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生活中的两大法宝

 天一藏经楼 2020-11-05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主持协会工作两年多来,自己也在各种曲折坎坷中得到磨砺和锻炼,大的建树和成果没有,但是思想水平确实提高不少。这里面当然有上级领导的点拨,也有自己在各种困难中的“事上练”的成长。

最近就总结出两个生活、工作法则:一是缘起法,二是目标法。

一、缘起法

缘起法来源于佛教词语,大概意思是宇宙万物都是因缘而起,缘去则散。缘是机缘,机会。机会往往小得像种子,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往往又在这个基础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大的事物的变化。

我们做很多事,要明白这个缘起法的道理,就是你做任何事都可能是一次结缘,可以帮你通达万物,帮你开拓人生,打开人生局面。

缘起法有两种,一是珍惜当下的机缘,二是主动制造机缘。生活中很多人执着一念,这样不想做,那样不想尝试,其实打开心胸,接纳生活中很多的事,就是在用缘起法。可以说,缘起法就是你打开生活大门的钥匙。

谈到珍惜,就是说你当下各种新鲜事物、社会活动,都可以去尝试一下,了解一下,朋友也可以多多接触,不要闭门造车。再谈制造,就是说人心思要活,不要固执己见,当你自己的生活或者一个群体的生活一潭死水,不妨出来“搞搞事”,活跃起来,把人心、情感、机缘、信息搅动起来,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我举个例子,说缘起法对自己的影响。我们2016年成立了IT协会,加入了商务协会、企业家协会的大家庭。继而认识了很多领导、企业家,而且,因为我会打赵堡太极拳,认识了打了十多年赵堡太极拳的林市长,这个就是缘起。然后受林市长和张会长的影响,我又学了和式太极拳,从此自己的太极拳拳法和心法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我记得企业家协会的陈秘书长对我写的一篇《我的太极之路》颇为赞赏。生活当中,往往就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一件事影响另一件事,有些时候你看不到结果,但是缘这个东西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目标法

再说目标法。目标法其实类似佛教里面的因果法,但是我觉得叫做目标法更容易懂、好理解。所谓目标法就是说你做什么事都得有个目标。在心理学当中,人们的焦虑往往来自于失败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失败我们这里不讲,就讲不确定。

记得高中有一次跟舅舅到成都,中午在饭馆吃饭,二舅问我吃几两饭,我说不知道,随便,连问两次,二舅就发火了。一个人没有目标,没有确定,会让自己迷茫,也会让别人无所适从。所以说,人是很不喜欢不确定性的事物的。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一定要有目标,目标是赋予人们确定性的一个好办法,赋予我们动力去做某些事。就像很多孩子学钢琴,开始是因为兴趣,但是因为没有目标,学着学着孩子就失去了动力,他不知道他未来要达到什么,能够做些什么,没有要求,没有考核,人就会陷入虚无和迷茫中。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生活和工作一定要有目标,有目标才会赋予意义,赋予价值,赋予动力。

三、两法合一

禅宗有个理论,说人有三“心”。一是功利心,二是有分别心,三是有平常心。我觉得这三“心”提得非常好。我谈谈我的理解。
功利心是说人要追求价值、意义,要有目标;分别心是说要能区别和联系,搞懂事物的原理和本质;平常心是说人要有超越性,要有智慧。在这里我觉得平常心可以是缘起法,人懂得超越,就是知道当下的事并不仅仅是当下的事,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聚散的,事物也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不要拘泥于当下的事,而是要看到事物背后的缘起、因果。

我们又谈到功利心。功利心是要了解事物发展都是有因有果的,有目标才有结果,没有目标人就容易虚无。 没有功利人们就往往无所依托,无所承载。

总的来说,缘起法就是以超然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当中的各种机缘,目标法就是你得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向,选择目标,有效把握生活中的各种机缘。缘起法就是架起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桥梁,目标法就是选择你要到达的方向和彼岸。两个方法综合运用,才能相得益彰

生活中有很多人走向了极端,有的做技术的,只知道埋头做事,不知道八方结缘,有的人沉迷社交,却不知道自己将要走向哪里。

谨以此文,与各位朋友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