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疗愈自己,是一名咨询师终生的承诺

 怀众心理 2020-11-05

观心阁黄昏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分享人王洋,我目前是从业的心理咨询师,但我不是科班出身的心理咨询师,之前是自己经营企业的。前几天定这次分享主题的时候,小游让我写一段导语,本来标题定的是,咨询师成长之路,我写出来才发现,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资深来访者的内心独白,副标题是,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到底是有什么想不开的……

因为按我习惯的商业的逻辑,会觉得心理咨询师这职业真的是个亏本买卖,又累又忙收入又低,每年各种培训费用支出都是一大笔钱,选择这个职业的人真是的除了想不开还有什么理由,但是说完又有一些心虚,我内心真的是这么觉得的吗?所以我每次跟朋友们吐槽的时候,大家都一直说,你可以随时离开啊,你又没那么重要,就你最矫情。她们说得其实一点儿也没错。

所以我也就随便吐槽一下,她们要骂我就继续骂,个案我还是继续接,各种烧钱的培训、督导、个人体验、上课学习这三年也从来没有停下来过。有的时候我会问自己,在30岁这么禁不起蹉跎的年纪,停下来做这些,是不是真的疯了?

因为一开始我并不清晰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可预期的回报是什么,我真的很感兴趣吗?好像有一些兴趣但是也并没有说非它不可,前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前两年每到年底的时候就会特别焦虑,明年还要继续上课吗?还是要回去以前熟悉的行业做熟悉的事情?真的特别特别的迷茫,没有人告诉我路该怎么走,前面也没有任何的参考路标,甚至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只是隐隐有一个声音让我继续疗愈这条路,继续疗愈自己。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即使疗愈这条路是一直想要走的!只是,要告别以前熟悉的虽然并不快乐但是相对安逸的生活,那种对未知的恐惧就成了一个特别大的障。所以即使走在这条路上,我也依然不能安心。这个恐惧跟了我有两年的时间,时不时地就要跳出来自我折磨一下。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好笑,但是很多事情不就是这样吗?明明已经做了决定,但是还是会时不时地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决定。 问题是,谁有空给你的决定打分啊?你只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就好了。

这种情况到去年年底才有了好转。估计也是吓自己吓够了,或者说自己积蓄的力量已经可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而且也发现即使是一路哭着,也往前走了好远了,而且自己的成长自己心里有数想不承认都不行。看到自己的变化以后,也会有一些愿心想要把这些力量分享出去。

我不是一个有清晰职业规划,以及能吃苦耐劳的人,所以即使是99%的确定要做心理咨询师了,我好像也没有在认真的规划我的职业生涯,我的重心,始终都是放在疗愈自己上,但也是很巧(现在也没觉得这种是什么巧合了,现在觉得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在我每次自己处理完一个当时蛮重大的议题以后,就会有相关议题的案主找到我,次数多了,我会发现,咨询师这个活儿,跟之前我的工作不一样。它不是一门生意,它更像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像是道德经里讲的“玄牝之门”,它是一种能量流通的管道。作为一个咨询师,我发愿去帮助我当下的力量能帮到的人,代表着我把管道的接收器(蓝牙)打开,那么另外一端,当下发愿要寻求帮助的人,自会找到我。有过相似经验的小伙伴可能比较能理解,如果没有的话,其实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这里面运作的原理,因为头脑并不清楚。

所以作为一个咨询师,自己有多少管道是通的,很重要,因为我通了多少条管道,我就能匹配到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来访者。像目前我自己匹配的更多的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个人成长,和职场相关的一些个案,因为这些领域的管道我已经逐渐开始在修通,在这些方面的现实生活中,我是比较平安的,内心比较平安,现实层面也会比较平静。但是像婚姻内,跟儿童教育相关的,家庭伦理之类的目前我还是听了会头晕,因为我自己尚未修通,所以一方面比较难产生共情,另一方面我并不比来访者在这个领域走得靠前,所以能提供的帮助也比较有限。

所以除了个人的人生经验以外,怎么能最大程度地使用到自己的人生经验,让它转化为一种力量资源,这个就是我说的疗愈的效果,疗愈是一种转化的力量,是可以把你的前半生经历(不管是好的不好的)转化成一种永恒的属于你内在的力量,这个力量会让你更平安和有勇气地面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所以有个案会跟我说担心找了咨询师会产生了依赖,怎么办? 刚开始听得时候我挺无语的,我当时心里的os是,你本来就是个依赖型的人,又不是找了咨询师才会变成这样的人的。

后来发现其实这样担心的人还不在少数,其实在想要做心理咨询的人里面,尤其是女生,既需要帮助又害怕寻求帮助的个案不在少数,这种人的个性呢,通常是习惯了凡事靠自己。咦?凡事靠自己,这不是现代社会特别认同的一种特别优秀的品质吗?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做个优秀独立的现代女性,我骄傲!话听起来很棒有没有?但问题是,你真的是这样的吗?你是凡事都选择靠自己,还是凡事只能靠自己。你是不想要依赖,还是不敢依赖。这还是要分清楚的。

因为所有的上纲上线的价值观里,只要出现“只能”两个字,就离逼死自己不远了。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你外显的特质越是怎么样,你的内在就越有一个程度相当,方向相反的力量。也就是你越是坚持凡事要靠自己的人,其实下面有一个动力,就是越想要依赖。所以之前跟我说过害怕依赖的那位同学,如果有在听的话,我会想说,可以去看看自己对依赖的渴望和恐惧,上过“完形”的都知道,你渴望的和你恐惧的通常都是一回事啦。因为得不到,所以渴望,因为得不到,所以不敢渴望,因为得不到,所以更加渴望,这种痛苦的纠结,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无力和恐惧。这个恐惧是需要一点一点去穿越的。穿越过去以后,你会觉得很多东西或者人,或者关系,其实也是一种资源,你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就好像你过河需要坐船,你过完河船就可以弃了,但是你如果过完河对船工产生了依赖或者想要背着船走,那不是恰恰说明你真的很需要治疗吗?

所以我一直说,人最大的勇敢,就是在自己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允许自己求助。知道自己的心理止损线在哪里,很重要。主动休息和被动崩溃的区别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像一个老师以前说的,好的亲密关系就是,即可以亲密,也可以分离。而不是我既不敢亲密,也不敢分离。所以,如果因为怕依赖而避免去寻找帮助,其实说白了也是因为苦得不够。其实任何的恐惧下面都是有很深的议题的。如果真的是觉得非常不安全内心非常恐惧的话,就先允许自己逃一会儿好了。等逃得无路可逃或者觉得暂时安全了再来,都可以。最重要的是不要勉强自己,不然要不要咨询本身又成了你一个可以纠结的点。

以前有个老师说,会抑郁的原因大概就是你觉得怎样都不可以,能量都左右拉扯耗尽了,疗愈清楚以后,就是同样的问题摆在你面前,其实是怎样选择都可以,那你就很轻松,日子很好过了。当然这些话说起来轻松,一个重大议题走起来可能要很多年才能真正放下。

好像不小心进入说教模式了,好吧,作为咨询师的分享到此结束,接下来我想分享下自己疗愈的一些过程,和对我很重要的一些阶段,希望对走在同一条路上的小伙伴有些帮助。因为不管你现在在经历着什么,你都不是一个人。

我的疗愈过程大概分九个阶段:

一、我啥事儿没有,我只是来消费的;

二、这地方挺好玩儿的,我玩儿一会儿吧;

三、这地方是挺好玩儿的,可是我玩儿太久了,该走了,但是好像没力气走了,这太可怕了;

四、天哪,都这么久了,我都还没好,我到底还能不能好了;

五、好吧,我承认我确实没有力气自己往前走了,我需要帮助;

六、老实做个案,有什么议题处理什么,上课没那么频繁,但是认真的处理每一个议题;

七、慢慢恢复一点力气,开始想要工作;

八、用力过猛,又瘫了;

九、开始能立体的看待自己的每一个面相,允许自己现在身心能接受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开始渐渐觉得平安,生活不太费力,有工作要做的时候心态也比较平稳。不会像之前一样,工作生活的每一点动静我都是调动全部的力量在做,虽有效率,但这不是人生马拉松的正确参赛方式。按百米短跑的方式去跑马拉松,真的会早夭的。

现实层面经历的阶段大概也分十个阶段:

一、现实层面快速坍塌,但是死抓着不放;

二、开始被迫得放掉一点;

三、想要抓新的东西(咨询师的资格证是这个时期考的);

四、对原生家庭的愤怒升起,开始断绝往来有半年时间;

五、开始有力量去面对和处理一些旧有的关系;

六、用疗愈后的方式去处理新的关系,失败,这次让我发现原来尝试失败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七、开始学着去跟过去的生活告别;

八、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又退出,试错阶段;

九、和母亲的关系明显好转;

十、开始面对自己的真实现状,接受一个人生活,开始接一些新的工作。

自己总结完这几年内心的成长和现实层面的变化,才让我发现疗愈就是穿越创伤找回力量的一个过程,然后这些力量就可以用在现实层面继续创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一次的收获更多的力量,然后生活继续,这个过程经历得多了,会觉得内心越来越平安,自己越来越坚定,因为人生真的好像变成了一场打怪积点数的一场游戏,而且还蛮好玩的。最近特别喜欢我们周娴老师的一句话,叫做“活开了,人生就是一场庆祝”。深有同感。

我是她们口中称的“全职疗愈学员”,然后我又是个喜欢死磕的人,所以每一个阶段我都是充分地在经历,哪怕是真的恐惧到死每走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走到现在相对平安的一个阶段,再回头看,觉得其实每一步都算数,包括前期我在怀众上各种课,边学边玩边逃的阶段;所以不管你现在是在哪个阶段,都请你知道,这个世上的苦难,不是只是你一个人在受,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跟你一样的经历过痛苦,困惑,迷茫,前路一片黑暗,心中充满恐惧。但是只要你自己内心没有真正的放弃,都会走过来的。那个,耶稣说的(应该是吧?),“有别人的,也会有你的”,不会因为有了他的,就少了你的。


文字整理:王洋

文字校对:情子

文字编辑:Bonnie

音频整理:怀众心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