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日历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5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黄河几万里滔滔不绝向东奔入大海,华山数千仞巍巍耸入云霄触摸青天。
在金朝压迫下的中原人民眼泪已经流尽,他们向南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注 释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指黄河。
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赏 析

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一首爱国诗。
陆游作为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以其众多感人的爱国诗篇,打动无数中国人的心,激起中国民众的爱国心。
诸如他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等等。
这首爱国诗,就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一二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是说, 黄河几万里滔滔不绝向东奔入大海,华山数千仞巍巍耸入云霄触摸青天。
这里的“河”,是指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的象征。
这里的“山”,是指华山,中国的五岳之一,西安至洛阳之间,最高的山,也代表着华夏山川。
这二句抓住“黄河”“华山”两个景物来写,其目的是写出中国北方的山河,气势恢宏,波澜壮阔,从而激起人民收复河山的豪情与壮志。
这一上来,就可谓是大手笔。仿佛酝酿在心中的这股豪气已经很久很久,正等着一个突破口,将之倾倒而出,一泻千里。
“三万里”对“五千仞”,“河”对“岳”,“东”对“上”,“入”对“摩”,“海”对“天”。对仗极其工稳,内容极其流畅,是为难得的写景状物的佳句。
只有胸怀天下的人,他的心中才会有丘壑,才会看到大景物,写出大气势。
陆游的爱国情,铸就了黄河与华山别样的风骨与精神。
它们永远守在那里,永远屹立流淌在中国人的心中,不管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它们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为了它们,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直到祖国统一。
三四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说,在金朝压迫下的中原人民眼泪已经流尽,他们向南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一个“遗民”,点出了首句的“河”为什么是黄河,二句的“岳”为什么是华山。
这里的“遗民”,指的是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一二句的“河”“岳”,正代表他们生活的中原大地。
这些遗民,虽然身在金国,心却向着南宋王朝,是南宋统一的有力群众基础。
辛弃疾就是拉着一支队伍,从山东投奔南宋的。之所以,岳飞打过去能势如破竹,与北方人民的支持也分不开。
“泪尽”二字,说明了遗民对于南宋军队收复河山的渴望之深,失望之大。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生活在金国压迫下所遭受的苦难之深。
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胡尘”,表面意思是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深层意思却是指金朝的暴政。
“南望”二字,写出了北方人民对于南宋朝廷寄予的希望。“又一年”,则是北方人民对于南宋朝廷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全诗所有的悲愤,仿佛都集中在这个“又”字上,它道出了南宋偏安一隅的懦弱,也道出了北方人民的绝望心情。
幸好,昨日的屈辱已经过去,今日的山河又在人民的怀抱中。陆游的爱国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它会激励我们世世代代守护我们的祖国,守护我们的家园。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