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系统|大肠

 疼痛康复研究 2020-11-05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

大肠与小肠的区别点为:

  • 结肠带3条由肌肉增厚形成的带;

  • 结肠袋结肠带之间的囊状膨大;

  • 肠脂垂:

  • 肠管游离面上小的脂肪突起;

  • 管径:肠腔管径大。

3条结肠带(肌纤维带)除直肠外,均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形成。由于结肠带比肠管短,故结肠有明显的囊状突起形成结肠袋。直肠和阑尾没有结肠带,结肠带始于阑尾根部,经大肠终止于直肠乙状结肠连接处。

盲肠和阑尾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段,与升结肠相连续,为一大的盲囊(长和宽各约7.5cm),位于右下腹部,即右髂窝内回肠末段和盲肠连接处。在盲肠内充盈粪便或气体时;于腹前外侧壁可以触到盲肠。盲肠常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外侧半上方,几乎全部被腹膜覆盖,因此可以自由活动,但无系膜。由于盲肠的活动度大,故可以离开髂窝,但一般会被一个或更多的腹膜盲肠皱局限于腹外侧壁。

回肠末段可斜入盲肠并部分套入盲肠内。传统的尸解研究发现回盲口上、下两片皱形成回盲瓣。

上、下皱两端侧方互相结合形成嵴,称为回盲瓣系带。当盲肠被扩张时(可设想此瓣收缩时),此系带紧张关闭回盲瓣以防止盲肠内容物反流入回肠。但在内窥镜下对活体的直接观察并不支持上述描述。围绕回盲孔的环行肌发育较差,故回盲瓣不可能具有括约肌的功能来控制肠管内容物自回肠进入盲肠。回盲孔通常由于强直的收缩而关闭,使其在盲肠侧呈乳头样外形。由于肠管收缩可使肠内容物进入升结肠,继而再进入横结肠,由此可见回盲瓣可防止盲肠内容物反流入回肠。

阑尾是肠管的盲囊样憩室(长6~10cm),从回盲肠连接处下方的回肠后内侧壁向外突出。阑尾有一个短的三角形系膜,称阑尾系膜。该系膜起自于回肠末段系膜的后侧。阑尾系膜悬附于盲肠和阑尾近段。阑尾的位置变化很大,但最常见的为盲肠后位。

血管

盲肠的血液供应来自于回盲动脉,是肠系膜上动脉的终末支。阑尾由阑尾动脉供血,此动脉为回盲动脉的分支。

肠系膜上静脉的属支——回盲静脉引流盲肠和阑尾的静脉血。

淋巴管

盲肠与阑尾的淋巴管汇入阑尾系膜内的淋巴结和沿回盲动脉分布的回盲部淋巴结,其输出淋巴管至肠系膜上淋巴结。

神经

盲肠和阑尾的神经支配来自于肠系膜上神经丛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纤维来自于下胸部脊髓,而副交感神经纤维则来自于迷走神经。阑尾的传人神经纤维伴随交感神经至T10脊髓节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