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恶意攻击竞争车型的销售顾问,他们是怎么想的?

 百车全说 2020-11-05

我们经常在4S店里,会问接待我们的销售顾问,他们是怎么看待其他竞品车型。这时候,销售顾问最专业的回答方式,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总是有销售顾问喜欢张口就攻击竞品车型呢?

1
培训不到位

师傅不懂带坏徒弟

在网络上不止一次曝光过所谓的厂家内部培训PPT,关于对于竞品车型的内容,大多是各种讽刺,诋毁。其实,大家也就当个乐子看看就可以了。

首先,我怀疑网络上曝光的那些所谓厂家内部PPT的截图,是不是真的来源于厂家指定的第三方培训公司制作的?因为,有的PPT是公关公司专门针对媒体发稿用的,公关公司员工没有实际销售经验,出现啼笑皆非的问题已经不止一次了。另外,有的PPT是4S店内部的培训师制作的,全国各地4s店内部培训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而实际上各个品牌对于销售顾问的专业培训投入力度也不一样,因此培训不到位,导致很多销售一面对客户提出对比竞品的问题,张口就恶意诋毁。

2
4S店招聘标准不一

培训师素质良莠不齐

关于4s店培训师这个岗位,就是一个闲职,很多4S店对培训师这个岗位没有具体要求。而且,每个4S店招聘的标准都不一样。

有的是从销售顾问中选一个来当培训师,有的甚至是让老员工兼职做培训师。还有很多4S店培训师是销售干不下去了,觉得压力大,自己业绩也差,就想换一份压力不太大的岗位,就选择了几乎是固定工资的培训师职位。也有4S店招聘培训师,觉得只要这个人表达能力可以就行了,反正厂家有标准的培训PPT,自己改改就行。

所以,这样的PPT内容我觉得出自4S店内部培训材料,算是正常,因为培训师不卖车,根本不懂这样攻击对手的话术在实际销售中的弊端。如果这份PPT出自厂家指定的第三方培训公司,那我只能说厂家和培训公司都有责任,直接攻击竞争对手这么低级的错误都会出现,我真为这个品牌的未来担忧。

3
老销售不会攻击竞品

直接攻击竞品得不偿失

稍微有一些销售经验的老手,一定知道攻击竞品的话术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会带来很多坏处:

首先,在不确定客户对自己产品好感度有多少的时候,第一步肯定是建立信任。如果客户提出自己对于本品牌和竞品之间的看法,销售肯定不能第一时间反驳,因为你不是来和客户辩论的。销售的最终目的是售出产品,辩赢了客户,失去了订单,有何意义。

其次,攻击竞品的话术根本不需要从自己口中说出。如果自己的配置比竞品多很多,那么可以引导客户关注配置表;如果自己的后排空间比竞品大很多,可以让客户多体验后排等等。然后,加以引导性的话术,比如:您看配置方面您是否满意,我们这款车从xx万起,xx,xx,xx配置就是标配了。其实,言外之意就是同样这么多钱,买竞品车型你啥也得不到。这一点,不用说出来,客户心理清楚的很。

最后,就是要懂得描述客户利益。说简单一点就是用实际案例,告诉客户得到这些,或者失去那些功能配置之后。你使用的感受会有哪些变化。比如有后排出风口和没有后排出风口,就可以说:炎炎夏日,带着家人出去旅游。长途旅行中,后排出风口可以很好的照顾到后面的家人,因为老婆孩子经常坐在后排。咱们不能自己空调吹的爽,让老婆孩子受累吧。其实,有没有后排出风口,实际体验效果是差不多的。但是,这段话你如果当着一家三口面说出来,那效果绝对是杠杠的。因为,老公如果买了带后排出风口的本品牌,那就代表着家庭责任感和对老婆孩子的爱。如果买竞品车型,不带后排出风口的,那他老婆孩子这个心理上的疙瘩是解不开了。

类似攻击竞品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是绝对不能正面数落竞品的缺点。首先,你根本不知道客户是否懂的比你还多,其次,你也不清楚客户心中对竞品的好感是否比本品多。最后,就是你讽刺了竞品也带不来对本品的一丝好感,得不偿失。

4
大品牌培训体系完善

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对于销售培训,国内的福特、大众、BBA等品牌,其实都是指定培训公司,而且常年都是那么几家。因为内部培训资料不方便对外公布,所以,从制作到讲解,固定公司固定团队,省时省力,还能保证培训质量。主流品牌不要光看他们销量很大,其实背后付出的成本也是相当的多。

光是培训方面,很多品牌每年的投入金额都是巨大的。我原来所在的奥迪品牌,销售顾问定期需要指派到上海封闭培训14天。14天封闭培训的费用都是厂家承担的。这期间销售顾问其实也很难受,因为这个月没有销售提成,拿不到钱。但是培训其实也是一个福利,所以大多数销售都会在接到培训通知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很多品牌还会有培训老师驻店辅导。这些驻店的培训老师,大多数都有销售的实战经验,而且表达能力也好。虽然这类培训长远来看,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短期内,可以很好的起到一个激发销售顾问斗志的作用。

有些品牌预算更多一些,会请国外的培训公司来店指导。其实,外国的和尚并不一定接地气。我也接受过很多次这样的培训,完全只是纸上谈兵。但是回头想想,他们的培训很系统、很完善,对于那些善于琢磨事情的销售也还是有帮助的。

总而言之,销售培训我个人认为是一项非常大的系统工程。建立这个体制的人本身要有实战经验,也要有理论经验。一个人建立一套体系,不科学也不现实。所以,一个品牌的培训PPT肯定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来制作的。不然,肯定会出现开篇提到的那种PPT内容,非常没有水准的攻击竞品车型。而只要是有经验的老销售,看到这样的PPT只会一笑而过。

作为消费者或者同行的读者,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