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敏感期去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下)

 怀众心理 2020-11-05

【观心阁会所】

大家下午好,我是张伟。接下来还是由我继续分享敏感期。上次我分享了什么是敏感期,以及几个明显的敏感期的类型。诸如视觉敏感期,然后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还有走的敏感期,然后空间敏感期,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今天要分享的是其他的几个大类的敏感期。

孩子的敏感期,实际上都是一个螺旋向上发展的一个过程。0~6岁的状态里都会有,只不过,随着心智的发展,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太一样而已。

视觉敏感期,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序敏感期,模仿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语言敏感期,性别敏感期,还有包括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剪、贴、涂的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经常要找人结婚),数学概念敏感期(对数字很敏感,公交车号啊),身份确认敏感期(崇拜某一个偶像,回去扮演,比如超人,霸王龙等)

 0~2.5岁的孩子

视觉敏感期: 比如0~2岁的孩子,有视觉的敏感期,刚出生的孩子就有视觉敏感期,他需要去感受光的存在,明暗的存在,他会对明暗相间的地方很感兴趣。如果这个时候,孩子被蒙上纱布,错过的时间,哪怕是检查不出来什么生理问题了,他的眼睛估计也看不到东西。

口的敏感期:在口的敏感期,口需要被全方位地使用和训练,来健全口的功能。什么东西都放进嘴里,放到塞不下为止,然后在吐出来。这样反复地练习,使用。

他需要通过口进行味觉、触觉的练习,用口来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地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同时呢,嘴巴还肩负着发现世界的工作。那些他能抓到的东西的材质,味道,软硬,他都会一个一个地试,反复地试。比如,吃东西,自然发展的孩子,可能是这样的,几盒不同的巧克力或者不同口味的果冻,他会拆开所有的,然后,这个吃一口,那个吃一口,来进行品尝。而成人会觉得,不能浪费要吃完一个再吃另外一个。这样就影响了孩子通过品尝味道,了解世界的一个过程。

如果成人老是阻止,孩子眼中没得到满足后,他容易抢别人吃的,随意拿人的东西,捡地上的食物,还容易咬人。注意力容易固着在食物上,而无法学习,无法去更好的认识探索世界。

有句话是这么讲的:我们可能无法知道孩子用嘴来探索这个世界,他是有了什么样的感觉和认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全世界的幼儿都是通过这个过程走向我们这个可以触摸的世界,他们是用嘴来打开这个世界的大门的,用嘴来和这个世界建立亲密关系的。

所以这个时期,如果能够在保证起码的卫生的前提下,提供给孩子一切能咬的东西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手的敏感期:当孩子将手放在嘴巴里的时候,就是在唤醒手。当手被唤醒后,手的敏感期就来了。他开始要抓东西了。

你会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喜欢抓握东西,粥啊,面啊,特别是那些粘稠的东西,甚至是鼻涕啊之类。不管是不是粘稠的,他抓到后,除了刚开始的送进嘴巴外,就开始捏,抓,就好像在试验那个东西的硬度一样。

这个手的敏感期里,你会发现孩子手部动作的发展:先是整手抓,然后是两指抓。就是从粗的动作,再到精细的动作。像蒙特梭利的一些教具,就是完全匹配的孩子的这个发展来设计的。什么小手抓嵌板啊,捡豆子啊之类的。都是在设置这样的环境来让孩子自发地去训练自己,去发展自己。

走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大概七个月左右,哪怕是不会走,他也要妈妈拉着走):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一旦孩子会走之后,他会让你觉得他好像是个永动机一样,一刻不停,可能一个上午就能走个十几公里的量。除了要练习走之外,相应地因为可以走,跟他用爬的时候,观察这个世界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他的好奇会让他停不下来。

在这个时期,他会特意去找上下坡路走,或者喜欢上下楼梯。

空间敏感期(附带的喜欢垒高东西):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稍大一点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孩子会爬后,他就会开始探索空间了。爬高啊;有些孩子特别喜欢扔东西;有些孩子就喜欢堆东西,比如积木垒高,然后又推倒,这样反复做这样的动作,并且笑得很开心;或者将豆子撒的到处都是。

然后,孩子会对狭小的空间很有兴趣,比如他会钻到衣柜里,小箱子里,桌子底下,对小洞洞很感兴趣。对窗户,这种能通内外的通道感兴趣。等孩子更有力量后,他会去从楼梯上往下跳。他会很自然地掌握好那个度。在心理上掌握自己的承受能力,然后再来选择跳与不跳。这个决定了孩子未来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能力,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一岁半到两岁左右。他会喜欢一些小珠子啊,小笔芯啊,小线头小纸片等很感兴趣。对地上的瓜子壳啊,小石子啊,小纸条啊,我经常可以看到园里的孩子,可以蹲在地上捡那些小东西,捡一个上午。

秩序敏感期(附带的会有一个执拗敏感期):比如有个例子就是我们之前有个宝贝,他妈妈跟我分享说她有段时间开车来学校,就是一直走一条路线,后来因为堵车的问题,要绕了下,刚开始娃没发现,后来发现了,然后就大哭,后来这妈妈大概猜到是这个原因,所以,就又掉头绕了回去,这娃才放松下来,不哭。

比如,当孩子内化了某一些秩序的东西后,这个秩序如果发生变化,就会让他很难受。比如这是时期的孩子,看到别人的孩子不归位鞋子,他就要不断地提醒老师去要求那个没归位的孩子。进门没脱鞋啊,没坐在红线上啊,擦手巾没挂好啊,上厕所没冲水啊。其实,刚开始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娃怎么爱打小报告啊,但是实际上不是。后来我很庆幸,就是尽管我有这样的猜想,但是还是保持一个观察的状态,没有付诸行动去质疑宝贝。不然,我想,会伤害到孩子。

模仿敏感期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啦,在幼儿园里,你会从小孩子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或者从一个小小孩,身上看到某个大小孩的影子,又或者,小小孩索性一直跟在大小孩身边,不断地重复模仿他的动作,语言等。

自我意识敏感期: 比较小的:表现为咬人、打人-----他需要通过这样的感受体验来区分我与他人咬下去,咬自己会疼,咬别人不对疼,说不。

比较大一点的:明确地表达指令----这是我的,比如有个例子,听起来就让人捧腹,一个小女孩可以把自己的粑粑包起来,带回家。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经过跟小伙伴说:“这是我的书,这是我的玩具,哪怕是他没在玩的,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别人碰”。

例子:园里的有个娃说了句:“那是葡萄”,然后有个模仿敏感期的娃也跟着说了“那是葡萄”,然后这个小女孩不高兴了:“那是我说的话”,然后很生气。可能同样的场景,刚开始她会这么说,在发展一点:“我先说的,你不能说”,在发展一点点,她会说“不要学我说话”,她会很讨厌模仿敏感期的孩子,我在猜想,可能她觉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被拿走了,分走了一样,感觉自己就不是单独的自己一样吧。

然后,自我意识的孩子,蛮明显的一个举止就是:“你叫他不要干嘛,他就不动,甚至有可能偏干嘛”,这个例子,相信很多学心理学的人都知道。

审美敏感期:要求事物完整,饼干,薯条不能是断掉的,画画一笔下去不要重来,吃香蕉你不能帮他剥掉的,红薯皮不能是有缺口的等等。一定要替瓶子找到瓶盖才完事才放松。

2.5~3岁的孩子

建立概念的敏感期将自己体验到的认知的感觉和语言配对。

比如车,1岁前,看到车会一直说“车、车、车”;1岁左右,开始热衷区分“大车,小车,中巴车,吉普车,火车等”等比较粗比较宏观的概念了;2岁多,开始更加精确地区分-----他会问“这是什么轿车”“这是什么越野车”。

之前的园里就有一个宝贝,四岁多,算是敏感期的修复期,他可以将所有的车的车标和牌子都匹配得很清楚。我是蛮惊讶的。

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概念就是有这样的兴趣或者说痴迷。他会不顾一切进行,反复进行,来满足心理需求。

语言敏感期(附带的诅咒敏感期):会有那么一个阶段,有点接近精神分析上说的肛欲期的时间,在此之前会模仿简单的词汇,叠字类的,这个时候,他会开始说一些尿尿啊,大便啊,他们会讲:大便老师啊,大便妈妈啊,我们成为诅咒敏感期。他会体验到这样的词汇,会有力量感,可以来表达愤怒。相信会国骂的成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骂人还是蛮爽的。对于小孩子来讲,特别是当他来这么说的时候,成人会赶紧阻止,或者笑得很大声,他就会说得更多,更频繁。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是平静地对待的,他会觉得没意思,这个敏感期就会慢慢地过度回去。所以,如果你担心孩子的所谓的“文明问题”,你就最好不要有过度的反应。

性别敏感期:这个时候,他会观察自己的性器官和其他小伙伴的性器官,会开心的分享,去辨别男生和女生的不同,确认爸爸是男生,妈妈是女生,自己是男生或者女生。

这个时候的孩子面对性器官,就跟面对鼻子、眼睛,口一样的,是很客观的状态,所以,你反应的态度最好尽可能的平静,不要阻止,更不要说什么“羞羞啊”“不要脸啊”之类的话,这样会让他纯粹的了解附加上了多余的羞耻感,还有被压抑的感觉。

其实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孩子慢慢也知道上厕所要关门啦,不能随便在公共场合露出来,说这些的语言的。

孩子的敏感期里,还有包括绘画敏感期(停不下来),音乐敏感期(刚开始对节奏很敏感,可以将各种东西当成钢琴,随意可以哼唱),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剪、贴、涂的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经常要找人结婚),数学概念敏感期(对数字很敏感,公交车号啊),身份确认敏感期(崇拜某一个偶像,回去扮演,比如超人,霸王龙等)

比如说,你有那么一个期待就是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画家,成为音乐家-----尽管我个人觉得你最好不要有这样的期待,因为一旦你有这样的期待,你就会焦虑,你就会控制的部分,这样很自然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然发展节奏。

你最好能够足够平静耐心的观察,当他处于画画或者音乐的敏感期的时候,你尽可能地让他自然去发展,不要阻止他。在5岁之前,不要去让他去学什么画画班啊,音乐舞蹈班啊,那些都会打断他的发展。让他保持对画画和音乐原始的好感,长大后要让他投入进去就比较容易。

我记得我们园有个妈妈跟我分享,他的孩子一个暑假能够连续四五天一直待在家中画画,而且是画一长窜的画。

人际敏感期的时候,他会更多地投入到人际的互动中,乐此不疲,这个时候,也是最好的练习,学习如何有界限的,友好的与人相处的阶段。所以一般幼儿园会有诸如“如何与人问好”“如何道歉,如何要求道歉”“如何表达感谢”等等一些人际互动的示范。可以让孩子有所参照。当然了,示范完,孩子用不用那就是他自己的节奏,其实,安心观察,你可以发现通常孩子都可以很自然地参与到人际中。

或许,我以上的分享,可以让你稍微更懂一点点孩子,对于他们的那些让你头疼,让你受不了,让你抓狂的,你觉得是在“无理取闹”的状态。或许,你可以因此,在你烦躁受不了的时候,稍稍有个空间,有个缝隙可以留出来说:“啊,这是他的发展需求,这是他的自然状态,不是在跟我闹,不是特意在跟我作对------哪怕是在那个状态里是在特意跟我作对,那也是他的需求。我接纳了,对他以后的发展会更好些。”

其实,不管你是否明白敏感期的存在,是否理解敏感期的存在,是否清楚现在你的孩子在哪个敏感期,你是否需要做些什么。

只要你能够让自己安心下来,平静下来,就是静静地陪伴,静静地观察,哪怕你不懂他,经常纳闷这孩子怎么这样,甚至心里有点烦躁。但是你愿意因为爱这个孩子,愿意给足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去发展自己,让他做自己,尽可能地少干预,少指挥,我想你的孩子也能成为一个他本该成为的样子------而很巧的是,往往那个样子,正是你为之自豪,为之骄傲,或者你期待的样子。

所以,邀请大家放松,静待花开。然后,我与你们共勉。

感谢聆听,希望能带给你们一点收获。


文字整理:张伟

文字校对:情子

文字编辑:Bonnie

音频整理:怀众心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