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撒米”到“带鸡找米”

 新用户12318687 2020-11-05

摘 要: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演讲。一开始,他走上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知道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米呢?他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灌,大公鸡拼力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站到一旁,过了一会儿,大公鸡晃晃悠悠地走过去,自己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得多!”

关键詞:陶行知 “喂鸡” “撒米” “带鸡找米” 语文教学 主观能动性

这个故事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放开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放开手,还是不能很好地喂“鸡”,还需讲究技巧。教学也是如此,要真正喂好“鸡”,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觉得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会撒“米”

总记得小时候家里喂鸡的情形:一群鸡,父母总是每次撒一点?我心中不禁疑惑:为什么不多撒一点呢?那样不是更省事吗?父母一席话记忆尤深:喂鸡不能一次撒太多的米,否则,它会乱啄,甚至不好好地吃。每次撒一点,反而吃得更认真,更急切。细思我的语文教学,其实也是如此。

在第一次教《少年王冕》这一课时,我的教学内容设计得满满的,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再到写作手法,一个内容接着一个内容,讲解得十分详细,但发现学生的反应却是听得昏昏欲睡,反应淡然,我也觉得很气愤,觉得学生们不配合,不主动。我后来想了想:是不是我设计的教学内容太多了?甚至讲得太多了?第二次教《少年王冕》时,我没有讲解,而是分批“撒”米,慢慢引导学生。

我先撒了一把“米”:“你觉得少年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地去文中品读、圈画,很快就概括出了“勤奋好学”和“孝敬长辈”这两个特点。

接着我又撒了第二把“米”:“文中是如何体现少年王冕勤奋好学和孝敬长辈的特点的?”我放手让同组的学生一起交流,学生说得都很不错。如在体会“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这句话时,学生通过“春光明媚”这个词体会到王冕的孝顺,因为他选了个好天气带母亲去散步。还有在体会到王冕的勤奋好学时,学生找到了“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荫下看书。”这句话,并从句中的“舍不得”“积攒”“偷空”“旧”等词中体会到王冕的勤奋好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旧”这个字,因为我在备课时没有注意到这个字,可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提醒了我,他说:“因为旧书很便宜,王冕为了能买更多的书,所以选择了旧书,从这也能看出他是个多么爱读书的人啊!”往往给学生一定发挥的空间,可以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散。学生们也逐步地明白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在朗读品析中,不少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文中为什么要写荷花?”,结合多媒体,我巧妙地显现出关键词,多角度引导,学生们通过填空和赏析,很快抓住了“画面色彩丰富,景物错落有致,动态描写逼真”,懂得了文章在写景时“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联系文中多处环境描写,学生们体会到了小说中环境这一要素在塑造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的大作用。

然后,我又撒下第三把“米”:“从少年王冕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因为我想到了这篇课文在教学中的人文性渗透对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是有很大受益的。除了大家所明了的“孝敬长辈”和“勤奋好学”,我欣喜地看到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联系到王冕的偏爱画荷花这一“花中君子”,想到王冕的高洁的品质;想到王冕立志学画荷花,“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们看到了王冕的自信。趁热打铁,我渗透《儒林外史》中描写王冕的语段的阅读,学生们对“儒林楷模,学者榜样”王冕的印象更加丰满和深刻了。

就这样,我没有费神地去讲解,只是巧妙地撒了三把“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方法就分析出来了。而我发现学生们也互动积极,学得主动、轻松。

二、让“鸡”争“米”

一只鸡单独吃米,往往不会好好吃。可如果一群鸡在一起吃米,它们就会你争我抢,吃得快而且认真。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班级的字词默写一直是我头疼的事情,部分后进的学生懒于去背和记,遗忘得也快,这也导致在考试中这些学生的基础部分nnD0z8REoGW08Axxm9vTWA==成了丢分的“硬伤”;而一些学生对默写持无所谓态度,觉得大不了错了多订正几遍,实际效果却仍是掌握不牢。怎样改变这种懒散和漫不经心的状态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默写时采取分组竞赛的方法。我让学生们自由分组,每组6人,每次的默写答对个数以分数计入小组总成绩,一次一比,每次得分最高的小组组员有奖励。

学生们一听说要比赛,而且有奖,个个都兴奋起来,都想证明下自己不是小组里最弱的,都想为小组加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个单元学完后的百词竞赛,为了能让小组多得分,不少学生相互抽查背诵和默写,有时甚至会为自己的一个小失误懊恼万分,会为本组的一次微弱的失利积极打气。每次默写前,小组里总会有这样的声音:“你怎么还不赶紧背诵?”“你再不努力,这次你又会是我们组的最后一名,要拖我们的后腿啦”。“默写优胜之星”的印章在每个小组里交替轮换着,班级里也出现了你争我赶的态势。经过几轮下来,班级里的默写水平整体得到了提高。我将自己设计的“大拇指”奖励章也毫不吝啬地奖励给每次获胜的小组的学生,奖励给默写成绩进步较大的学生,我觉得这样的点赞是用在了最有价值的地方。

三、带“鸡”找“米”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会给“鸡”“喂米”还不够,我们还要教会让“鸡”去找“米”。

班级王同学比较讨厌和害怕写作文,提起笔来就愁眉苦脸。要写作文《我学会了xxx》,他觉得自己没有东西可写,无处下笔。我就和他打趣说:“老师今天想请你完成一个游戏作业:一看,回家看看父母是怎样做事情的;二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一做;三想,把你看到的或做的记住,明天来和我聊一聊。”听到不要写作文,而是做游戏,他很开心,回家也按照要求去做了。第二天,他告诉了我他回家观察了妈妈是怎样做饭的,自己也做了尝试,知道了怎样淘米,怎样去控制水和米的比例,还有根据米量的多少来确定蒸煮的时间等等,俨然一个“生活通”。我趁热打铁提醒他,这些是怎么知道的?他都一下子都说出来了,妈妈在过程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给自己什么提醒和帮助,自己想到了什么,最后他还很自豪地说:“原来在家里我什么事情都不做。现在我却知道怎么去煮饭了,而且煮得很好,爸妈都夸奖我呢!”我也立即夸赞道:“你说得很好,如果写下来了修改修改,不就成了一篇《我学会了做饭》的作文吗?”看到他直点头,我很欣慰。是啊,对于学生不愿意做的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的事,与其强行逼迫,不如放一放,带一带,让学生自己学会去“寻觅”,学会去“啄食”,那才是他真正得到的适合自己的可以消化的营养。

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不仅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喂鸡”——放开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给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找“米”,这样才能让学习变成真正自主的学习。

文章来源:http://a./index.php?c=show&id=57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