情并没有好转,父母对他的学业要求更高,她终于喘不过气了,受不了了。我见到她时,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可以一起去旅行,当然这中间还有非常多细节,孩子在一个非正常的家庭长大,也曾想要求助,但是这样的方式最终让她放弃了对外界的信心和希望,选择把自己关了起来。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努力的目标和未来的规划,如果一个家庭,或父亲,或母亲,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挂在孩子身上,他们的希望取决于孩子是否有希望,她们的开心也取决于孩子是否按照他们的生活意愿来生活,那这个孩子还是独立的个体吗,她甚至不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往往这个孩子无论表现的多么乖巧懂事,都无法满足父母的需求,因为父母生活不幸的空白,并不是通过孩子就可以填满。

作为父母,有自己的工作、家庭、和生活,我们很难一辈子都做到所有的事情都平衡完满,父母当然会有自己的情绪、苦痛、无奈,但父母需要知道如何去处理自己的情绪、苦痛和无奈,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唯有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身上学习到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如果父母无法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而把孩子作为寄托和出口,那一定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王敬伟老师说形式不重要,内涵才重要,辛思洁老师说对错不重要,关系才重要,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就像很多父母感情破裂,但是为了孩子,不离婚。其实离不离婚只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婚姻中或者离婚后是否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如果不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离婚与不离婚会有什么差别呢。我们身边有很多朋友,即使父母离婚了,但是孩子依旧优秀乐观,甚至是被人羡慕的学霸,因为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爸爸妈妈,能够给他们持续稳定的心理支持。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分开,他们是独立又融合的一家人。

最后,列一个比喻:如果我们把生命当做一条长河,那么家庭就是这条长河里的小船,从起点驶向终点。这条长流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会遇到激流侵袭。在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这条家庭小船,她本身必须是一条平稳健康的小船,一家人坐在上面,相安无事,互相鼓励和努力去前进,如果这条小船上的家人不和谐,父母都照顾不了自己,那么行使的过程将摇摇晃晃,毫无安全感,也许最后最弱小的孩子会成为牺牲品被推入河里。所以小船也就是家庭的安全最重要,父母的健康最重要。

其次就是在行使的路上遇到激流,也许激流会伤害到孩子,但是父母只要能到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激流对孩子的伤害,如果父母给予不了帮助,就及时把这件事情交给更专业的人,陪伴孩子度过,那么这段激流很快就会过去。如果这段激流始终不过去,那么孩子也许会害怕遇到下一个激流,因为他在上一次的挫败中没有学会如何应对激流的本领。

排除一些遗传病史、家族病史来说。在人的一生中,如果父母能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父母,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父母,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够给孩子帮助和指引,那么这样的家庭,以及这个家庭的孩子基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大家。

前十九期的微信群分享文字稿可点击以下链接:

重新认识你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情绪帮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一个人在战斗,但其实是三个人在斗争——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父母态、成人态、儿童态——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自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五)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无罪,我们都在爱中--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六)

疗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七)

根轮和顶轮之间就是我们在人间修行的道场--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八)

答案就在问题中--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九)

当我们知道为何的时候,如何就不是问题--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

一个人去骑行--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一)

生命那么短,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二)

借由认识你的性来认识你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三)

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四)

在关系中看到自己(上)--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五)

在关系中看到自己(下)--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六)

孩子叛逆,父母应该怎么办--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七)

了解二孩相处之道,让同胞关系更融洽--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八)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该怎么办?--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九)


文字整理:情子

文字校对:情子

文字编辑:Bonnie

音频整理:静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