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他,宝马至今还在被奔驰打脸

 百车全说 2020-11-05

契机

1971年,比利时,SPA耐力赛。

一辆300SEL 6.9 AMG在一片欢呼声中,冲过终点线,总分位列第二。

300SEL 6.9 AMG

与此同时,德国,一个昏暗的小房间里。

时任宝马总裁的老冯(埃伯哈德·冯·金海姆),正死死地盯着小小的电视屏幕:电视中那辆带着三角星标的红色赛车,是那么的刺眼。


埃伯哈德·冯·金海姆

老冯感觉有一场大火在胸口燃烧。虽然宝马不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但是当年自己接手宝马的时候,宝马刚刚逃脱被奔驰收购的命运,差点就要挂了。

自己好不容易把宝马这孩子给拉扯成人,小有名气。结果一看,比奔驰差了不止一个段位。连奔驰家出来的小弟AMG,都能在世界赛车大赛上扬名,自家孩子还只能混混国内的家用车市场。

不行!

绝对不能一直被奔驰压着打!

老冯看着电视机里的红色奔驰,暗暗下定决心:宝马要自己造赛车!

可是,要怎么样才能在赛车界出头呢?老冯的眉头不禁皱在了一起,苦苦思索。

“慕尼黑奥运会的赛车场馆目前正在紧张建设当中……”电视节目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晚间新闻。两个词语在老冯的脑海中不停闪烁:

奥运会!慕尼黑!

作为慕尼黑的本土企业,宝马是肯定要在奥运会上露脸的。这是一个绝妙的好机会!

生产赛车当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情。自家车子的性能配置,老冯最清楚不过。细数一下现有的车型,宝马2002是造赛车的最佳基础。毕竟2002在前两年,曾经拿过不少赛车大奖。


宝马2002

(宝马2002 ti、2002 tii和2002 turbo等车型拿下了包括1970年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在内的多场比赛的胜利)

但是,拿奖的毕竟是被其他改装厂改装过的宝马2002,宝马要想在赛车界真正成名,必须要亲自在2002的基础上造出一辆能上赛道的赛车。

新生

1972年5月1日,德国慕尼黑。

在老冯的提议下,宝马董事会终于通过决议,正式成立宝马赛车运动部门(BMW Motorsport GmbH),初始员工只有8个人。而此时的AMG已经把赛车改装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了。至于奥迪?好不容易靠给甲壳虫打工活下来的奥迪,才刚刚开始他的市场扩张。


▲M部门的最初员工

老冯很清楚,虽然这8个人都很优秀,但是他们之间还缺乏一个既熟悉赛车又懂得管理艺术的领导人。担任宝马总经理的小约(约亨·内尔帕施)曾经是一名保时捷车队车手,来宝马之前还在福特做过赛车部经理。于是,老冯把小约给安排到了M部门做8剑客的头头。


右侧黑衣的就是约亨·内尔帕施

部门建好了,人也凑齐了,眼看着慕尼黑奥运会就要开始了,必须要抓紧机会亮个相。紧赶慢赶,在慕尼黑奥运会上,宝马M部门推出了第一辆作品——宝马Turbo,这是一辆概念车。


宝马Turbo

宝马2002的底盘,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布局,引擎来自宝马2002,不过是涡轮增压版本,2.0L,280马力,0-100km/h仅需6.6秒。

但是,宝马Turbo并没有加上“M”之名,甚至都没有量产。

为啥宝马Turbo没能量产?

因为1973年叙利亚和埃及袭击以色列,然后1974年燃油价格变成12美元/桶,石油危机来了,谁还跑得起烧油的超跑呢?Turbo没能量产已经算结局比较好的了,兰博基尼创始人老牛直接在1974年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宣布退休。

成名

1972年年底,M部门推出了第一台量产赛车——BMW 3.0 CSL。

(CSL是Coupe Sport Light的缩写,轻量化运动轿跑)


BMW 3.0 CSL

BMW 3.0 CSL车重仅为1092kg,采用11:1压缩比的3340毫升直列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360马力,这是宝马公司为赛车打造的最后一款双气门发动机。


靠着这辆3.0CSL,小约和他的M部门愣是带着宝马,一共拿下了6次欧锦赛冠军,包括1973年的勒芒大赛和1974年的欧洲挑战杯赛(Europe Challenge Cup),并称霸国际房车赛事的冠军长达十年之久。


远飞

前面也说了,老冯的目标是奔驰。虽然70年代的奔驰不混F1那种级别的赛车圈,但是架不住AMG改装的奔驰太牛X,一大票的赛车手喜欢开着被AMG改造过的奔驰在赛道上狂飙。

再加上,奔驰自己虽然对赛车不上心,但是在欧洲的豪华车市场那就是霸主一样的存在。宝马要想超过奔驰,不能只在欧洲待着。而且老冯发现像AMG这样的赛车在美国是相当的受欢迎啊,这说明啥?说明美国佬就喜欢这些个刺激又烧油的赛车啊。


这可是一个大蛋糕!AMG一个改装厂肯定是没法吃下这么大的市场,这个时候的奔驰对赛车也没啥兴趣,兰博基尼?刚被卖了还没缓过神呢。美国本土也就福特能出来干一架。

老冯盘算了一圈,发现美国赛车市场那就是一个妥妥的大金矿啊,还是露天的那种,只要自己的“锤子”不是太烂,肯定能大赚一笔,还能圈一大堆“人傻钱多”的美国粉。

于是,1975年的时候,老冯大手一挥,把BMW 3.0 CSL派去美国参加IMSA系列赛。并且,当年就拿了冠军回来!顺利为宝马打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


▲搭载3.5L直六引擎的BMW 3.0 CSL

美国市场打开了,名头也有了。小约又惦记起来当年M部门的第一辆超级跑车Turbo。虽然 3.0 CSL的3.5L车型已经能达到接近400匹的最大马力,但是M部门至今也没有量产一辆像Turbo那样的中置后驱超级跑车。

M1

于是宝马M系列第一辆以“M”为名的车——M1就此诞生。

BMW M1采用BMW M88发动机和ZF的5速手动变速箱,公路版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77马力,搭配5前速手动变速箱,最高时速达到了260公里/时,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仅为5.8秒,这一成绩被当时的德国媒体评为“速度最快的德国公路跑车”。


▲宝马M1

按照小约和老冯的计划,宝马自己生产技术部件,车身设计交给了乔治·亚罗(兰博基尼Gallardo的设计师,所以M1一点也不像宝马亲生的,反倒像兰博基尼家的),底盘设计和生产交给兰博基尼。


当年乔治·亚罗同时在设计的两款车,左为宝马M1,右为大众尚酷

宝马之所以找当时订单不足濒临破产的兰博基尼来生产M1,是想要帮扶兰博基尼一把。万万没想到的是,兰博基尼是烂泥巴扶不上墙啊!

他交不出车啊!

如果M1是和Turbo一样的概念车也就算了,偏偏M1是要参加Group4组别的比赛,那个时候Group4比赛规定所有参赛的车辆必须在24个月内量产超过400辆。


赛道上的宝马M1

Group4是60-70年代赛事的一个组别,不特指某项赛事(房车赛、拉力赛等都有此组别),而Group 4版的M1即专门为Group4组别而打造的赛车,一般当时的赛事共计有Group 1-Group 6六个组别,其中Group1组是最接近量产车的车型参加,而Group6则是最高性能的车型参加。

M1迟迟交不出车,一大堆准M1车主闹着要退车。小约心里好方,这要是卖不出去就参不了赛啊!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老冯为了稳住这帮车主,搞了一个Procar系列赛,只准M1车主参加。一个赛季的参赛费为38500美元,包含了买车和8站比赛的费用。


Procar系列赛

M1车主当时就懵逼了:交不出车,还让我自掏腰包参加这个莫名其妙的比赛?!EXO ME?!

老冯怎么可能做无准备之事,原来他搞比赛的同时,花了一大笔钱请了小劳(Niki Lauda)、小奎(Nelson Piquet等多位F1冠军来参加这个Procar系列赛。单站比赛冠军奖金是5000美元,普通车主在比赛中如果任何一圈领先F1车手,都可以获得50美元奖金。Procar就这样火了……

虽然稳定住了车主,但是车子还是没造好啊!怎么破?!最后,小约只能拿着兰博基尼的基础图纸,自己联络配件供应商,并找了一家斯图加特的机械制造公司代工,才完成了生产。这家代工厂就是如今全球的压缩机制造巨头——宝华(BAUER)。


最终饱受好评的M1只生产了464辆就停产了,不过也正是M1的出现,让宝马真正促成了宝马如今运动精神的完美形成。

为赛道而生,在赛道上传承运动的精神,挑战最快的速度,追求最棒的驾驶体验。宝马M系列用行动来诠释了什么叫“终极驾驶机器”。也正是宝马M系列的诞生,才让宝马如今能够有十足的底气与奔驰、奥迪叫板。

关于宝马M系列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是篇幅有限,只能下次再和大家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