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逐字稿|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如何有效干预

 anwgmz3z94zck7 2017-11-23


大家晚上好!时间到了,我们就开始了。

今天的主题是讲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如何让干预更加有效。谈到这个议题,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咨询师如何做得更好,让来访者的咨询效果更佳。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议题,但我们今天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一个方面是咨询师如何干预,包括自身议题的处理。但其实咨询是不是起效,并不是咨询师单方面的工作,是咨访双方互动影响的结果,所以这里还有咨询师和来访者匹配问题,这是第二个议题。而第三个议题,因为涉及来访者自身的改变,其实还有访者本身自我成长的潜力,我有时候喜欢称之为“翻盘”的能力。所以咨询效果是三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只是因为时间的限制,我们今天会主要谈咨询师的维度。在心理咨询师的议题里,我们先从咨询师的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始。为什么要从这个地方开始呢?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姜还是老的辣”,我们知道姜越老,或者说心理咨询师在这个领域沉浸的时间越久、个案积累越多,TA自身的成长,不论是专业还是人格水平越深厚的话,其咨询效力更强盛,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又分成不同的几个发展阶段。如果你自己本身是做咨询的,可以根据我所说的几个阶段来评估一下,现在大概在哪里,然后接下来要走向哪里,以及如何去走。

当然就心理咨询师成长周期而言,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尤其在中国环境下的心理咨询师,很多都是非科班出身,当然接下来的管理会越来越严,很多可能是比较年长才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每个人生命积淀的厚度不一样,人格水平不一样,每个人的投入程度和专业积累速度不一样,所以会有各自的差异。而我这里要谈的成长周期呢,是从大体上宽泛的、常规的角度来说的。

我们大致可以把心理咨询师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二年的时候,差不多是新手咨询师,学了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接下来开始要咨询实践。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虽然学了些理论知识,但好像完全在头脑层面,等遇到来访者的时候全忘光了,理论和临床的连接非常弱。也不知道来访者所说的话语里面,究竟哪些是要抓住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究竟如何去理解这个来访者;知道了问题以后如何来干预……可能这一大片都会非常地模糊,而模糊的不确定感势必会带来焦虑感。过度的焦虑通常都和我能不能胜任啊?我到底怎么回应才能让TA满意啊?接下来究竟该怎么样去做啊?如何留住来访者啊?……而这个时候来访者通常也是很容易脱落的。一般来说,前一、二年是处于这样的阶段。

慢慢地在专业上不断地累积,个案也越来越多,可能差不多到五年的时候,进入到第二个层面。这个时候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经验了,对自己理论上所学的如何嫁接到咨询中,也开始能有一些连接了;能够在咨询当中使用一些技巧了。自己感觉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胜任感比第一阶段要强多了,在咨询过程中强烈焦虑的部分慢慢下降,好像更能坐得住了,也能去听和理解来访者的问题了。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影响到咨询效果的议题,可能会是咨询师本身没有处理掉的自身议题,或者我们称之为个人议题,可能会反转影响到来访者,这部分有可能会凸显。并且因为学了一些理论,开始用理论去建构来访者的问题,但理论更多地在头脑层面,跟自己情绪体验的连接度还不够,也就是说还没有沉下来。会有一些生涩,或者并不会给来访者带来那么多地情绪触动或者改变。但是慢慢慢慢地,会觉得咨询里能够做下来了,来访者也能够留下来,个案时间有可能会越来越长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自己的个案积累,可能会慢慢觉得自己好像比较适合去走哪个领域、哪个方向,哪些客户能够留下来,哪些就跑掉了……对自己的理论取向有可能开始会有些选择,并且会选择一些长程的系统培训。

那么沿着这个脉络继续前进,可能再继续发展到六到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说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身份认同,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确定。我究竟是什么取向,我比较适合或擅长的领域在哪里,我主要的客户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以及对来访者能够进行相对而言更精准的评估和个案概念化,在个案概念化的基础上能够使用有效的咨询策略,并让咨询策略发挥效用的能力更高。不仅如此,在处理一般个案的基础上,开始能够hold住或处理更加困难一点的个案,包括在所专长的理论流派取向里,也开始变得更加深入、更加专长。

随着自己在咨询经验等各方面的发展,可能十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慢慢成为自己所擅长领域的资深人士,甚或有自己的学术专长或建树。并且能够很好地进行评估诊断,抓到核心的靶症状,在这个上面工作的能力越来越高。如果大家去参加过一些大师课程,当大师们做演练的时候,可能这部分的体会会更深一点,你会觉得他好像能很轻松地把握住问题,能很深地深入到来访者的内心,并且似乎更有能力松动来访者的困境并向前推进,当然,这个要非同一般的功力了。

总的来讲,咨询师的成长大致会有这样的发展脉络,就像我们人的成长一样,总归是从年少不成熟慢慢走向成熟的这样一个过程。而且我们自身作为咨询师,随着不管是专业还是人格水平的成熟,势必对于技术的使用和更有效的、更针对性的干预并起效的效力会更大,这是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脉络。


但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咨询效果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咨询师单方面作用,不像我们去看病,可能拍了片子抽了血,然后医生发现有什么问题、开什么药。我们只要吃药就可以了,药效有没有就看医生药开得好不好,基本上作用是在医生这边相对会更多一点。而咨询过程可能就不是这样,更多的是两个人的互动影响。而两个人互动的话,其实这里未必说一定是权威、专家能够怎么样,里面还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咨访关系和咨询互动的过程。而咨访关系的话,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咨访关系的匹配度

当然有很多因素,我们可以总结来讲个几点:比如生命历程的匹配度,你可能是一个新手咨询师,但你突然接待了一位企业老总。你和他所经历的生命阶段和历程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包括力量的维度是否能hold住。包括也许你遇到一个有特别严重创伤的来访,这种创伤可能是你自己相对平顺的成长经历不可想象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能会有不匹配或者承接不了的议题。不仅如此,还有来访者所需要的治疗策略和咨询师所擅长的治疗方式之间的不匹配的问题,比如说来了一个强迫症症状的,拼命在洗手怎么也停不了,那么TA首要解决的是洗手的问题。而如果你自己是个动力取向的咨询师,你根本不知道针对强迫症症状非常有效的暴露反应阻断治疗(ERP),这个治疗策略你根本就没有学过,那么哪怕你给TA做几百次洗手背后动力学原因的解释,可能也没有办法解决给TA带来困境的症状问题,所以这个里面还会有治疗策略需要的和你提供的是不是匹配的问题。以及包括我们做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因为很多都可能是偏长程的咨询。在这里,我们会特别谈到咨访关系的匹配度,也就是来访者闻着味道去寻找觉得跟TA特别合适的咨询师。这里就会涉及人格匹配,人格的匹配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来访者总是循着熟悉的味道去寻找,这种熟悉感,既能让他们建立起很强的治疗联盟,但也会带来一个困境,也许来访者的困境,正好就困在了和咨询师的这样人格类型者带来的创伤体验上,那么很可能咨访关系就卡住了,可能会困在痛苦的强迫性重复里,但却很难挣脱出来。

当然还会有其他很多复杂的议题,包括如果大家自己做咨询的话,可能会有很深的体会,反正我自己体会是蛮深的。如果当你自己是个不成熟的咨询师的时候,往往来的也是一些不成熟的来访者,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理论取向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能给来访者带来什么样的效力,那这个时候很多来找你的,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问题,好像听说有心理咨询这么一回事情,那找个实习的便宜,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这部分也会影响我们所说的干预效果和咨询效力。而如果自己的职业发展慢慢往上提升,比如说现在很多学了心理咨询的都需要来进行我们所说的自我体验,尤其是动力取向。这个时候的来访者,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来访者,所谓成熟的来访者,就是大致知道自己的困境在哪里,可能想要去找一个什么方向的咨询师,解决的什么样的议题。比如说,我就是想找一个自体取向的咨询师,希望能够解决我的核心自体、自尊的议题,这就很清晰。TA会有的放矢地寻找信得过的咨询师,建立咨访关系。也就是说,比较成熟的的咨询师遇到了比较成熟的来访者。这种关系上的匹配以及干预效力,就会更加好,这是我们要去考虑的。

我们刚才谈了咨访关系的议题,那么除此以外,还有来访者自身的人格状态。有的时候,我会喜欢用“翻盘”这个词来形容,就是来访者自己有没有能力从创伤或者痛苦中走出来,重新获得人格的成长,这部分其实对来访者自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从精神动力取向的角度而言,我们通常会说破除防御。但我们知道对于来访者来说,TA早年的那个痛,是没有办法去承受的,如果能够承受住的话,就不称其为伤痛了。那个伤痛之所以是痛,就是因为那时候的年龄和TA的承受力,接不住,所以只能用些方式去把它回避掉。而这种回避的方式,又使得TA的人格卡在了某个点上无法成长,困在那里了。而这些逃离痛苦的方式,又造成了TA成年以后的困境,也就是说TA其实逃离的是生命当中不可承受之痛。如果想要从伤痛中走出来,当然我们讲的是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等更偏人格成长的维度,因为即便动力取向的咨询,我们有时也会说到不可逾越之痛,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它包包好,不去触碰它,这也是一个面向。而同时另外的面向就是,如果想逾越的话,这个来访者TA自身必须要发展出能够去逾越和冲破这种让TA小时候生不如死、痛彻心扉的痛的力量,这样成长才有其可能。

当然我们使用了一些治疗策略,包括心理咨询提供一个抱持、共情的好环境,让来访者能够在里面慢慢成长。并且在这个柔软的环境中,能够去触碰那些伤痛,就像是在无菌的手术室里一样,不至于打开以后,受到更大的创伤。但即便如此,对有的人来讲,因为人格已经构筑成了,这部分的伤痛会大到没有办法去逾越。那么可能即便做了很多年的咨询,每周三次、四次,甚至五次,可能改变都并不是很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所谓起效的部分,来访者自身的因素。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谈到咨询能够起效,其实有三因素的对吧?当然讲这样的三因素,其实从另外角度也是想说,咨询师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个神能够去拯救一切。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尽力而为,接受尽力而为的结果,这可能是更现实的一种态度。

刚才把三个重要的因素讲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谈从咨询师的角度上来说,如何让干预能更加有效,或者说在干预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非常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学习的。

这次微课我们讲的是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因为这个是我自己的理论取向,所以我们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关于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理论取向,可能大家刚入行的时候啥也不知道对吧,看见什么就去学什么。我最初也是听说认知行为治疗(CBT)很红、很有效,那就去学CBT,然后就是有什么新的招数,或是技术的课,也都去听一听,就是早年可能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在慢慢学习的过程中,我会觉得CBT不是我终极想要的,但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CBT做得特别牛,很棒!但CBT好像不是我的菜,而精神动力似乎最能触碰我自己内心的某些议题。

在这里面也想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包括大家自己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可能不是用头脑来回答,而是用感觉来回答。就是在你所接触的理论流派,包括精神分析,其实是有很多不同的分支的,到底哪个分支最能触碰到你,就是最能触碰到你自己内心感觉的,可能是和你自己内心很深的那些东西进行连接的,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你很多体验性的东西,而不仅仅只是头脑层面的。并不是说短焦起效快、效力大,所以我去学这个,这样可以快速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一刀见效。这样是学不好的,哪怕学短焦,你要对它背后的原理和信念要认同。我们知道所有的技术,它是建立在如何理解和建构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知道心理咨询,主要是偏病态心理学一点,处理更多的还是神经症以下的心理困境。而不同的理论,对于不同的病理心理,有它自己的理论建构,也就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有它自身的生命哲学。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发展出所谓的治疗技术。我们需要去相信,触碰自己内心深处,觉得和这部分相一致的东西,然后才能够论及更表层的技术问题。

大家如果去看一些理论流派的创始人的话,就会发现不同理论流派的发展,其实是和创始人内心生命中很深的体验相触碰的。包括我最近看科胡特的东西会多一点,就是这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他自己本身的成长环境,我们会发现他的有些个案里面的父母跟他自己的父母其实都挺相像的。相信在他理论创建的过程中,不仅对他的来访者,对他自己,也是寻求自身疗愈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所以我们自己内心势必会有最打动我们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最能触动我们自己情感的认同和理解,那在这个领域深入的话,势必能够有更深的体会,并且我们散发的气息,可能也会吸引跟我们自己相类似的来访者,或者对这个议题特别触动的来访者,大致的提前是这个样子。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讲如何干预。我们可以将如何干预大致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属于基本的介入策略,可能你不论属于哪个理论流派,都是需要去遵循的。比如说一些基本的设置,包括时间、地点、频率、如何收费,咨询中如何开始,如何建立良好的氛围去倾听,听的过程中如何搜集资料,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特别要去问的,以及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如何在提问的部分去评估;如何开始话题,让话题能够展开,并且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把咨询结束掉;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咨询伦理守则的遵守等等。不管你属于哪个流派,都是需要我们去做到的,这是属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基础干预的,它是打底子的,可能不会起到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至少能够确保不伤害。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知道来访者怎么回事,我们能够把更多、更深入的工作展开,我们能够维护稳定的一个设置等,这些都是基本的议题,就不多谈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很多的东西会被打破,比如说伦理被打破,是吧!比如说结束不了,是吧!我以前就是这样,本应该五十分钟结束的咨询,一小时十五分了还结束不了。还有也包括问题到底该怎么问,怎么问这个来访者才能够回答等等的基本议题。

有了这些基本的设置和工作能力之外,接下来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所谓的诊断评估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这部分,是咨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议题。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去看医生,哪里病了去挂什么科,那么医生看了你的问题,针对特定的问题有特定的药丸。这个特定的药,治感冒的药和治胃病的药,应该是会有不同的成分和不同起效的部位,以及起效的效力吧!如果你说你牙痛,医生给你治胃痛的药,但两个痛可能并不相同啊!当然,这个例子可能不太恰当,因为我不太了解医学,但我想效力是会有差异的吧!因为并没有真正抓住核心议题,并且在这个议题上进行工作,也就是打蛇没有打到七寸上。


而在诊断评估和治疗策略的角度上来讲,通常诊断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我们所说的现象学诊断,更偏外显症状的诊断;还有一个是精神动力学诊断,更偏内在的精神动力学理解。我觉得不管我们做不做动力性的心理治疗,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人性有更多动力性的了解,也就是从TA症状背后的心理动力、情绪冲突,或者是早年的生命历程对目前症状的影响等,有更深的理解的话,我们会对来访者有更多的同理和接纳。我个人觉得,不论你做任何流派的治疗,能够有动力学的诊断视角,都会是一个延展。

而从精神动力学的诊断来讲,对我自己影响最深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南希·麦克威廉姆斯,她的诊断系统;以及有一本台版书《动力取向精神医学》,它的作者叫葛林·嘉宝。当然就欧洲来讲,他们有OPD(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手册。我个人非常喜欢葛林·嘉宝,我觉得他的动力评估诊断的系统还是非常干净利落,很清楚的。

就我自己的偏向,会更多认同,并不是某一个技术或流派有多好多好,而是对于这个人来讲,在综合全面地理解TA以后,你知道TA的困境在哪里,就TA的这个困境,TA力作能及的、接下来的发展阶段和可以到达的地方,用什么样的技术,帮助TA在这个维度上前进是有效的。技术的使用,是看来访者的综合评估以后,其困难所在,目前的阶段和要到的阶段,是阶段性地起作用,而并不是说一个技术包治百病的,是要因人而异的。就我自己来讲,更倾向于我们使用不同的视角,对这个人有综合的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选择适合的干预策略。治疗策略起效,并不仅仅是因为技术本身,而是因为这个人的问题正好了这个点上,这个技术在这个阶段,恰恰是一个助力可以帮TA渡过难关,那么这个时候是有效就像我们渡河一样,渡过去之后,这个舟可能就没用了,接下来也许要爬山了,爬山的过程中,也许要的是拐杖,而不再是一条船。这个一直以来都是我的信念,所以我会觉得,包括诊断,其实都是动态的,在动态的诊断基础之上,再使用动态的技术。当然了,这个前提,对于咨询者会有更多的要求,需要有更偏整合的评估和干预能力。

精神动力的诊断来讲

我以葛林·嘉宝整理的系统,跟大家简短地讲一下:


一个是自我的特质。我们知道精神分析经典的驱力理论,接下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就创建了自我心理学,后续也有了很多的发展。里面涵盖了很多议题,包括自我强度,一个能hold住大企业、稳定运营的人,虽然有很大的痛苦,但和没有办法维持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关系的人的自我强度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心理悟性,也就是内省力的领域,这部分是有否可能进行精神动力学治疗所特别要评估的,因为有这方面匮乏的话,也许不适合进行探索性的治疗,可能用其他技术会更有效。包括自我的防御功能,这个是我们最要谈的,以及自我和超我的关系等。当然这部分如果大家没有很深入地了解精神分析的主要的理论流派的话可能会有点困难,所以我就大致过一遍。

还包括客体关系,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维度。其中涵盖客体关系模式,也就是人际关系模式,比如说来访者早年经历中,他爸总是骂他,成年以后他在关系当中也总是处于被骂的角色,到了咨访关系中,也总是唯唯诺诺,担心咨询师会骂他。也就是说这三种类似的关系模式,从他的早年经历,到当下外部生活、到咨访关系过程中都呈现出来了。而咨询师在跟他互动的过程中,对他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咨询师更深地理解了他,那么也在这个关系的层面帮助他有了更多的改善,这也就是我们经典的说到移情和反移情的问题。以及在跟咨询师的模式里除了严厉的父亲和懦弱的儿子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关系模式,在咨访关系中呈现;也包括客体关系的成熟度,是要么这个人好的、要么就是坏的,还是能够比较整合地看待别人,包括整合地看治疗师,也许不够好,但也不够赖,对吧!也包括客体恒常性,这是生命前三年建立的。是不是咨询师在的时候,TA觉得在,咨询师一出差,就觉得咨询师死掉了等等。这些跟客体关系相关的纬度,能够帮助我们评估这个人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及其成熟度。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讲,不管是自体的、客体的、自我的、还是心智化的,都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特点,让我们可以知道来访者现在在哪里,接下来要去到哪里。因为去到哪里通常是去相对来说更成熟、更稳定的人格状态。这样的话,治疗方向就开始变得清晰。当然,并非一一对应,生活的复杂性是远远大于理论的单一性的。

当然还有自体。科胡特特别说过自体的脆弱性,也就是自尊很不稳定,自体很容易破碎,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自体的凝聚度,或者是韧性;不仅如此,还有自体的延续性或者说自体的身份认同稳定吗,性别身份认同、职业身份认同等,包括内在自体表征的身份认同,抑或像多重人格一样,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很不稳定;以及自体的界限,是觉得你说的话,就像我说的一样,不分彼此,还是你是你、我是我,或者从身体上来讲,没办法把自己身体的边界跟别人界定开来。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关于依恋及心智化。依恋是安全的吗,还是不安全的?不安全的里面是属于那哪一类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呢?心智化水平发展到什么样的状况呢?这些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之后所发展出来更多议题,其实包括还有很多我们没有纳入进来,但是在国内其实也发展得越来越蓬勃的,比如说荣格学派、拉康学派等等。

从这些不同的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我们如何看到来访者目前所处的状况,而这其中,克恩伯格的三轴诊断,是我自己比较认同的,就是精神病性-边缘性-神经症性的临床谱系。我刚才谈到的这些类别,比如说防御机制,有从最原始精神病性的防御一直到相对来说比较健康的神经症性的防御。在这个里面,我们就可以构建一个立体的人格谱系,对于这个人的人格水平或内在困境,困在哪里,我们可以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评估。我们有时候经常会说一个人的心理疾病,本质上是人格之病,是在先天和后天共同形成的,早年的心理创伤所带来的人格弱点,在遇到相应的刺激以后,就爆发成为一种症状。所以从精神动力的角度来讲,怎样从动力学的角度理解其人格困境在哪里,现在所在的纬度,以及接下来工作的方向,就是往下一个更健康的维度去发展。而这个向下一个维度去前进的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特定的治疗策略是什么。比如说针对自体碎裂,科胡特的治疗方法、当然还有克恩伯格的,比如科胡特的治疗方法里,会有特定的评估手段和治疗技术,我们可能就需要从自体心理学中寻找理论支持了。如果是前三年的依恋创伤带来的客体恒定感不强,可能也需要从依恋理论去寻求支持。

当然不是非此即彼的,当我们对理论了解得越来越深,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理论流派里既有殊途同归的,又有术业有专攻的,是既分又和的。

这是我们所说的评估诊断的部分,当然也是并不容易掌握的。就像我以前上CBT,老师说如果一个人有个案概念化的能力,就已经到了比较高阶的水平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知道自己在哪个阶段。通常来讲,这个阶段可以再有所细分,刚开始时是看不到,究竟什么问题,如何干预,除了像居委会大妈一样,还能有哪些更专业的理解。接下来可能知道但做不到,知道是什么问题了,可能也知道该使用什么技术,但是就是无法做到。看不到了,就要先看到,看到了做不到,就要慢慢发展能力去做到,也就是知道也做得到。看到了又做到了,那么就要向下一个高度前进,让技术更精湛,或者在其他的维度上进行拓展。这个也是有阶梯状发展的过程。


第三个议题是咨询师的个人议题,可能是个人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涵盖在咨询师的反移情里面,也包括专业领域内不太熟悉的议题等等。那么反移情的话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访者带给我们的,我们通过来访者带给我们的体验理解TA、帮助TA;还有一个是我们自己没有处理好的议题,譬如我么自己害怕冲突、担心别人觉得自己不够好,而来访者在咨询的过程中,就像小孩的成长,不可能总是对父母理想化,总是要有失望、有攻击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又会有担心,会不会把“父母”搞垮掉,或者自己被“父母”灭了,而如果我们自己很难面对冲突,

来访者一说什么,马上去扑火,那么这部分会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处理好的议题,而影响到来访者。这里所指的个人议题,主要聚焦在动力取向,聚焦在我们自己人格中的困境。有一句俗话:咨询师走到哪里就能把来访者带到哪里就是这样,包括在养育的环境中,父母的人格处于什么水平,也只能把孩子的人格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小孩儿想要超越,可能需要到外部去寻找一个能引领的力量了,在父母这边恐怕就得不到了。因为小孩毕竟会很小,力量太弱,很难去影响大人,而会更多地被大人所影响,所以会有这部分的议题。


关于提升

好,既然说到这里,我们其实看到,从干预能力的提升或如何让干预有效的角度来讲,比较核心的两个议题,一个是个案概念化,或者我们说评估和干预技术的议题;另外的内容是个人议题的处理,比较重要的是反移情的议题。而如果这方面要想提升的话,会有三部分的内容:


一个是理论与技术的学习,包括去听理论课,然后技术的学习当中,有可能授课老师会做技术示范。主要是掌握学习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是先进入脑子,但光进脑子还不行,还需要能使出来。而在使出来的过程中,就需要去临床实践。实践的过程就是从头脑下沉到心灵的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督导的帮助。只是对督导的需求,就像小孩父母的需求,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度。

比如说刚刚做咨询的前一两年,想象下有没有类似于一两岁的小孩儿开始走路、开始说话的状态,这个时候路还走得不太稳,妈妈想把手放开,但他就会抓着,或者是你把他放到床沿上,手松开你在前面,想让他过来,他可能就死死地抓住床沿不敢放,会害怕、担心,怕一松就倒掉了;但他又想去尝试,发现还能站起来,就属于这样有一点点细微的技能,但是比较弱小的阶段。这个时候对督导的需求,可能就像对父母的需求一样,更多需要支持。如“哎呀,宝宝好棒啊!”之类的,像小孩学步的时候能站起来了,“噢嗳,宝宝好利害哦!”类似这样的情境。需要鼓励性的以及指导性的东西,也包括具体怎么做,有时候可能要示范一下。然后觉得好像有人可以去依靠了,就像小孩儿自己的自体,或者自我不太强大的时候,需要借助父母强大的自体,来让自己获得稳定。对于新手咨询师也一样,首先需要督导强大的TA能够稳定下来能够不那么焦虑地跟来访者工作,这是最初的时候。


那么随着咨询师慢慢地发展,例如三五年后,像小孩一样长得更大一点时,咨询水平有一些,但真的有多高吧,也未必。但就自己的体验上来讲,开始有自己的主张了,这个时候也不像最初的时候,愿意完全顺从督导师的意见了。可能会顶嘴,或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时很多看法可能还不是特别成熟,或是还需要督导者给他更多的指导及带领。这个时候的关系,就不像我们所说的母婴关系时那种完全依赖了。

而当我们慢慢成长,我们长得更大的状况时,比如说可能到了成年初期、高中、快上大学了之类的,这时跟父母的关系会不太一样,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会不一样,可能更多会有讨论的、面质的、探讨的,更多会有这部分的议题在里面。因为此时自己的能量已经会越来越强了,而督导关系又会出现不一样的心智类型,对督导的需求也会不一样。随着督导支持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可能我们最后是希望能够对部分人来讲,能够发展出自我督导的能力也许并不需要有个老师样的督导一直在那儿,也许可以自我督导,或去建一个同辈督导,我们互相帮助。就像我们成人以后,更需要同辈关系,而不是和长辈的关系。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自身能力越强,依赖就越低了,发展势必都是这样的一个轨迹。

这里稍微说两句同辈督导,同辈督导我现在越来越深的体会,就是尤其我想起自己早年啥都不懂的时侯,组建各种同辈团体的悲惨命运。同辈督导对个体的要求其实是最高的,就相当于我们都是牙牙学语的小孩儿,互相在一块儿,会有乱成一锅粥的情境,当你自助都助不了时还怎么助他呢?但随着自身慢慢成熟,也许后期就并不一定非得需要一个督导。也许可以同辈督导,这个时候大家如果是不同理论取向的,那会更好玩。因为不同的理论取向,对一个个案它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干预,可以更丰富我们自己的临床视角,这点是非常棒的。

这个就是我们在对督导的运用上。包括对于所谓理论或技术课程的运用上,其实也是一样,慢慢总归要走向一个更成熟的阶段,就像我们成人要离开父母,我们能够自我消化、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在和同辈的关系当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做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其实也一样,就像一个小婴儿、小孩开始成长的过程,当然这里谈的是督导部分。

最后谈的很重要的是个人议题对于咨询的影响,也就更偏个人反移情这部分。那自我体验就成为处理个人议题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这部分,我刚才讲我们从事动力取向,那动力取向就特别谈到,咨询师如何运用自己。包括自己的人格状况,对来访者或者咨访关系都会起到很大的效力。而这部分,自我体验是个很重要的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好的,讲到这里就把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讲完了。谢谢大家在现场的收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