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诊碎玉」谈经方治疗呕吐证

 醉青YPS 2020-11-05
「临诊碎玉」谈经方治疗呕吐证

伤寒论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30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掰)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临床上呕吐和干呕比较多见。急性或者慢性胃炎以及胃肠道疾病出现呕吐或者干呕症状。处理起来,有的挺简单,效果也确实不错。经过一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但是有一部分就比较顽固了,一用药就有效,但是明天有反复,临床专业最后给个诊断神经性呕吐。或者能缠绵数年到数月。

患者由于神经性呕吐,造成患者精神萎靡、瑥瑥欲吐,患者自我感受非常痛苦。所以临床辩证非常关键。所以我在临床上采用六经辩证治疗呕吐证效果比较理想。

呕吐证临床上中医辩证多见于少阳病,大柴胡汤证和小柴胡汤证,两者只是呕吐程度的不同,前者呕吐表现比较重并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后者可能只是干呕或者微呕。

太阳病也可以见到呕吐:

多见麻黄汤证呕吐比较剧烈,可以伴随发热头疼,身疼,眼花并且呕吐,无汗。

桂枝汤证的呕吐和麻黄汤证有明显的区别,首先桂枝汤证的呕吐只是干呕,并且发热的程度和头疼的程度都不甚强烈,另外多伴随有鼻塞和鼻鸣,临床上多见于慢性鼻炎患者。一般这种情况伴随颈强比较重的加葛根治疗,颈强不重的用桂枝汤治疗。

小青龙汤证也可以见到呕吐或者干呕,但是患者多伴随有气喘和咳喘多痰症状,小青龙汤证的呕吐多件呕吐痰唌或者清水是其呕吐证的症候特点。

另外就是太少合并的呕吐和太少并病的呕吐,两证都有发热和恶寒头疼,前者程度比较重后者程度较轻,并且伴随全身关节疼痛或酸痛,前者用黄芩见半夏泻心汤治疗、后者用柴胡加桂枝汤治疗。

栀子豉类方剂也可以见到呕吐,临床比较少见,多以有烧心或者剑突下嘈杂症为主。
阳明证的呕吐多见承气类方证,临床上调胃承气汤证见到呕吐的机率比较高,大小承气汤证也可以见到呕吐,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治疗效果不好,多是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伴有呕吐烦躁,现代医学治疗此类疾病优选。

另外一种呕吐也在阳明证篇见到就是吴茱萸汤证,就是食谷欲呕,这种呕吐多是由于胃中痰饮引起的,呕吐痰唌并且伴随头顶疼。假如此类呕吐服用吴茱萸汤后呕吐加重的那就不是由于胃中痰饮引起的,多是热上焦引起的呕吐,用栀子豉类方治疗就可以。

太阴病的呕吐也不少见,但是容易区分,他的特点就是朝食暮吐,并且伴有腹疼和大便不成形。

少阴病的呕吐多伴烦躁,并且四肢冷,呕吐多以干呕或者吐逆烦躁为主,也容易区分,但是选用方子治疗比较麻烦。

「临诊碎玉」谈经方治疗呕吐证

突然发作单纯呕吐伴随四肢冷凉并且心烦用甘草干姜汤治疗。

本身就有阳虚类疾病慢慢出现呕吐或者突然出现呕吐或者干呕的,但是四肢冷重的四逆汤治疗。

上述症候表现还伴随两颧骨发红的用白通汤治疗。

厥阴病的呕吐症候也比较复杂,但是容易区分。

乌梅丸证临床比较多见,多见腹疼、下利,呕吐的特点就是得食则呕,一吃饭就呕吐是其特点性症候。

黄连汤证也是上热下寒证,食入既吐,这个呕吐的特征是吃饭后呕吐,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

黄连汤证的呕吐也是上热下寒证,其特点是腹中疼伴随呕吐。

「临诊碎玉」谈经方治疗呕吐证

三大泻心汤证也可以见到呕吐,但是以半夏泻心汤证呕吐比较多见,临床上多见呕吐物有酸腐味或者嗳气有酸腐味,南阳地方方言叫打伤食嗝。

总之呕吐症比较多见但是治疗要结合患者全身症候表现辩证治疗,也不是难题。不能单纯的止呕,只有辩证准确才能从根本上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